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5日股指大幅波动点评
发布时间:2022-4-26 09:12阅读:335
期货开户、期货咨询请联系18530081304(同微信)。大型央企期货公司,低手续费开户,本人1对1专业化服务,任何有关期货的问题都可以咨询。
1、 今日指数大幅收跌,有色、国防军工、TMT及新能源板块大幅回调
04月25日,A股各指数大幅收跌:
上证综指涨跌幅-5.13%,成交额4270.77亿元,
深成指数涨跌幅-6.08%,成交额4698.17亿元,
中证500指数涨跌幅-6.47%,成交额1506.64亿元,
沪深300指数涨跌幅-4.94%,成交额2728.89亿元,
上证50指数涨跌幅-4.64%,成交额871.02亿元。
股指期货方面:
IC00日均基差-53.43,IC01日均基差-97.74,IC02日均基差-209.43,IC03日均基差-282.2;
IF00日均基差3.69,IF01日均基差-5.43,IF02日均基差-55.25,IF03日均基差-66.21;
IH00日均基差5.32,IH01日均基差-0.82,IH02日均基差-37.36,IH03日均基差-28.06;
2、疫情影响下经济增长数据较弱、货币政策不及预期,重点板块增长乏力
4月6日以来,疫情成为影响A股的核心因素,截止4月24日,上海累计无症状感染病例超47.6万人次,确诊病例超4.3万人次。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实体工业中小企业约70-80万家,目前,上海市政府已发布了首批666家企业复工白名单,但复工限制条件较多,社会面复工复产进度仍明显不及预期。
同时,4月24日当日,北京新增14例确诊病例及5例无症状感染者,西城、朝阳、海淀等主城区近期均有确诊病例,引发市场对于北京疫情是否会扩大化的猜测。
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GDP增速4.8%,根据1-2月GDP增速5.7%测算,3月月度同比增速3.1%。分城市看,上海上年GDP为4.3万亿,略高于北京的4万亿,3月的疫情使得上海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9%,北京同期同比增长8.9%。第二季度随着疫情影响时间加长、影响面积加大,经济数据承压明显。
市场对于二季度经济增长存在担忧。一方面,稳增长板块如房地产在政策不断松绑下各项数据上仍未企稳,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中,全国房地产投资一季度同比增速0.7%,新开工及竣工面积均出现下降,受到失业率上升及消费水平下降的影响,相关数据在第二季度并不乐观。另一方面,在过去3年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板块受到上游原材料涨价冲击明显,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以宁德时代为例,4月24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延迟披露其一季度报告,此前市场传言其一季度净利润不足50亿,尽管高于去年同期23亿元的水平,但相比新能源车147%的同比增长率,公司利润率出现一定下滑,且上海作为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中心区域,长时间停产可能会导致整车厂零部件供应紧缺。因而,目前市场缺乏明显的增长主线,受此影响,清明节后融资余额累计减少超637亿元,至2020年中以来较低位置,内资大幅减仓流出是4月至今下跌主要因素。
在细分行业板块难以找到短期发力点的情况下,市场对于央行货币政策寄于一定期望,响应国常会号召,央行4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储备资金5300亿,后期MLF及LPR利率均未下调,并明确提到稳健货币政策需“关注物价走势变化,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兼顾内外平衡”。央行货币政策不及预期,主要源自美联储强势加息的制约及国内银行间市场相对宽松的流动性。
综上,短期内,货币政策空间有限,疫情仍处于爆发期导致经济基本面不及预期,及重点板块均受疫情冲击较大,市场从4月18日起开始释放悲观预期,持续下挫。
3、 融资为指标的内部资金持续流出,因子暴露显示市场风险偏好较低
融资余额4月以来下降637亿元,融资余额交易者构成与国内A股市场参与者构成结构类似,可以作为市场情绪指标。北向资金进入4月以来相对稳定。
此外,我们对于中证500及沪深300共计800只成分股中已公布2022年财报的TMT及新能源板块个股近期因子暴露作出分析,由下图可知,相关板块4月以来在大市值,低估值、高股息率等因子暴露明显,反而在盈利、成长、波动等属于成长股特点的因子上负暴露,体现出市场对于相关板块的谨慎和避险风气。
4、 未来走势预期:
1)短期内:指数近期波动较大,IC基差贴水幅度较大,建议谨慎操作,可逢高做空、波段套利为主。
2)中长期: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仍需寄希望于疫情早日过去,国民经济数据修复
美联储连续鹰牌表态,目前市场预期较大可能5、6、7月三次FOMC会议每次加息50BP,即到7月美联储政策利率上限为2,目前我国2.1的政策利率下降空间有限。且目前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足,降准或加大货币投放力度影响有限。
中长期看,尽快战胜疫情,全面复工复产,合理引导货币流向实体经济,尤其是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房地产等重点行业、改善市场预期,创造新的投资增长点,才是拉动大盘指数向上的长久之计。以2020年疫情复苏为参照,2020年3月,复工复产预计达到70%,4月大面积复工复产,与此对应,2020年4月工业增加值数据出现大幅回升,5月社零走强,在公布5月经济数据一周后,市场开始快速拉升,走出疫情恢复反弹行情。目前根据相关专家预测,乐观情况下5月复工复产率可达到50%,六月80%-90%,7月全面复工复产。与之相对的经济数据可能在第三季度出现企稳上涨,大盘指数则可能在7月底至8月走出修复行情。
免责声明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具体产品、业务的推介以及相关品种的操作依据和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自负盈亏,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