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转向!读懂“投资于人”,十五五规划的“消费牛”来了?
发布时间:2025-10-15 18:53阅读:381
重磅转向!读懂“投资于人”,十五五规划的“消费牛”来了?

上期我们描绘了“十五五”的四大主线战略地图。今天,我们带上放大镜,聚焦与我们每个人钱袋子最相关的主线:投资于人,全面激活内需大循环。
在我们深入探讨之前,先来看一组数据,它们为“消费好转”提供了及时的注脚。今天(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份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五个月扩大,从侧面印证了终端需求的温度正在回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日期:2025年10月15日
另外,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历史上首次全面超越了2019年同期,压抑已久的出游热情集中爆发,这正是内需潜力得到释放的鲜活证明。
资料来源:文旅部,招商银行研究院
带着这些数据,我们再来审视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过去我们总提“铁公基”,现在却把看似“慢热”的内需消费,放到了核心位置?因为这背后,是一道关乎国运的“必答题”。
为什么说,激活内需是唯一的“破局点”?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看清我们内外部环境的两大根本变化。
首先,是外部环境的“风暴”。 正如上期所说,外部环境已是“惊涛骇浪”。依赖出口的老路风险越来越高。唯一的办法,就是深耕好我们自家这片超大规模市场的“沃土”,让经济增长的果实在内部就能循环起来。
其次,也是更核心的,是内部动力的“换挡”。 过去的两大引擎正在失速。第一,土地财政依赖难以为继,地方卖地收入占财政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超过40%骤降至2024年底的不足25%。第二,人口红利消退,到2025年,我国人口已是连续四年下降。

与此同时,我们内部存在一个巨大的“悖论”:消费潜力巨大,但居民的消费意愿却被“锁”住了。为什么?两个字:牵挂。
一是资产的牵挂。超过60%的家庭财富固化在房产上,“有钱不能花”。二是未来的牵挂。教育、医疗、养老的压力,导致居民储蓄率常年位居全球前列,2024年依然高达40%以上,形成了“有钱不敢花”的局面。
所以大家看,外部倒逼,内部堵点,决定了打通内循环、激活消费,是我们穿越风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唯一“破局点”。
接下来看看,“十五五”的三板斧,如何打通内循环?
既然方向明确,那具体怎么干?“十五五”准备了三记重拳,招招打在要害上。
第一板斧:给老百姓“发红包”,解决“有钱花、敢花钱”的问题。
未来的财政,将实现从“投物”到“投人”的重大转向。钱,要更多地花在民生上。一是通过直接补贴增加收入,比如从9月8日开始全面开放申领的育儿补贴。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国家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的投入,帮你兜底一部分。当未来的“牵挂”变少了,消费的信心自然就足了。
第二板斧:创造好产品、好服务,解决“买什么”的问题。
光有钱不够,还得有值得买的好东西。国家将从供给侧发力,告别低端“内卷”。
一方面,是推动传统消费“焕新”。2024年以来,声势浩大的“以旧换新”政策,已撬动了超过2万亿元的消费市场。这不仅是去库存,更是倒逼企业生产更节能、更智能的产品。
另一方面,是引爆新兴服务消费。未来的增长点,将集中在“银发经济”、“绿色消费”和“体验消费”三大领域。以绿色消费为例,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历史性地突破50%。而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刚刚过去的9月,新能源车渗透率再创新高,达到了57.8%,意味着每卖出两台车,就有一台以上是新能源车。而“体验消费”的火爆,我们从刚才提到的“十一黄金周”旅游数据中,已经得到了最直观的验证。
第三板斧:打破壁垒,让商品要素“流得畅”。
要让内循环真正转起来,就必须打破无形的“墙”。“十五五”将大力推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意味着物流成本会更低,好产品可以更顺畅地卖到全国各地,循环效率将大大提升。
这三板斧,逻辑清晰:用“投人”来增加信心,用“供给升级”来创造需求,用“统一市场”来提高效率,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内循环。
最后落到实处,如何抓住投资机会?
说了这么多,机会在哪?既然国家战略是“投资于人”,我们的思路也应该跟着走:投向那些最能受益于14亿人消费升级的领域。考虑到个股选择难度,配置相关指数基金是更稳妥的选择。
第一,核心底仓:中证消费指数 (000932)相关ETF
它囊括了A股消费领域最优质的40家龙头,是经济回暖、居民增收最稳固的受益者。经过深度调整,其市盈率(TTM)已回落至19倍左右,处于近十年来的历史低位,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第二,弹性进攻:中证全指可选消费指数 (000986)相关ETF
“可选消费”指汽车、旅游等,经济复苏时“弹性”更大。国家大力推动的“以旧换新”,以及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直接利好的就是这个板块。看好经济复苏力度,它的想象空间更大。
第三,拥抱新趋势:沪港深线上消费指数 (代码931481)相关ETF
未来是服务和线上消费的崛起。这个指数跨市场囊括了A股和港股的线上龙头,比如阿里、腾讯、美团。它们深度嵌入了超10亿互联网用户的日常生活,是数字经济的“卖水人”,价值有望被重估。其他还有港股通消费指数(931454)、恒生消费(HSCGSI)也都是符合新趋势、新消费逻辑,且处低估区间。
“十五五”的消费内需主线,是一场深刻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变革。它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引擎,将从钢筋水泥切换到人间烟火。看懂这个趋势,顺势而为,无疑是当下最可靠的航标之一。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0 09:53
-
普通人投资稀土,稀土ETF该如何选?
2025-10-20 09:53
-
2025最新【理财工具资料包】来啦!产品名单+指南一手掌握~
2025-10-20 09:53


当前我在线
15202601101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