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纪要20221206(钢材、铁矿石、有色金属)
发布时间:2022-12-6 14:57阅读:230
文章来自——光大期货研究所
一、钢材总结:宏观政策利好频出,现货情绪依然偏弱
上周螺纹产量减少0.74万吨至284.14万吨,同比增加6.93万吨;社库环比增加1.2万吨至354.57万吨,同比减少59.1万吨;厂库环比增加3.17万吨至182.07万吨,同比减少46.59万吨。上周螺纹表观消费量环比回落11.49万吨至279.77万吨,同比减少62.85万吨。螺纹周产量连续第五周回落,总库存由降转增,表需环比继续回落,数据表现偏弱。目前国内市场已进入传统消费淡季,终端需求减弱对现货市场压制明显,现货市场厂商冬储仍处于博弈当中。不过近期宏观政策利好频出,上周末央行降准0.2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证监会发文支持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支持房企融资“第三支箭”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期货远月盘面增仓上涨,对近月走势也形成明显拉动,市场情绪转强。目前市场整体仍处于弱现实、强预期局面,随着期货盘面相对现货转为升水,套保盘或将逐步入场,关注现货市场终端及贸易商补库情绪能否得到提振。螺纹期货盘面短期或仍有一定的冲高动力,但空间或已有限。
热卷方面,上周热卷产量增加8.75万吨至297.59万吨,同比增加16.96万吨;社库环比减少3.82万吨至196.68万吨,同比减少40.41万吨;厂库环比减少3.78万吨至80.07万吨,同比减少10.13万吨。上周热卷表观消费量环比回升1.99万吨至305.19万吨,同比增加21.03万吨。热卷产量明显回升,库存继续下降,表需回升,数据表现不错。近期热卷下游汽车、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热卷出口也阶段性好转,供需有所改善。不过随着行政性去产能的弱化,热卷产量仍处于高位,对价格走势压制较为明显。今年春节较早,贸易商全年利润情况普遍不佳,年末仍面临较大的资金回笼压力,钢厂合同组织也仍存在较大难度。预计短期热卷盘面或将震荡整理运行。
二、铁矿石:强预期与弱现实博弈,矿价震荡上行
供应方面,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2820.1万吨,环比减少242.8万吨。澳大利亚巴西19港铁矿石发运总量2514.8万吨,环比减少152.5万吨。巴西发运量止增转降,环比减少125.3万吨至652.3万吨。澳大利亚发运量环比减少27.2万吨至1862.5万吨。分矿山来看,FMG发运量高位回落94万吨,力拓发运量环比减少63.4万吨至615.6万吨,VALE发运量环比减少90.5万吨至505.3万吨,BHP发运量环比增加26万吨。中国45港到港小幅回落32.9万吨,非主流到港环比增加。内矿产能利用率、铁精粉产量小幅减少。
需求方面,共新增13座高炉检修,3座高炉复产,高炉开工率75.61%,环比下降1.43%。复产发生在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检修发生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北地区。247家钢厂样本日均铁水产量222.81万吨,环比增加0.25万吨。当前需求端预期较前期明显改善,房地产利好政策频出,宏观预期向好支撑矿价的进一步上涨。且高炉复产继续,铁水产量止降转增,钢厂进口矿日耗也有所回升,钢厂提货增多,日均疏港量299.57万吨,环比大幅增15.73万吨。下游钢材端数据来看,螺纹周产量连续五周回落。总库存由降转增,表需继续回落,数据表现一般。
库存方面,到港回落叠加钢厂提货节奏加快,港口库存止增为降。全国45港进口铁矿库存为13277.81万吨,环比降206.83万吨。在港船舶数91条环比降10条。库存减量主要在华北、华东、沿江区域。全国钢厂进口铁矿石库存总量为9148.13万吨,环比增加50.16万吨;当前样本钢厂的进口矿日耗为276.74万吨,环比增加1.21万吨,库存消费比33.06,环比增加0.04天。
综合来看,供应端澳巴发运量、到港量有所下降。需求端,后期预期较好,房地产利好政策频出,宏观预期向好支撑矿价的进一步上涨。且高炉复产继续,铁水产量止降转增,钢厂进口矿日耗也有所回升,钢厂提货增多,日均疏港量大幅增加。到港回落叠加钢厂提货节奏加快,港口库存止增为降。但当前处于需求淡季,螺纹表需继续回落,数据表现一般。在当前的强预期和弱现实加剧博弈中,预计短期矿价维持区间震荡走势。
铜:宏观基本面分歧加大 二次上冲谨慎为上
1、宏观。海外方面,美国11月ISM和Markit制造业指数均陷入萎缩,创下2020年5月份以来的新低,其中ISM制造业指数为49,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为47.7,均低于50枯荣分界线,这也表明美经济正逐渐陷入衰退。另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讲话称,美联储将继续为遏制高通胀而保持加息的立场,但为避免破坏经济、避免过度紧缩,将最快在12月议息会议上放缓加息,该讲话相当于一种确认。因此市场一时表现极为乐观,但周五的非农就业数据大超预期却为市场提了个醒,11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6.3万人,修正后的前值为28.4万人,但优于预期值20万人;更为关键的是平均时薪无论同环比均重新恢复增长,这表明通胀有抬头的预期;国内方面,防控政策继续优化,稳增长政策仍在加码,给予市场较大信心,来自宏观方面的偏乐观情绪不减。
2、基本面。铜精矿方面,8月国内铜精矿产量同比增加20.88%至18.03万吨,10月进口量环比有所下滑,但同比增加4.66%至187万吨,同时9月智利和秘鲁产量恢复,国内TC报价维系在偏高位运行,也说明国内铜精矿供应实际仍偏宽松。精铜产量方面,国内10电解铜产量90.12万吨,环比上升0.9%,同比上升14.2%;11月预估产量为90.33万吨,同比上升9.37%。进口方面,国内9月精铜净进口同比增加45.36%至33.67万吨,累计同比增加12.83%。10月,国内现货进口窗口时常打开,且进口盈利呈逐渐放大之势;11月,随着外盘表现强势,进口窗口关闭。库存方面来看,上周全球铜显性库存较前值统计减少0.3万吨至26.2万吨,其中LME库存减少6900万吨至8.385万吨;国内精铜社会库存较前值统计减少0.1万吨至11.27万吨,保税区社会库存增加0.18万吨至2.84万吨。需求方面,11月国内铜企业下游开工率有所转弱,铜实际消费预期环比将小幅转弱,同比减少0.38%至118.5万吨,累计同比降至2.04%;12月份铜价再度冲高,涨价式被动囤库难现,下游或更加谨慎。
3、观点。美联储议息将在中旬(15日凌晨公布结果)举行,围绕加息放缓的交易策略或将延续,特别是美元指数表现持续偏弱,这可能使得市场风险偏好仍未完全散去,另外我国对于政策期待性仍较高,多空之间围绕着预期产生博弈,但在外围市场的助推下,或短时间内有利于多头,有色在之前或维系偏强的走势;但强预期需要基本面的验证,政策传导也需要时间检验,年关行情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铜价再度高涨下,无论是冶炼企业还是下游企业均会保持偏谨慎态势,这就意味着在升贴水报价和囤库方面也会变得谨慎,一旦累库从预期走向现实,或逐渐扭转看多的预期。因此12月中上旬,虽然市场仍炒预期,但从幅度和延续性的角度或弱于11月,将更加有利于空头套保企业进行布局。
镍:淡季已至 镍勿追多
1、上周LME和SHFE镍价再度走高,LME镍周度上涨10.76%至28150美元/吨;SHFE周度上涨1.78%至202320元/吨,周五夜盘再度上涨3.78%至209320元/吨。库存方面,12月2日当周 LME较前值统计增加1542吨至53274吨;国内镍社会库存减少145吨至7046吨,保税区库存维持在5180吨;升贴水方面,从库存来看,LME依然处于小幅减仓之势,但国内镍社会库存则略有回升。从升贴水来看,12月2日当周LME0-3月调期费由贴水129美元/吨小幅升至贴水111美元/吨;俄镍升水上涨1600元/吨至3900元/吨,镍豆升水上涨980元/吨至2580元/吨(周度均值)。
2、从静态基本面来看,不锈钢11月产量预期308.5万吨,同比增加17.4%,特别是300系产量162.95万吨,同比增加18.6%。相比以往,11月排产再度逆势走高,使得镍需求得以提振。另外,11月硫酸镍产量继续提升,维系偏高景气,同样提振镍需求量。因此,从镍需求来看仍保持偏高水平,因此镍价回升可以从基本面来去解释。但进入11月,市场开始进入淡季,市场潜在的利空也在呈现,即不锈钢和硫酸镍高排产的情况下存在着过剩的担忧。因此我们看到了不锈钢现货报价偏弱的迹象,硫酸镍在原材料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利润快速下降的情况。下游“过剩”会反馈在利润上,负利润导致企业被动“减产”,看空情绪也最终会逐渐向上游传导,因此镍价的高企在此时显得十分“扎眼。
3、进入12月份,下游难有较乐观的表现,因此市场仍在博弈春节后的市场,但今年的终端需求状况或迫使产业链表现持续偏谨慎,不锈钢和硫酸镍实际排产可能最终难如预期,对于镍来说供求将趋于缓和,实际上因印尼镍生铁、中间品及镍锍的不断落地,市场对下半年镍供求持续处在过剩的预期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市场悲观预期越强烈则对政策期待性越强,目前有色市场整体在强预期及弱现实之间博弈,但低库存使得空头底气不足,资金推高镍价让下游企业被动接受,因此需要谨慎,站在年尾展望年关行情,笔者认为20万/吨以上的镍价仍视为高风险区域。
锌:市场风偏再度转向 刺激锌大幅上涨
1. 供应:国内锌矿加工费继续上行,上周主流成交在5400元/金属吨,进口锌矿加工费成交在270美金/干吨。炼厂利润继续走高,除部分炼厂因特殊情况暂未复产外,前期因环保及利润等问题减产的炼厂均已复产。进口方面,由于进口窗口关闭,预计12月进口锌维持2,000~3,000吨左右的量。
2. 需求:进入冬季,北方地区地产及基建项目将陆续停工,镀锌需求或将进入淡季,且由于今年弄历新年较早,部分预计12月底将陆续停工过年,短期镀锌需求难见好转。压铸及氧化锌需求仍维持弱势。
3. 库存:截至上周五(12月2日),SMM七地锌锭库存总量为5.11万吨,较11月28日减少0.34万吨,较11月25日减少0.16万吨,国内库存小幅录减。上期所库存周环比减少0.25万吨至1.79万吨,同比减少75%;LME库存周环比减少0.11万吨至4.04万吨,同比减少78%。
4. 观点:市场对于政策进一步释放抱有期待,需求呈现实偏弱,预期偏强的情况。供应上虽然利润传导到供应释放开始兑现,但若把进口锌锭供应考虑进去,整体国内供应同比仍维持低位,锌年底累库幅度或会不及预期。
锡:谨慎市场乐观情绪降温后 锡震荡回落
1. 供应:据SMM调研,上周国内精炼锡周度开工率环比小幅下调0.31%。下调原因主要为江西地区部分炼厂因原料供应偏紧小幅调产导致。进口锡方面,由于比价持续关闭,预计12月下旬进口锡对国内供应的冲击会有所好转。但整体来看,国内供应量仍处于较高的水平,现货端报价维持平水左右。
2. 需求:进入年底,国内需求将进入季节性淡季,需求难以见到根本性上行的拐点。
3. 库存:上期所库存周环比增加662吨至4708吨,同比增加114%;LME周环比减少145吨至3110吨,同比增加73%
4. 观点:上周锡价小幅反弹,但反弹力度相对有限,根本还是在于需求端持续走弱,导致国内库存累增,现货端表现疲弱,后续需谨慎市场乐观情绪降温后,锡震荡回落。
铝:支撑转弱,区间盘整
上周铝价震荡偏强,2日沪铝收至19245元/吨,周度涨幅1.85%。
1.供给:减产方面,山东、河南在采暖季环保影响下存在8万吨减产规模,云南枯水停槽规模18%左右,暂未出现其他减产消息;新增方面,11月四川复产15万吨,年底满产无望或修复至70万吨。广西省内复产规模15万吨,在产能利用率提升的激励措施下后续有望继续提速。内蒙白音华年内或有5万吨新增投产,贵州元豪投产延后。预计12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突破4100万吨附近,产量达340万吨。
2.需求:淡季效应逐步显现,国内铝下游加工龙头企业周度开工率下滑0.3%至66%。其中铝型材开工率下滑1.5%至64.3%,其他版块多持稳运行。铝箔开工率持稳在81.1%,铝板带开工率持稳在79.6%,铝线缆开工率58.2%。原生铝合金开工率62%,再生铝合金开工率51%。铝棒各地加工费稳中有跌,各地下调50-280元/吨;铝杆加工费广东持稳,其他地区下调25-35元/吨,铝合金全线上调50-300元/吨。
3.库存:交易所库存方面,LME周度去库1.03万吨至49.92万吨;沪铝去库1.45万吨至9.5万吨。社会库存方面,上周氧化铝累库0.9万吨至25.1万吨;铝锭去库1.8万吨至50万吨;铝棒累库0.75万吨至7.5万吨。
4. 观点:当前国内运行产能及产量仍在继续攀爬,需求随淡季下滑明显,海外订单不佳,国内受制于管控影响,运输缓慢、开工不佳,库存续降至新低位;近两月铝加工PMI均处于荣枯线下方,型材板块拖累效应最为明显。近期宏观面向好,基本面利空,铝价或延续万九附近盘整。后续若运输问题出现明显改善,下游存在赶补前期订单的可能,但冬季开工也将受到较大阻碍,需求难有较大起色,库存有转向的预期。
硅:西南减产,跌势收窄
工业硅价格延续下调趋势,2日百川参考价格在19553元/吨,周度降幅2.1%。其中不通氧553#降100元至18500元,通氧553#降350元至19650元,421#降250元至20400元。
1、供给:据百川统计,上周金属硅产量下滑1320吨至6.25万吨,周度开炉数量减少4台至349台,开炉率下降1%至49.72%。四川电价上调,乐山因冬季除冰国网检修,将陆续开始降负,至本月初全部停炉;云南怒江电力检修,硅厂均开始停炉检修;德宏当前降负荷生产,后期同样面临停炉检修;新疆管控部分开放,伊宁全面恢复生产。
2、需求:上周有机硅价格在万七附近低位盘整,市场让利操作较多,下游存在一定抄底意向,但随着冬季到来开工受阻较多,终端需求有继续下行趋势。目前部分单体停车装置已经重启生产,但成本倒挂及降库压力仍在,其中山东金岭、恒星化学以及道康宁张家港装置停车中,云南能投装置重启,行业整体起势不高。DMC周度产量环比上涨1700吨至2.86万吨,周度开工率由54%涨至57%左右;多晶硅价格持稳,年末新增订单一般,新增投产爬坡,周度产量小幅增长70吨至2.01万吨,开工率维持86.8%的高位运行;随着在途物资陆续到位,交货量增加,11月产量有望达到近8.5万吨新高位,继续支撑起工业硅的需求端。
3、库存:上周国内工业硅库存累库1100吨至21.02万吨,其中厂库周度下滑900吨至9.72万吨;三大港口库存,昆明港维持在5.1万吨,黄埔港下滑1000吨至3.7万吨,天津港增长3000吨至2.5万吨。
4.观点:西北供应有望转为宽松,但原料紧缺下增产仍待时间释放。云南减产规模仍在预期内,四川新增超预期大规模的停炉,供给近期将转为紧俏。年末晶硅订单走弱,有机硅板起势不佳,供需双弱格局下硅价或延续偏弱运行,但供给效应主导下跌势将逐步收窄。
免责声明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具体产品、业务的推介以及相关品种的操作依据和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自负盈亏,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