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能不能继续涨,关键看这三个逻辑
发布时间:14小时前阅读:12
最近有色金属行情火热,中证有色指数年内涨超55%,铜、铝、稀土这些品种涨势强劲,龙头企业市值创新高。如紫金矿业市值已突破7200亿元,洛阳钼业接近3000亿元,均创下阶段新高。
那有色“现在还能上车吗?后面还能不能涨?”咱们直击核心,有色金属行情的支撑,关键看三个“硬逻辑”。只要这三个逻辑没破,上涨空间就还在。
沪铜主力价格 从年初的每吨7万元左右飙升到现在的8.2万元附近 数据截止0926
铝价也从1.8万元攀升至2万元以上 沪铝主力价格 数据截止0926
需求端“新旧双轮驱动”
需求是拉动价格的根本动力,先来看传统需求,这部分基础稳固。国内基建投资持续发力,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高铁、电网升级等项目都需要大量铜和铝。美国那边,基础设施法案涉及1.2万亿美元,几千亿基金正逐步落地,用于建桥修路、电网改造,预计今年全球传统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再说新需求,这才是行情的“加速器”。新能源车对铜的需求是燃油车的4倍,一辆电动车要用80公斤铜,而传统车只需20-40公斤。今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超过1700万辆,同比增幅20%以上,直接拉动铜需求增长至少30万吨。AI数据中心耗电巨大,需要大规模电网升级,也会消耗大量铜——机构测算,2025年AI相关需求将贡献铜增量的15%以上。此外,光伏支架、机器人轻量化等领域离不开铝,今年光伏装机预计新增500GW,铝需求增幅超10%。总体而言,2025年全球铜需求预计增长2.5%-2.7%,增量约200万吨,其中60%来自新能源、AI等新兴领域。老需求稳扎稳打,新需求爆发式增长,四季度PPI很可能迎来拐点——8月PPI环比持平,同比降幅收窄至2.9%,工业品价格回暖将进一步提振需求。
中国8月PPI同比 -2.9%,前值 -3.6%。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
供给端“缺口扩大”
供给紧缺是价格上涨的直接推手。以铜为例,印尼Grasberg矿作为全球第二大铜矿,就在9月24日遭遇泥石流事故,导致停产。自由港公司预计2026年铜产量下降35%,从77万吨降至50万吨左右,全球铜缺口因此扩大到120万吨以上。铝方面,国内产能上限锁定在4500万吨,已建成4414万吨,新产能审批严格,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几乎批不下来;海外建厂则面临高成本和漫长审批周期,难以快速跟上需求。稀土国内开采配额控制在27万吨左右,年增仅5.9%,严禁超挖;钴则更严峻,刚果(金)出口禁令延长至10月15日,之后转为配额制,2025年剩余季度配额仅9.66万吨。这些供给限制叠加,东西少了,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基本面和估值“双在线”
行情扎实,还得看基本面和估值。一方面,宏观环境利好。美联储9月已降息25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调整至4.00%-4.25%,年内或继续降息,美元走弱将提升以美元计价的铜铝等金属价值;国内稳经济政策频出,上半年有色行业利润增长15%以上,企业盈利有保障。另一方面,估值合理,没出现炒作泡沫。铜铝龙头市盈率才10多倍,比如铜产业链中最大市值龙头的紫金矿业PE18倍,南山铝业PE 8.36倍,千亿市值有色大牛洛阳钼业在17.59倍。现在的涨是“估值从低往合理修复”,加上业绩跟着涨,像洛阳钼业上半年净利增60%,这就是“戴维斯双击”正是经典的“戴维斯双击”,既有业绩支撑,又有估值空间,行情可靠。
中证有色金属指数年内涨幅57.5%
中证有色金属指数PE 23倍左右,处低估区间
总的来说,需求强劲、供给受限、估值吸引,这三个硬逻辑牢不可破,有色金属后面仍有上涨潜力。当然,投资有风险,市场波动大,建议大家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参与。那普通投资者怎么布局?总不能一个个挑个股吧?下篇文章咱们聊实操——4个值得关注的指数,不同风险偏好的朋友都能找到适合的,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