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期货周度想法【9.15-9.19】
发布时间:21小时前阅读:36
l 核心逻辑:中美谈判与供需弱现实博弈,高库存与低需求压制价格震荡探底
一、成本与利润动态:成本支撑疲弱,利润修复有限
1. 成本与利润表现
(1) 电石价格企稳:本周电石市场价格总体稳定,个别采购价随行就市上调。外采电石PVC企业延续亏损状态,而烧碱/PVC一体化企业维持小幅盈利,综合成本支撑作用一般。
(2) 氯碱综合利润承压:烧碱价格相对坚挺,本周动力煤价格小幅反弹,加之PVC价格弱势,氯碱一体化效益角度考虑,PVC估值并不低。
(3) 区域价差收窄: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区域间价差收窄,套利窗口受限。
2. 产业链矛盾焦点
(1) 供应端压力持续:PVC行业产能利用率环比上升,社会库存环比增加。年内已投产170万吨新装置,多数装置已完成检修,预计秋季检修力度不足,供给维持宽松格局。
(2) 需求疲软压制利润修复:下游刚需补货为主,旺季需求未见明显改善。终端房地产施工恢复整体偏弱,对PVC下游管材和型材的需求支撑有限。
二、宏观扰动与供需弱平衡:中美谈判博弈与内需不足
1. 宏观政策冲击
(1) 中美新一轮经贸谈判:中美即将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新一轮经贸谈判,焦点包括关税政策、科技合作、跨境监管等。若谈判取得进展(如美方取消部分对华关税),可能提振市场情绪;若破裂或出现新的制裁措施,将加剧市场波动。
(2)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9月5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调整对等关税范围,39种商品获得豁免(包括部分关键金属和药品),但8个品类新增至征税清单(包括环氧树脂等化工品)。PVC虽未直接列入,但其下游制品可能间接受影响。
2. 供需基本面疲弱
(1) 供应宽松:本周PVC生产企业开工率稳定,部分前期检修装置恢复投产,企业开工率上调。新增产能如天津渤化40万吨、浙江嘉化30万吨等新装置试车量产,供应压力仍存。
(2) 需求低迷:
l 内需方面:下游高温天气下开工率不高,需求改善有限。房地产施工偏弱,水泥发运率和螺纹钢表观需求数据均显示终端需求不足。
l 出口方面:印度对华施加更高反倾销税,出口预计下降。短期出口新接单维持基础量,以交付前期订单为主。
(3) 库存累积:社会库存持续增加,仓单数量环比前一周增加4262手,显性库存压力较大。
三、后市展望:低位震荡延续,关注谈判与库存变化
1. 价格运行区间
l 短期:主力合约V2601预计在4770-4980元区间震荡。
2. 具体想法思路:
l 目前市场回归基本面博弈,下方支撑源于绝对价格处于相对低位以及政策预期,短期价格在4800-4770区域或具有一定的支撑,上方压力来自高库存和弱需求,上方4950-4980区域则面临较大的压力。
四、风险提示
l 上行风险:
宏观政策超预期:中美谈判达成关税减免协议,或国内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
供应意外收缩:秋季检修力度超预期,或新装置投产延迟。
l 下行风险:
谈判破裂或新制裁:中美谈判无果而终,美国对中国化工品加征新关税;
需求进一步恶化:房地产数据持续低迷,下游制品出口订单大幅下滑;
成本支撑坍塌:电石或煤炭价格大幅下跌。
关键逻辑补充:
(1) 中美谈判的“间接影响”:PVC对美直接出口占比有限,但谈判结果影响宏观情绪及下游制品(如家电、建材)出口环境,进而传导至PVC需求。
(2) “金九银十”成色不足:传统旺季需求启动缓慢,下游补库谨慎,社会库存去化速度低于季节性水平。
(3) 成本端的博弈:电石价格短期企稳,但煤炭价格下跌可能带动能源成本下移,削弱成本支撑。
本期核心矛盾:
中美谈判的“宏观希望”VS产业“高库存低需求”的现实——贸易商在政策预期下谨慎操作,期现套利货源转为仓单加剧显性压力,下游工厂在亏损边缘按需采购,市场去库依赖供应减量而非需求改善。
【备注:想法仅供学习交流,敬请指正!】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