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纪要20230712(有色金属)
发布时间:2023-7-12 14:30阅读:239
文章来自——光大期货研究所
铜:高位徘徊 升水下降
1、宏观。海外方面,近期美联储多位官员表态支持加息,但也认为加息接近峰值,7月加息概率超90%表明市场已充分定价加息风险,市场静待美国通胀数据去预测后续动作;国内方面,6月CPI同比持平,低于5月增速0.2%,环比下降0.2%,降幅与上月相同;6月PPI同比下降5.4%,高于5月4.6%的降幅,并为连续第六个月降幅扩大,数据略低于预期,市场也期待后续更多的稳增长政策落地。
2、基本面。铜精矿方面,5月进口量同比增加16.83%至255.70万吨,累计同比增加8.5%,国内TC报价维系在偏高位运行,说明国内铜精矿预期仍偏宽松。精铜产量方面,受企业检修影响,6月电解铜产量91.79万吨,环比下降1.7%,同比上升7.4%,7月电解铜预估产量90.21万吨,环比减少2.8%,同比上升8.7%。进口方面,国内5月精铜净进口环比4月增幅18.9%至27.72万吨,同比下降0.3%,累计同比减少10.02%;5月废铜进口量环比增加21.4%至14.12万金属吨,同比增加11.56%。库存方面来看,截止7月7日全球铜显性库存较上周统计增加0.8万吨至27.7万吨,其中LME库存减少1万吨至6.2975万吨;国内精炼铜社会库存周度2.12万吨至12.03万吨,保税区库存下降0.56万吨至6.12万吨。上周前两个交易日,LME库存再度下滑5925吨至57075吨,SHFE仓单增加1002吨至17431吨。需求方面,上周精炼铜制杆企业样本开工率周度从65.2%升至66.92%,再生铜制杆开工率从48.96%降至43.92%,此前铜价高位徘徊及高升水令下游订单流失和采购谨慎,但近阶段铜价高位回落,叠加进口货源集中到货,高升水快速回落,提振了买盘积极性。
3、观点。当前价格走势已在反馈淡季预期,市场预期需求增速回落叠加宏观情绪偏弱出现向下的共振,但从目前来看价格走势还是比较有韧性,淡季则更多反馈在升贴水方面,多空分歧博弈点在于下半年经济整体看法。7月份,我认为海外经济衰退预期减弱以及国内政府层面的稳增长政策预期仍占据较大主动,也就是虽然弱现实但强预期仍支撑着价格走势,类似于年初行情,在政策出台前我们仍倾向于调整后看反弹行情,建议下游企业可逢低布局。
锌:基本面几无较大矛盾 锌以震荡盘整为主
一、供应:
2023年6月SMM精炼锌产量为55.55万吨,环比减少1.5%,同比增加13.73%。预计7月产量环比减少1.07万吨至54.48万吨,减少原因主要为北方地区炼厂集中检修减产。进口锌市场报价增加,本周上海多家仓库均有进口锌到货,到货量约在3~4千吨附近,品牌以印度锌为主。另近期四川地区部分高能耗行业限电减产,目前锌冶炼企业暂无减产通知。
二、需求:
本周SMM加工材周度开工率较为平稳。镀锌方面,结构件在地产方面订单没有好转,当前新增订单主要集中在高压铁塔方面,压铸企业订单疲弱,短期看不到好转迹象。氧化锌企业受益于今年汽车产销较好,企业开工率处于同比较高水平。
三、库存:
截至本周五(7月7日),SMM七地锌锭库存总量为11.35万吨,较上周五(6月30日)增加0.12万吨,较本周一(7月3日)下降0.29万吨,国内库存录减。
四、策略观点:
短期原料供应相对稳定下,供应扰动不大,减量以年检为主。开工虽未见好转,但同时也未见下滑,旺季不旺传导至淡季不淡。上周SMM库存增幅不尽如人意,国内边际变量仍需继续重视进口到货。上周上海进口到货增加,量级约在3~4千吨附近,品牌以印度锌为主,关注本周库存能否随着进口到货增加而增长。价格下有冶炼成本支撑,上有进口盈利压力,或将仍呈区间震荡为主。。
锡:强预期、弱现实贯穿锡价
一、供应:
据SMM调研了解,6月国内锡产量为14223吨,较5月环比减少9.18%,同比增加37.45%。预计7月产量为14140吨,基本持平于6月。进口锡方面,本周国内仓库到货量有所减少,预计随着进口窗口持续关闭,后续进口锡锭量将一步减少。另本周兴业银锡公告宣称7月10号银曼矿业技改完成。
二、需求:
市场预期电子需求拐点出现在Q4,但从目前的焊锡企业的新增订单来看,Q3尚未有好转迹象,加之近期锡价持续上行,企业仅以刚需采购为主,焊锡需求仍在下行阶段。光伏焊带企业订单较为平稳。铅酸蓄电池企业消费低迷,电池价格处于低位,经销商拿货意愿不足,短期电池开工率难有大幅上升。
三、库存:
上期所库存周环比增加231吨至9,203吨,同比增加129%;LME周环比增加615至4,105吨,同比增加16.12%。
四、策略观点:
6-7月有两家大型冶炼厂检修停产落地,带来近两个月减量,并且8月存缅甸佤邦矿山禁矿政策实施预期。冶炼检修与利润压缩共同导致国内冶炼供应减少,沪伦比震荡带来进口利润缩减从而导致进口锡锭补充有限,供应端预期偏紧。光伏订单随着硅料价格回落走好,在需求有小幅转好迹象的状态下,国内库存或将走向去库,现货升水走高下支撑月间back走阔。
氧化铝&电解铝:内外共振,弱稳为主
上周氧化铝期货偏强运行,7日收至2828元/吨,周度涨幅3.9%。沪铝偏弱运行,21日主力收至17845元/吨,周度跌幅0.9%。
1、供给:据SMM,6月底国内冶金级氧化铝运行产能增至8100万吨,产量增至675万吨。6月贵州重庆结束检修回归生产,7月山东、河北氧化铝将增产,山西河南等地氧化铝厂下调烧碱购价,河南因复垦政策铝矿开采受限开始压产。电解铝方面,6月底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有望修复上行至4115万吨,产量在337万吨附近,同比增长0.28%。丰水期西南进入复产阶段,云南复产规模在130万吨附近,贵州、四川等地待复产18-20万吨。
2、需求:型材及线缆板块拖累,国内铝下游加工龙头企业周度下滑0.5%至63.3%。其中铝型材开工率下滑2.5%至62.5%,铝线缆开工率下滑0.4%至57.8%,铝板带开工率持稳在74.4%,铝箔开工率持稳在80.4%,原生铝合金开工率持稳在54.6%,再生铝合金开工率持稳在50.3%。铝棒加工费涨跌不一,新疆广东无锡包头上调100-190元/吨,河南临沂下调30元/吨;铝杆加工费内蒙广东持稳,山东河南下调50元/吨;铝合金ADC12及A380持稳,A356及ZLD102/104下调300-350元/吨。
3、库存:交易所库存方面,LME周度去库0.81万吨至53.5万吨;沪铝累库0.39吨至10.2万吨。社会库存方面,铝锭周度累库0.3万吨至52.5万吨;铝棒周度去库1.02万吨至13.61万吨。
4、观点:美联储7月释放加息预期,叠加云南复产国内过剩格局逐渐落实,内外共振铝价重心持续下调。外地调货的窗口开启,华东现货高升水格局逐步改善。下旬在企业增加铸锭安排下铝水比例将有所下调,且淡季铝棒去库压力较大,铝锭社库有转向累库苗头,铝价或延续弱势运行,关注四川乐山限电后续进展,以及内外价差修复后进口增量。
硅:市场分化,企稳整理
工业硅期货震荡偏弱,7日主力2308收于13185元/吨,周度跌幅0.7%。现货价格企稳回升,百川参考价格在13505元/吨,周度上调22元/吨。其中不通氧553#持稳在12800元/吨,通氧553#上调50元/吨至13150元/吨,421#持稳在14150元/吨。
1、供给:据百川,工业硅周度产量环比上涨2380吨至6.14万吨,周度开炉数量增加47台至310台,开炉率上涨6.55%至43.18%。新疆古尔邦节三天假期影响,周内未出现新增产量。但大厂保温炉子重新点火生产,西北供应后续存在增长预期;四川乐山出现限电传闻但暂未兑现到具体硅厂减产端;进入7月后云南电价回调,德宏和盈江地区此前未复产的企业,月初进入全面生产节奏。
2、需求:终端暂未出现明显改善,DMC主流价格下调500元/吨至13500-14000元/吨。DMC周度产量环比上涨3800吨至3.55万吨,周度开工率上涨2%至70%。随着大多数单体厂降库到低位后,之前月底停车装置重启,有机硅开工提升,但市场货源人较为充足继续打压有机硅价格重心下移。多晶硅价格下调2000元/吨至6.3-6.4万元/吨附近。周度产量环比下滑300吨至2.41万吨,开工率在86%的高位运行。近期供需结构得到改善,硅料产能释放累库叠加成本压力在企业停产检修下得到一定改善,需求端硅片厂清库结束7月排产回升,拉晶厂逐渐入场抄底,不排除后续晶硅企业借势挺价。
3、库存:上周国内工业硅库存累库2000吨至25.9万吨,其中厂库累库2500吨至13.1万吨;三大港口库存,黄埔港持稳在4万吨,天津港持稳在3.7万吨,昆明港去库500吨至5.1万吨。
4.观点:随着新疆大厂停炉,硅价反弹企稳,西北地区挺价导致现货市场分化,各牌号报价不均。下游在清库获得阶段性进展以后,本着买涨不买跌的原则也提高了部分原料采购意愿,带动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但终端需求未出现实质性改善信号,供给结构性调整无法为硅价提供持续性推涨支撑。预计交易氛围偏好下,硅价企稳整理为主,后续重点关注新疆大厂复产表现。
镍&不锈钢:一石激起千层浪,风险与机会共存
1、供给:近期镍矿到港量有所下降,港口库存维持;7月预计精炼镍产量2.13万吨,环比增加9%,新疆、广西等地镍企预计增幅明显;上周印尼镍铁发往中国发货5.25万吨,环比减少65.06%,同比减少36.06%;到中国主要港口13.88万吨,环比增加200.73%,同比增加356.26%;6月新增2条镍铁产线,印尼镍生铁金属产量12.16万吨,环比增加2.75%,同比增加24.89%,其中中高镍生铁镍金属产量12.04万吨,环比增加3.22%,同比增加25.35%;预计7月印尼MHP预估镍金属产量1.59万吨,环比增加10%,同比增加79.9% ,高冰镍镍金属产量2.28万吨,环比减少1.1%,同比增加71.8%;7月预计硫酸镍产量3.6万吨,环比增加3%,其中纯镍占比小幅上升至约0.7%;6月废不锈钢使用量增加,其中200系25.26万吨,300系使用量34.34万吨
2、需求:不锈钢方面,上周不锈钢库存环比下降0.8%至98.24万吨,其中200系增2.2%至20.5万吨,300系降1.6%至54.6万吨,400系降1.3%至23.0万吨;佛山地区增0.7%至27.4万吨,无锡地区降2%至53.9万吨;供给方面,国内7月粗钢排产环比6月减少0.4%,印尼7月粗钢排产环比6月增加1.3%,印尼+中国粗钢排产环比6月减少0.3%;不锈钢冶炼利润维持低位,纯镍铁冶炼利润随成本下降有所好转。新能源汽车方面, 6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63.8万辆,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1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05.9万辆,同比增长36%;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74.4万辆,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10%;今年以来累计批发352.7万辆,同比增长43%
3、库存:上周LME库存减少300吨至38208吨,沪镍库存减少550吨至2583吨,社会库存减少160吨至4676吨,保税区库存增加300吨至5400吨
4、观点:消息面,Norilsk Nickel表示在出售2022年累计的金属储量取得了“一定进展”。上周,印尼北苏拉威西省发生5.0级地震,马鲁古省塔宁巴尔群岛发生6.0级地震。供应方面,国内生产下半年新增产能将陆续落地,6月海外镍板供应激增,俄镍集中到港,供应端压制镍价。需求方面,纯镍在合金上需求环比增加近13%,但因不锈钢300系有所减产而需求减弱。不锈钢方面,上周库存延续去库节奏,库存环比下降0.8%至98.24万吨,但去库速度有所放缓;原材料价格下跌,7月国内排产环比增加;不锈钢终端需求仍体现在白色家电,根据产业在线数据,7月空调内销排产1149万台,较去年同期内销实绩上涨24.7%;空调出口排产464万台,较去年同期出口实绩上涨7.9%。5月空调产量环比小幅增加,冷柜环比持平,工业锅炉、发电设备、金属冶炼产量同比增加,汽车、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基本环比持平。新能源汽车方面,据乘联会,国内外新能源市场同步走强,6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保持强势增长,销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6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63.8万辆,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10%。市场需求有所体现,但分结构来看,三元需求仍不及磷酸铁锂,虽对硫酸镍需求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力度仍存疑,且7月预计硫酸镍产量环比增加3%至3.6万吨,再叠加当前处在电积镍成本线附近,硫酸镍价格上行动力减弱。实际供需矛盾使得长期看整体思路仍然偏空对待,注意操作节奏。
免责声明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具体产品、业务的推介以及相关品种的操作依据和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自负盈亏,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下一篇资讯:
暂无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