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说透黄金走势为什么这么强
发布时间:2025-9-24 16:47阅读:436
黄金突破3800美元!全球资金追逐背后的四大逻辑
金价飙升的背后,是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重构,以及各国央行对黄金价值的集体重估。
2025年9月2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突破380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这已是年内第40多次打破纪录,年内累计涨幅超过40%。
全球黄金市场迎来新一轮“高光时刻”。从上海金交所到华尔街交易大厅,投资者都在问同一个问题:黄金为何如此强势?
---
01 货币政策转向,实际利率下行拉高黄金吸引力
美联储在9月宣布**年内首次降息25个基点,市场普遍预期2026年前将开启“降息通道”。这一政策转变直接降低了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
当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预期)走低时,黄金作为无息资产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历史数据显示,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黄金往往表现强劲。
摩根士丹利基金指出,在降息周期中,“黄金等贵金属属于确定性较强的品种”。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可能还将降息两次,这一概率超过60%,为金价提供了持续动力。
02 地缘政治风险升温,黄金避险属性凸显
2025年的地缘政治格局堪称“动荡的十年”缩影:俄乌冲突陷入“消耗战”泥潭,中东局势因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而紧张升级。
“黄金价格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流动性,宽松周期对黄金利好;但更关键的是地缘政治因素,这也是直接催生黄金价格上涨的原因。”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分析道。
地缘冲突的长期化与碎片化,导致市场风险偏好持续低迷。黄金作为“无主权信用风险”的终极防御资产,其价值在此背景下被市场重新认知。
03 全球央行购金潮,主权资金重构资产配置
本轮黄金行情最显著的特征是**买金的主力从“大妈”变成了“央妈”**。2022、2023、2024年全球央行净买入连续三年都在千吨以上,这是过去十几年从未见过的强度。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央行持有的黄金总市值已**历史性超过美债持有市值**,这是近30年来首次发生。
中国央行自2024年12月起已连续10个月增持,官方储备升至7402万盎司(约2302.28吨)。这一行为具有标志性意义:各国央行正在将黄金储备作为“地缘政治保险”。
04 美元信用体系动摇,黄金成为货币“稳定器”
美元信用的弱化是黄金走强的深层逻辑。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财政利息成本攀升,叠加2022年俄罗斯外汇储备被冻结事件,让许多国家意识到美元资产可能成为一种制裁工具。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指出:“当前,黄金在现代货币体系中仍然发挥稳定器的作用。” 黄金的金融属性正愈发凸显。
“去美元化不再是口号,而已经在各国央行账面上真实发生了。”黄金正在成为“世界货币”信任体系的新锚。
---
随着金价站上3800美元高位,市场观点出现分歧。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表示担忧:“黄金价格目前处在高位,不排除出现短期内冲高回落风险。”
但更多专家看到的是长期趋势。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认为,若美联储按市场预期实施降息,黄金价格有望进一步延续强势行情。
面对未来,普通投资者应保持理性。专家建议可关注黄金ETF、金条等工具,避免使用杠杆产品,把黄金作为资产组合中的“长期配置”,而非博取短期收益的工具。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