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原油期货周度想法【9.22-9.26】
发布时间:2025-9-22 20:55阅读:254
l 核心逻辑:OPEC+增产与地缘风险溢价消退压制市场,需求端受关税政策拖累,油价冲高回落
一、成本与供需动态:供应过剩担忧加剧,需求韧性分化
1. 供应端压力显著
(1) OPEC+增产计划落地:OPEC+内部8个执行自愿减产的成员国决定自10月起增产13.7万桶/日,此为退出165万桶/日减产计划的第一步。市场预期该组织将在2026年上半年完全撤销减产,叠加非OPEC国家(如巴西、圭亚那)产量增长,供应过剩风险上升。
(2) 俄罗斯出口受阻:乌克兰袭击俄罗斯波罗的海港口,导致俄周度原油出口暴跌93.4万桶,创去年7月以来最大单周降幅。但伊朗原油通过马来西亚转口成本翻倍,中国7月自马进口降40万桶/日。
(3) 美国产量高位徘徊:6月美国原油产量达1358万桶/日(历史新高),但关税政策抑制页岩油投资,增量受限。
2. 需求端区域分化
(1) 亚洲需求相对韧性:中国8月加工量达1494万桶/日(同比+7%),农业和建筑业旺季支撑需求;新发放成品油出口配额833万吨可能缓解国内过剩。印度减少俄油进口,转向西非及中东原油。
(2) 欧美需求疲软:欧洲炼厂秋季维护导致轻质原油需求疲软;美国汽油需求虽超预期(东海岸库存低于五年均值),但柴油消费显弱态。
(3) 关税政策拖累:特朗普将平均关税水平从2%提升至约18%,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压力,削弱石油需求。
3. 库存与价差表现
(1) 全球库存累积:9月全球原油库存开始下降(初步数据显示减少1800万桶),但产品库存在大西洋盆地堆积。
(2) 跨区价差收窄:Brent-Dubai EFS价差缩窄至0.30美元/桶,刺激大西洋原油东向流动。
二、宏观扰动与供需平衡:关税政策与地缘风险博弈
1. 宏观政策冲击
(1) 中美关税间接影响:原油对美直接贸易占比低,但关税政策通过两条路径传导:
l 经济增速拖累:全球需求增量可能仅维持在每天100万桶左右,远不足以吸收潜在新增供应;
l 贸易流重塑:中国规避伊朗原油制裁,经马六甲林吉港中转,1-5月对华实际供应估125万桶/日(海关显示为零)。
(2) 美联储降息效应有限:美联储降息25bp,但油市反应平淡,市场仍担忧贸易战对需求的冲击。
2. 地缘风险溢价消退
(1) 伊朗与以色列停火:霍尔木兹海峡航运风险降低,伊朗原油出口稳定在150-170万桶/日。
(2) 俄乌冲突局部化:无人机袭击导致俄罗斯炼能关闭(如罗斯涅夫特35万桶/日Ryazan炼厂),但原油出口受限暂未升级。
三、后市展望:震荡偏弱格局延续,关注OPEC+政策与库存变化
1. 价格运行区间
l 短期:主力合约SC2511或在475-502元/桶区间震荡。
2. 具体想法:
l 上行压力来自地缘冲突升级(如俄油出口进一步中断),500附近的空头头寸或具有较好的安全边际,下行风险源于OPEC+增产及需求疲软,短期 480-475元 / 桶区域或具有一定的支撑。
四、风险提示
l 上行风险:
地缘冲突升级: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第二阶段”制裁,或霍尔木兹海峡航运中断;
中国囤油超预期:若中方判断油价低位,可能加大采购。
l 下行风险:
OPEC+增产加速:后续会议决议提前启动增产计划;
需求坍塌:关税政策导致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
库存持续累积:美国页岩油技术突破或巴西出口创纪录。
关键逻辑补充:
(1) OPEC+增产的“灵活性”陷阱:名义增产13.7万桶/日,但因部分成员国需补偿减产,实际增产量可能仅为7万桶/日左右(主要来自沙特、阿联酋和科威特),但市场情绪仍受压制。
(2) 中国库存操作的博弈性:中国囤油规模高达每日60万桶,若判断油价应回落至50-60美元区间,可能主动减少进口以压低价格,成为隐形空头。
(3) 成品油分化传导:柴油裂解价差走强(西北欧周涨2.02美元至28.49美元/桶),但汽油受电动汽车替代影响(中国2025年渗透率超50%),需求增量受限。
本期核心矛盾:
OPEC+“增产靴子”VS中国“库存阀门”——供应端增产预期持续压制市场,但中国战略储备操作和地缘风险仍是潜在变数,油价在宏观悲观与供需弱平衡间反复测试底部支撑。
【备注:想法仅供学习交流,敬请指正!】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原油期货哪里好?国内正规原油期货平台有哪些?
原油期货怎么买,国内原油期货怎么开户?
原油期货是什么?国内原油期货怎么买卖?


当前我在线
17345740313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