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成本与需求双重挤压,再生铅行业陷入减产困局
发布时间:2025-6-5 19:03阅读:144
【导语】再生精铅产量连续3个月下滑,5月再生精铅产量环比下滑近两成。原料端废电瓶供应紧张推高成本,消费端电池需求疲软压制铅价,炼厂陷入“高成本-低价格”困境,亏损倒逼减产。6月来看,废电瓶供应有小幅改善预期,但消费增长动能仍偏弱,叠加部分炼厂检修,预计产量仍将低位震荡。
5月再生精铅产量环比减少18.79%,同比增加0.18%。根据富宝资讯调研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5月国内再生精铅产量初值约为19.71万吨,环比减少约4.56万吨,减幅18.79%;同比增加约0.04万吨,增幅0.18%。同期行业开工负荷率降至25.72%,环比回落6.99个百分点。1-5月再生精铅总产量约111.41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21.46万吨,同比下降约10.05%。从历史走势来看,近两年1-5月再生精铅月度产量均呈现先扬后抑的季节性特征,本年度产量波动与历史走势基本吻合,符合行业周期性规律。
再生精铅产量已经连续3个月呈现下行趋势,主要受到产业链上下游双重制约:一方面,原料端受废电瓶供应紧缺影响,采购成本持续攀升;另一方面,消费端因需求疲弱导致铅价震荡走低。在高成本、低铅价的双重挤压下,再生铅炼厂冶炼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炼厂被动减产以缓解经营压力。
原料成本高企,行业形成“减产-减亏”机制。4、5月废电瓶市场进入传统报废淡季,回收商普遍反馈市场货源不多,部分区域回收商反馈5月日度回收量较3月下降30-50%不等。原料供应紧张,再生铅炼厂采购难度加剧,倒闭炼厂竞价寻货。废电瓶价格自4月上旬启动上涨行情,期间虽有小幅波动,但整体维持高位运行态势。5月下旬时段虽然电瓶价格有所回落,但由于采购周期因素,实际到厂货源仍是前期高价订单为主,再生铅企业成本压力未能得到实质性缓解。成本压力持续传导下行业利润空间遭受挤压,市场形成"减产-减亏"的被动调整机制。成本传导链条如下:废电瓶供应紧缺→原料采购成本攀升→再生铅生产成本高企→行业陷入持续性亏损→炼厂被动减产→再生精铅产量下滑。
消费淡季冲击,铅价承压倒逼再生铅厂减产。5月依旧为新电池消费淡季,部分地区经销商采取降价促销策略,但市场成交依旧清淡,未能有效提振消费。下游电池企业订单不多,头部大厂维持减产运行,部分小厂面临停产压力。电池企业开工率不足,市场谨慎观望情绪较浓,导致铅锭采购需求减弱,下游坚持逢低采购原则,对高价铅锭接受度不高。消费疲软向再生铅市场传导,导致再生铅成交重心持续下移且高价成交困难。当前市场已形成明显的负向传导链条:终端消费疲弱→电池企业减产→铅锭采购减少→铅价承压→再生铅利润收缩→炼厂减产。
综上所述,再生铅行业面临“高成本-低价格”的困境,行业普遍陷入亏损状态,数据显示,自4月起行业平均亏损幅度达500-800元/吨区间,炼厂面临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局面,在持续两个月的经营亏损压力下,减产已成为企业止损的必然选择,这导致了再生精铅产量的持续下滑。
6月再生精铅产量预计将维持平稳运行,首先,季节性因素方面,以往6月废电瓶回收量会较5月略有回升,但受制于当前终端消费未见明显改善,废电瓶替换量增长受限,原料供应回暖有限。其次,需求端来看,虽然市场对7-8月传统旺季存在预期,可能促使部分电池厂在6月下旬开启备库,带动炼厂开工率阶段性提升,但当前消费复苏力度仍显不足,将制约产量增长空间。再者,行业盈利状况尚未出现改善迹象,抑制炼厂开工意愿。此外,6月安徽地区有炼厂计划检修40天,贵州地区有新产能推迟投产,将进一步抑制产量增加。综合来看,在"弱复苏的原料供应+谨慎的备库需求+持续的利润压力"多重因素作用下,预计6月再生精铅产量将延续当前周期规律,整体变动幅度有限。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18 18:07
-
从 ⌈销量第一⌋ 到公司 ⌈停工停产⌋ ,罗马仕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5-07-18 18:07
-
【能源赛道】可控核聚变为何成全球焦点?
2025-07-18 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