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未来十年终极风口:可控核聚变
发布时间:2025-10-10 18:17阅读:1451
拆解未来十年终极风口:可控核聚变

大家好,这是我们《未来十年最看好的五大产业》系列专题的最后一期。前面我们聊了AI算力、创新药、固态电池和人形机器人,今天,我们要聊的是这五大产业里,时间线最长远、听起来最科幻,但一旦实现,颠覆性也最强的一个——可控核聚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造太阳”。
很多人觉得这东西离我们还有50年,永远是“下一个”未来。但我想说,就在现在,它也已经“捅破了窗户纸”,正从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加速走进现实。
就在10月9号,国庆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的核聚变板块突然掀起了涨停潮。背后的引爆点,就是我国的“人造太阳”装置取得了重大突破,向2027年实现全球首次聚变发电演示,迈出了关键一步。

10月9日可控核聚变概念单日涨幅7.64% 图片来源:东财终端

10月9日可控核聚变概念资金净流入近50亿 图片来源:东财终端
那么,为什么我把它列为未来十年最值得看好的产业之一?这里面有三个核心逻辑。
逻辑一:绝对的刚需,能源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
我们现在讨论的所有产业,从AI算力到新能源车,底层都离不开一样东西:能源。而可控核聚变,就是能源问题的终极答案。它的优势是碾压性的:
第一,燃料无限。它的主要燃料“氘”,在海水里就能提取,地球储量够人类用上几百亿年。这才是真正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二,绝对清洁安全。它不像现在的核电站会产生长期放射性废料,它的产物是无害的氦气。而且反应条件极其苛刻,一旦失控,反应会立刻熄火,没有核泄漏和爆炸的风险。
第三,能量密度极高。这是什么概念?一克燃料释放的能量,差不多等于38700度电,足够12个家庭用一年。如果把2023年中国全年的用电量都换成核聚变,理论上只需要不到200吨燃料。

可以说,它解决的是人类文明最底层的能源焦虑,这个需求,比我们之前聊的任何一个产业都更根本。
逻辑二:技术已“捅破窗户纸”,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前夜
过去我们总说核聚变遥远,是因为能量“输入大于输出”的难题一直没解决。但现在,这层窗户纸正在被捅破,尤其是在我国。
我们有几个世界领先的装置,已经不是纯粹的实验室玩具了:
EAST“东方超环”:它在2025年创造了1亿摄氏度高温下,稳定运行1066秒的世界纪录。这证明了,我们已经有能力长时间“点燃并控制太阳”。
BEST“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这个更关键,它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实验平台,更像一个未来商用发电站的“样板间”。它的目标非常明确:2027年演示发电,2030年实现能量的净输出!
中国环流三号:也实现了“双亿度”(离子和电子温度都过亿度)的突破。
这些进展说明,核聚变已经走到了从科学验证到工程落地的关键节点。

逻辑三:全球共识,政策与资本的“双重助推器”
就像AI和新能源一样,核聚变也成了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全球的政策和资本都在疯狂涌入。
国内,“国家队”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已经挂牌成立,目标直指商业化。整个产业链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95%,从上游的核心材料,比如西部超导的超导线材、安泰科技的耐高温偏滤器,到中游的设备制造,比如合锻智能的真空室,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
可控核聚变概念产业链核心企业 图片来源:东财终端
核聚变概念机构预测今年净利增长率TOP20 图片来源:东财终端
国外也一样,美国政府和科技巨头(谷歌、雪佛龙)为私营核聚变公司砸下数十亿美元融资,全球聚变领域的总投资额在5年内从19亿美元飙升至97亿美元。
当全球最顶尖的头脑、最强的国家意志和最雄厚的资本都汇集到一个产业时,它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如何把握“人造太阳”的时代红利?
那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个最长远的产业,应该怎么看?我同样给大家梳理了一个时间线和三个核心信号。
时间线上,
短期1-3年:看“卖铲人”的订单。产业链上游的西部超导、安泰科技、国光电气等公司的相关订单和营收会持续增长。
中期3-5年:看“点火”信号。盯紧BEST装置能否在2030年前实现“能量净增益”(Q>1),也就是发出的电比消耗的电多。这是历史性的里程碑。
长期5-10年:看示范电站并网。2035年前后,第一座商业示范电站有望开工建设。到那时,电价降低可能会成为社会讨论的话题。

对于投资,直接买个股风险较高,关注重仓布局的基金是更稳妥的选择。
我们来看一下这三只基金(以下分析基于公开数据,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永赢制造升级智选混合发起A (024202):这只基金“专注且激进”。它的前几大重仓股旭光电子、国光电气、合锻智能都是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持仓占比极高,显示出对这个赛道的极度看好,与核聚变主题的联动性最强。可控核聚变概念投资占比七成以上。

永赢制造升级智选混合发起A (024202)前十重仓股 图片来源:东财终端
华夏高端制造混合A (002345):这只基金“核心覆盖,均衡配置”。它持仓了国光电气、合锻智能、永鼎股份等多家产业链公司,覆盖面很广,可控核聚变概念投资占比四成以上。同时配置了其他高端制造领域,组合相对更多元。

华夏高端制造混合A (002345)前十大重仓 图片来源:东财终端
华夏磐晟LOF (160324):这只基金“重点押注,灵活配置”。它同样抓住了合锻智能、国光电气这两大核心龙头,并且作为LOF基金,交易更灵活。值得一提的是,今天(10月10日)三大指数集体回调,该只LOF成为全场唯一一只涨停的LOF基金。

华夏磐晟LOF (160324)前十大重仓 图片来源:东财终端

华夏磐晟LOF (160324)10月10日涨幅10% 图片来源:东财终端
总结一下,从权重和关联度看,永赢制造升级的“含金量”最高,与板块的联动性最强。
从前景看,三只基金都抓住了“高端制造”和“制造升级”这一核心趋势。随着全球对聚变能源的投入从百亿美金级别向千亿迈进,整个产业链将迎来订单的持续释放。中信证券等机构也坚定看好,认为行业的长期成长趋势已经确立。

可控核聚变概念近两年估值处于历史中位偏高水平
从估值和风险看,短期板块大涨后,相关个股估值不低,存在波动风险。核聚变商业化毕竟还需要时间,技术突破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投资应立足长远,理性看待短期波动,关注相关企业实质性订单的落地情况。
好了,到这里,《未来十年最看好的五大产业》系列就全部结束了。我们从AI算力聊到创新药,从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聊到今天的可控核聚变。
这五大产业,代表了未来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方向。它们有的已经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有的正在商业化的前夜,而核聚变,则为我们描绘了人类文明的终极未来。
中国,正站在这场能源革命的潮头。我们有幸见证,并有机会参与这个伟大的时代。方向已经无比清晰,未来,已然到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0 09:58
-
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三位得主荣获825万奖金,究竟研究的啥?
2025-10-20 09:58
-
主播、骑手、网约车司机收入全面裸奔!10月起你的个税这样算
2025-10-20 09:58


当前我在线
15202601101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