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指标—价格指数
发布时间:2017-7-11 15:23阅读:1478
价格指数是衡量物价总水平在任何一个时期相对于基期变化的指标。物价总水平是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经过加权后的平均价格,通常用价格指数来衡量。最重要的价格指数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在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及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
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在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成的八大类别(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中,食品比重最大,居住比重其次,但不直接包括商品房销售价格。
我国现行的消费者价格指数编制方法主要是根据全国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各类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消费支出比重确定的,每5年调整一次。
在美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中,住宅占42%,交通运输占17%,食品和饮料占15%,医疗、娱乐和教育交流三项各占6%。
CPI的同比增长率是最受市场关注的指标,它不仅是评估当前经济通货膨胀压力的最佳手段,也是影响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当CPI同比增长大于3%时,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大于5%时,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美联储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目标设为1.5%~2%,欧洲中央银行设定的通货膨胀目标为2%以下。
生产者价格指数,是工业生产产品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在某个时期内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全部工业品出厂和购进价格的变化趋势及幅度。
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由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工业品购进价格指数两部分组成。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只反映了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变动情况,没有包括服务价格的变动,其变动也要比居民消费价格剧烈一些。但由于它衡量的是企业生产的产品费用,PPl的变动往往预示了消费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向,是在重要性上仅次于消费价格指数的价格指标。由于种种原因,严格意义上的生产者价格指数暂时无法统计出来。目前在,中国以工业品出厂价格替代生产者价格。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价格指数数据中还包括核心CPI和核心PPI。这两项数据与CPl和PPl数据的区别是剔除了食品和能源成分,因为食品和能源受临时因素影响较大,如反常气候、石油工业的短暂中断等。核心CPI是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一般认为核心CPI低于2%属于安全区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