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2016年下半年投资策略:纠结当下不如放眼未来,挖掘边际改善机会
发布时间:2016-5-24 09:08阅读:456
需求复苏,板块表现弱势,中长期悲观预期难改。2016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7%,其中基建增长19.25%、地产增长8.2%,行业需求复苏;同时一季度建筑蓝筹新签订单增速多在20%以上,其中中国电建/中国中冶增速高达89%/75%。政策刺激、行业复苏、企业订单加速相互佐证之下,建筑板块却表现疲弱,今年截至到2016年5月13日跌幅24.60%,跑输市场7.01个百分点,担心刺激政策退出、对投资的中长期预期依然悲观或是主要原因。个股表现方面,出现转型边际改善的个股涨幅较好。值得注意的是,PPP落地加速、转型方向不一、个股估值分化等实质上是建筑行业巨变开始的表现。
建筑“金控”时代即将来临。金融是建筑企业的内在固有属性。1)2016年以来PPP加速落地,经验模式和配套政策逐步完善、政策对基建刺激力度加大、社会融资成本下降使民营资本参与热情提高等是主要原因。PPP项目承接之关键包括产业链整合能力、政府合作关系、融资及金融产品设计能力,前两者对上市公司不构成实质壁垒,后者遂成为关键;另外PPP渐成趋势,项目建设期(一般2-3年)完成后进入运营期,建筑行业将运营多行业的资产,如公路、环保、主题公园等。2)转型升级是建筑行业大势所趋,双主业甚至多主业运营渐成趋势。以上两大趋势决定建筑企业将进入“金融控股”模式时代,该模式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空间和风险同在,业务整合和风险控制能力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
新技术应用提速,竞争格局有望优化。低毛利率意味着低门槛,也意味着竞争激烈,这种对建筑行业的传统看法有望随着新技术应用而改变。1)BIM+VR以模拟仿真式体验引领行业变革,BIM与VR功能目标类似,侧重点不同,VR在游戏、影视领域率先突破,在建筑领域主要应用于公园、设计、营销等环节,而BIM在设计、施工、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得到了更为普遍的应用,有望对行业产生深刻影响,某种程度上BIM就是VR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值得指出的是,我们认为对建筑领域VR企业的分析应更多关注其终端需求市场。2)建筑工业化大势所趋,显著提高规模效应;3)信息化重塑建筑企业管理模式,对降本增效有着重要作用。新技术应用将通过提升优势企业市场竞争力来推动行业的优胜劣汰。
风险因素:投资刺激政策退出;市场大幅下跌;转型证伪。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布局稳健龙头,寻边际改善个股。当前政策环境有利于对板块估值的支撑,监管政策预期变化叠加并购转型证伪期来临倒逼市场风格切换,建筑蓝筹为主的板块有望获取超额收益,我们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短期不确定性较高,市场情绪纠结,我们建议,1)布局蓝筹,静待风格切换;2)立足长期趋势,挖掘边际改善个股。建议关注:金螳螂(低估值装饰龙头,并购基金为转型打开新空间)、中化岩土(业绩高增长,九州传媒和通航主题稀缺标的,整合能力强)、苏交科(业绩稳定增长,受益PPP)、洪涛股份(职业教育转型)、东方园林(生态环保领域龙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9 15:43
-
房贷怎么还?每期还多少?(点击测算)
2025-05-29 15:43
-
负债不用愁,点击免费领还款计划表~
2025-05-29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