281亿南向资金扫货港股,消费高股息ETF还能上车吗?
发布时间:2025-6-4 09:52阅读:98
今天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0.43%,深证成指涨0.16%,创业板指涨0.48%,成交额超1.1万亿,略有放量。量能上看,午后虽有小幅放量,但拉升时成交缩量,显示市场情绪仍偏谨慎。
盘面上,创新药概念股延续强势,珠宝首饰、美容护理、贵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而汽车整车和钢铁板块则表现低迷。
创新药板块方面有个重要数据,据统计,5月至少6家创新药企公布了BD(业务发展)交易订单,多为中外跨境合作,总额今年已超455亿美元,催化了二级市场行情。
另一个热点是“稳定币”。5月底,十余家券商扎堆召开电话会,讨论稳定币。香港和美国都在推进相关立法,也许数字货币结算的风口正在酝酿,市场往往在变化中孕育新机。
宏观方面有好消息,统计局发布的5月制造业PMI为49.5%,环比回升0.5个百分点,大型企业PMI重回扩张区间(50.7%)。出口订单反弹,新动能和消费品表现突出。
端午假期期间,外围市场可没闲着。5月30号特朗普突然宣布从6月4日起将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关税从25%提高到50%,这消息引爆市场情绪,美股三大指数一度刷新日低。亚太市场6月2日普跌,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暴跌超3%,日经225和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也双双下跌1.3%。
不过,市场从来不缺反转剧情。6月2日下午盘中传出两国元首通话的消息,恒生科技跌幅收窄到0.7%,来了个深V反弹。
还有就是,美国制造业数据也不给力,5月ISM制造业指数仅为48.5,连续第三个月萎缩,进口指标创下16年新低,出口指数也跌到5年低点。
数据一出,美债收益率有所回落,美元指数甚至创下近六周新低,逼近三年低点。疲软的经济信号需要市场消化买单。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港股和欧洲。自4月以来关税消息满天飞,香港股市和欧洲股市的表现可以说是“逆风飞扬”。
前五个月,全球表现最好的10个股票市场里有8个在欧洲,德国DAX指数以美元计价涨超30%,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也大幅跑赢标普500。在A股市场这边,德国ETF涨了30%,法国CAC40ETF涨了14%。
欧洲市场凭什么这么“抗打”?5月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9.4,萎缩放缓,德国、法国等国的出口订单和就业市场均有回暖。相比之下,美国经济正被贸易和财政债务的担忧笼罩。高盛的分析师提到:“美国不再像六个月前那样安全且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聚焦到最受亚太投资者关注的港股,南向资金周累计买入281亿元,重点买入了美团、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地平线机器人和中国海洋石油等股票。不过腾讯、阿里、小米、比亚迪和中国财险等股票被抛售较多。
我盘点了一下几个港股重要指数,消费、医药、高股息和互联网平台板块表现相对稳定,恒生消费相关ETF年内涨幅8.54%,恒生高股息也有9个点的涨幅,还挺值得关注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悍高集团⌋ 和 ⌈汉桑科技⌋ 两只新股发行中~
2025-07-22 14:39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39
-
港股IPO:公司 ⌈维立志博⌋ 正在招股中!
2025-07-22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