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股不同权”政策实行后,小米成为了享受这一政策的第一股。内地的一大批科技公司也因为此次新政,把港交所作为了上市的首选,美团点评、沪江教育、新东方在线、宝宝树、同城艺龙等都计划在港交所上市。
德勤发布的《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2018年上半年回顾与前景展望》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香港IPO企业数量达到全球首位,与去年上半年的68个IPO企业数量相比,增长了接近二分之一。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对中国资本观察表示,新经济企业或者说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扎堆香港上市,是近期比较正常的现象,主要原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现在中国的各大企业,融资渠道都相对而言并不通畅,因为随着中国金融体系去杠杆,原先间接融资比较容易的商业银行,现在取得其融资越来越困难。所以当间接融资通道不顺利时,很多企业就开始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但这些新经济企业想要实现A股上市,一是时间很长,二是难度大。并且很多企业还在亏损状态,所以要想上市非常困难。因此,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港股实现曲线上市,通过直接渠道进行融资。
其次,从港股本身来看,最近几年,港股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和转型。因为此前香港股市大部分都以房地产股为主。所以,这次改革也让它向着一个新兴市场的方向转型,更多地接纳互联网公司,这种转型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所以,港股的转型也给中国互联网企业上市提供了比较好的资源和帮助。
另外,互联网在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很多互联网企业都逐渐成熟,这些公司经过很多年的发展,逐渐到了需要上市的阶段,比如小米经过八年的发展,已于上月上市。
企业破发或成常态
7月9日,小米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然而首日开盘却遭破发,跌2.35%,报价16.6,跌破17港元的发行价格。
7月12日,以齐家网为业务主体的齐屹科技,于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齐屹科技全球发售股份数目约为2.42亿股,最终发售价为4.85港元。齐屹科技首日同样遭破发,收盘跌幅为7.010%。
小米、齐屹科技、猎聘网等企业均遭遇了上市首日的破发窘境,这也为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敲响警钟。华兴报告中指出,2018年上半年共有103只股票登陆港股,其中28%的股票在首发当日即跌破发行价,截止2018年7月13日,有75%的股票收盘价均已低过发行价格。
华兴报告分析称,在近期上市的新经济公司中,多数由于IPO时估值较高,在首发后股价持续呈现下行趋势。小米和映客选择了较为合理的估值,因此IPO后都实现了股价的上涨。未来计划在港股上市的新经济公司应进一步夯实业务基础、提升业绩指标,并对估值进行合理预期,避免因估值较高而对融资过程和上市后股价造成较大压力。
另外,港交所退市规则也更加完善,新增了“未来对于连续停牌18个月的证券,港交所可以对其进行摘牌”的条款,此条款于2018年8月1日生效。
因此,除了扎堆赴港IPO的企业,也有一些企业从香港退市,加紧了冲刺回A的步伐。比如地产行业的万达商业,家居行业的奥普家居等。其中,万达商业自2014年12月23日在港交所以48港元/股上市,于2016年9月20日正式退市,目前已在A股排队。
中国豪宅研究院院长朱晓红对中国资本观察表示,港股必须要退市才能入A股,证券法规定,港股退市后才能入A股,当年阿里巴巴就是这样做的。从港股退市后入A股,基本条件差不多,不需要做更大的努力,但是新股上市是有限制的,每年上市多少有所控制。港股退市和A股入市都是有目的的,其中最主要目的是调整方向。
另一方面,港交所披露易网站资料显示,今年下半年将有超过150家的企业排队登陆港股市场,从目前来看,赴港上市的热潮预计还将持续。
发布于2018-9-28 13:25 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