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预期差:锂价见底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2023-4-17 16:03阅读:317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碳酸钾价格持续下跌,后续价格怎么看?是否还存投资机会?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
1、核心观点
目前鲤电企业已普遍进入清库中后期阶段,叠加由于价下跌导致上游企业成本增加,供给端或将进一步收缩,而在下游需求依然旺盛以及补库预期的驱动下,钾价有望迎来企稳,产业链上游企业将因此受益。
2、题材解读
据上海有色网最新报价显示,4月14日,碳酸鲤跌2500元报19.3万元/吨,氢氧化鲤跌11000元报25.1万元/吨,均创逾1年新低。
回顾本轮碳酸钾下跌的原因,主要在于2022年整个产业迅速扩产,导致产业链库存高企。在“买涨不买跌”的市场负反馈下导致产业链在降价时加速去库,而某龙头厂商20万的设定价格更是无意之中加速了钾价的崩塌。
不过站在当前来看,钾矿价格下跌的速度随时可能放缓,甚至有望出现阶段性企稳的格局。核心逻辑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从供给端来看,供给方面,价格已经跌破部分钾盐厂成本,在云母端也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国内钾盐产量或将出现收缩。
从需求端来看,今年一季度,我国电动汽车出口647.5亿元,增长了122.3%,钾电池出口1097.9亿元,增速达到94.3%。
另据GGII预计,2022年国内钾电池市场出货将超650GWh,同比增速翻倍。预计到2023年,国内电池市场出货量将超过1000GWh。
从成本端来看,目前行业平均成本在12万元/吨左右。而部分无长协的企业因成本过高已停产,若鲤价再度下跌,可能会导致更多企业停产。
从库存端来看,根据高工锂电了解,2023一季度至今中游材料、电池厂商已普遍进入清库存阶段。从目前的去库进展来看,两头部电池企业库存在三个月的消耗下已经大幅去化,在终端需求有所复苏之后,预计五月份将开启补库。
综合来看,目前钾电企业已普遍进入清库中后期阶段,叠加由于锤价下跌导致上游企业成本增加,供给端或将进一步收缩,而在下游需求依然旺盛以及补库预期的驱动下,鲤价有望迎来企稳,产业链上游企业将因此受益。
3、机会挖掘——盐湖提锂
国内盐湖开发加速的趋势可从3个方面窥见:
(1)政策:2022年以来,我们看到工信部多次表态“适度加快国内钾、镍等资源的开发力度”,相关产业投资有望加快。
(2)基建:疫情影响消散后,预期西藏基建将加速,如近期已有西藏盐湖提配套“光伏+光热”项目开始施工。
(3)技术:“吸附+膜”法耦合工艺兼具高效、成本低、环保三大优势,为中国盐湖开发量身打造。
结合公开资料,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盐湖提鲤新增产能有望超20万吨/年,若“吸附+膜法新增16万吨/年,则我国将基本实现碳酸理的自给自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10:27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战绩亮眼!但仍需时间考验
2025-09-28 10:27
-
国庆金融影单:十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你边躺边学~
2025-09-28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