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早视点:2014.12.10
发布时间:2014-12-10 09:20阅读:572
市场点评
市场回顾:两市放量剧烈震荡,沪指创 4 年最大单日跌幅
周二沪指低开后震荡走高,午后在券商、煤炭、自贸区、机场航运、钢铁等板块带动下一度大涨逾 2%,指数最高上冲至 3091.32 点,创 49 个月新高,但随后市场风云突变,沪指高台跳水超过 250 点,最低下探 2834.59 点,波幅近 9%,尾盘略微反抽。截止收盘,沪指报 2856.27 点,跌 163.99 点,跌幅 5.43%,成交 7933.61 亿元;深成指报 10116.49点,跌 438.08 点,跌幅 4.15%,成交 4731.33 亿元;创业板报 1504.62 点,跌 62.54点,跌幅 3.99%,成交 613.34 亿。沪指 163 点的下跌也创出了自 2009 年 8 月 31 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创业板虽前期未随主板上涨,但也难逃下跌,两市成交 12664.94
亿再创新高。个股方面,两市仅有 195 家个股上涨,下跌个股达 2200 家,其中除新股外有 22 只股票涨停,但跌停股票达 173 只。板块方面,所有板块全面下跌,银行、军工、保险、卫星导航、国产软件等板块跌幅居前。
后市展望:短期市场还将震荡,但中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增量资金叠加杠杆操作使当前市场出现交易拥挤的格局,增量资金和杠杆操作叠加使得行情一旦启动,市场量能在短期内急速放大,这也是近期市场成交量屡创新高的原因。过大的成交量也带来了市场波动的加大,而杠杆操作又会使得市场心态不稳,一有风吹草动容易引发踩踏。另一方面,市场此前已阔别 3000 点将近 4 年之久,一旦指数跃上 3000 点关口,投资者追涨的意愿会减弱,反之场内资金离场的意愿会加强。本轮反弹的主要品种券商等板块也累积了巨大的涨幅,市场出现调整也会诱使获利盘涌出。各种因素累加在一起,会导致市场在 3000 点之上面临巨大的波动,目前市场的波动还未结束,短期市场还将震荡。但我们也应看到,新增资金入市以及无风险利率下降是市场发生本质变化的核心因素。政策放松下,流动性环境仍在改善,驱动新钱进入市场。无风险利率持下降是 2014 年金融市场最突出的特点, 2015 年资金方面的一个重要变量就是中国降息和降准的周期显性化,股票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的斜率可能进一步加大,部分高风险偏好的存款资金、理财资金可能转向低估值高分红的股票。市场的牛市环境未发生任何变化,中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操作建议:关注绩优、涨幅较小的地产、家电、汽车、商业等板块以及一带一路等主题性投资机会
操作上,震荡格局中不过分追高,关注绩优、涨幅较小的地产、家电、汽车、商业等板块以及一带一路等主题性投资机会。
大事要闻
11 月外贸数据点评:进出口双降,热钱流出,政策宽松可期
11 月,我国进出口总值 3688.5 亿美元,同比减少 0.5%。其中,出口 2116.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7%;进口 1571.9 亿美元,同比减少 6.7%;贸易顺差 544.7 亿美元,扩大 61.4%。
点评:出口走弱未来几月将成趋势,托底可能重现。 1) 9-10 月大放异彩的加工贸易出口增速急剧减弱,大幅拉低出口增速, IPHONE 等电子产品推高的加工贸易出口可能是昙花一现。 2)受外需回调影响,加上人民币 6 月以来升值的滞后影响,一般贸易也大幅下降,对汇率敏感的劳动力密集型部分尤为明显。 3)未来几月的出口将难以回到之前几月两位数的增长,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因此不排除央行再度在 2015 年初出手进行贬值操作来托底经济。进口大幅不及预期,宽松政策可期。 1) 9-10 月加工贸易进口大增拉高整体进口增速,11 月这一影响大幅减弱且并没有重现的可能。 2)一般贸易进口同比仍为负且继续往下,显示内需仍然较弱。大宗商品进口在价格大跌企稳时仍有所下降,佐证内需弱势。 3)在目前经济面临持续压力的情况下,降息降准等政策操作仍将持续,数量型宽松很可能提前触发。资金流出值得注意,央行降准压力仍大。 1)热钱流出与服务贸易的大幅逆差一起对冲了商品贸易的大幅顺差,造成了外汇占款并未大幅增加。 2)中国经济继续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热钱仍然有流出压力;而服务贸易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仍然发展很快,大幅逆差有望继续增加,因此 11 月的超高顺差并不能带来外汇占款的大幅增加,央行仍然有较大的降准压力。
热点跟踪
重点推荐
特变电工(600089)《蓝筹起航,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
投资评级:买入
期限:中期
目标价格 : 14.4 元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认为海外工程业务将受益于一带一路,上调 2014-16 年 EPS至 0.61/0.80/0.99 元(原为 0.61/0.78/0.96 元),根据行业评级给予 2015 年 18 倍PE 调整目标价至 14.40 元(原为 12.20 元)。后续催化剂或包括:海外项目进一步落地、一带一路配套政策、特高压与新疆能源基地建设。
海外总包业务提速,电力装备航母出海。中国电力装备在国际上具备较强的性价比优势,中亚地区电力建设严重滞后,资源的互补为中国与中亚电网的合作提供了条件并孕育了电力工业出海发展机会。公司作为新疆电力设备龙头凭借其一次设备-设计-工程施工的产业链优势布局中亚等海外市场多年,客户资源与地缘优势显著,目前海外市场已度过培育期进入高速发展期,我们估算 2015 年海外工程施工业务收入规模有望超过 60 亿元( 2013 年不足 30 亿元),同时带动变压器、电缆等一次设备出口,新的增长引擎已经形成。依托新疆资源优势战略转型,资源价值有望获重估。公司正从变压器厂商全面向能源综合服务供应商转型,打通上游资源-中游制造-下游工程的产业链,公司转型的独特优势在于其资源和业务以新疆为原点。特高压建设已驶上快车道, 2015 年国家电网规划“五交八直”线路,为公司带来增量订单的同时打破资源开发桎梏,有望使公司在新疆的煤炭、坑口电站、光伏电站风电场、等资源价值获得价值重估。
风险因素:海外工程结算风险、新疆煤炭价格波动具不确定性。
股票开户预约:
电话预约:18079158668
短信预约:发送短信“KH”到18079158668
QQ在线咨询:497906539
官网自助预约:http://t.cn/R7jqsB4
网上自助快捷开户:http://t.cn/R7jqDUz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