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8月想法
发布时间:8小时前阅读:19
核心逻辑:
成本支撑弱化与供需宽松压制,估值驱动双弱下的震荡下行
一、成本与利润动态:上游挤压下游的结构性矛盾
1. 成本端分化与利润分配失衡
煤炭成本呈现弱稳态势,7 月国内煤炭价格走出 “先扬后抑” 行情。上半月受 “反内卷” 政策预期刺激,焦煤期货两周内暴涨 70%(从 709 元 / 吨升至 1232 元 / 吨),带动甲醇成本中枢上移;但进入 8 月初,政策炒作降温,秦皇岛 5500 大卡动力煤市场价回落至 665 元 / 吨企稳,煤制甲醇成本维持在 2100-2200 元 / 吨区间。值得关注的是,成本传导出现断裂 —— 尽管煤炭价格中枢上移,甲醇现货却跟涨乏力,导致成本支撑效应边际减弱。
天然气成本持续高企,西南天然气制甲醇延续深度亏损,7 月亏损幅度从 - 265 元 / 吨扩大至 - 445 元 / 吨,迫使气头装置维持低负荷运行。不过,气头产能占比仅 15%,对全国供应影响有限。
从甲醇各工艺成本利润对比来看,2025 年 7 月西北煤制甲醇成本在 1850-1950 元 / 吨,利润 + 350 元 / 吨,较此前增长 90 元,开工率 85.36%,环比提升 1.64%;西南气制甲醇成本 2500-2600 元 / 吨,利润 - 445 元 / 吨,亏损扩大 180 元,开工率 62.3%,环比下降 3.1%;沿海 MTO 成本 2400-2500 元 / 吨,利润 - 881 元 / 吨,亏损收窄 216 元,开工率 86.39%,环比微升 0.32%。
利润分配呈现明显扭曲,上游煤制甲醇利润高达 350 元 / 吨(环比 + 90 元),而下游 MTO 工厂盘面利润亏损 881 元 / 吨,尽管环比修复 216 元,但仍处于深度亏损状态。这种上下游利润的严重背离导致产业链传导阻滞,甲醇估值被市场认为 “相对偏高”。
2. 产业链矛盾:上游高利润与下游负反馈
供应弹性持续释放,7 月煤制甲醇高利润刺激装置高负荷运行,尽管存在季节性检修(月均开工率 71.1%),但 8 月初产能利用率已快速回升至 85.36%,周产量达 193 万吨(环比 + 3.13 万吨)。西北地区多套装置(如新疆广汇 120 万吨、内蒙古易高 30 万吨)计划 8 月上旬结束检修,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下游负反馈逐步显现,沿海 MTO 工厂因持续亏损,原料库存维持高位(20-25 天),采购意愿低迷。兴兴能源 69 万吨 MTO 装置 7 月底停车,尽管中煤蒙大重启形成对冲,但行业整体开工仅微升 0.32%。传统下游进入淡季,甲醛开工率降至 28.26%(环比 - 2.21%),二甲醚负荷跌至 4.58% 的历史低位。下游对高价甲醇的抵触情绪明确,需求端形成明显的价格压制。
二、宏观政策与供需平衡博弈
1. 宏观驱动弱化,市场回归基本面
政策预期出现反复,7 月政治局会议后,“反内卷” 政策对商品的情绪提振迅速消退,焦煤期货从高点回落逾 15%,煤化工品种集体承压。政策面对甲醇生产的实际影响有限 —— 摸底评估显示,运行超 20 年的老旧装置仅占全国产能 2.67%,难引发实质性减产。
进口冲击持续加剧,伊朗装置重启进度超预期,7 月装船量激增导致中国 8 月进口预估上调至 135 万吨(环比 + 2.03 万吨)。中东某国两套 265 万吨装置虽停车检修,但该国整体开工率仍维持在 56%,单日产量不足 3 万吨,对全球平衡影响有限。更需关注的是马来西亚 Petronas 180 万吨新产能投放后对亚洲市场的冲击。
2. 供需基本面:累库周期确立
供应增量明确,7 月国内检修损失量 80 万吨,产量环比降 10% 至 770 万吨,形成阶段性支撑;但 8 月检修规模大幅缩减,叠加甘肃刘化、梗阳新能源等装置恢复,国内产量预计环比增长 5%-8%。海外装置方面,美国盖斯玛 180 万吨装置检修货源主要流向欧美,对中国影响有限,但伊朗 Marjan 165 万吨装置已恢复至九成负荷,对中国发货量持续攀升。
需求端持续疲软,传统下游进入季节性淡季,醋酸开工虽维持 96.14% 高位,但利润仅 14 元 / 吨,后续负荷存下调风险;MTBE 开工率降至 67.58%,二甲醚更是萎缩至 4.58% 的历史极低水平。新兴需求方面,MTO 工厂在低利润下难有提升空间,且兴兴停车可能引发其他工厂跟风检修。
港口累库加速推进,7 月底港口库存突破 80.84 万吨(周环比 + 8.26 万吨),创年内新高。其中华南因到港集中累库 5.76 万吨,华东累库 2.5 万吨。尽管台风天气短期影响卸货效率,但 8 月预计到港量高达 70 万吨,且 MTO 企业原料库存充足,港口库存压力将持续发酵。内地库存虽降至 32.45 万吨(环比 - 4.51%),但区域分化明显,西北因烯烃外采去库,山东等地则因下游抵触出现累库。
从甲醇供需平衡来看,2025 年 7 月国内产量 770 万吨,8 月预估 810 万吨,环比增长 5.2%,对市场形成利空;7 月进口量 133 万吨,8 月预估 135 万吨,环比增长 1.5%,同样构成利空;MTO 需求 7 月 580 万吨,8 月预估 575 万吨,环比下降 0.9%,呈利空影响;传统需求 7 月 190 万吨,8 月预估 185 万吨,环比下降 2.6%,利空市场;港口库存 7 月 87 万吨,8 月预估 95 万吨以上,环比增幅超 10%,形成强利空影响。
三 、后市展望:震荡偏弱格局延续
1. 价格路径:上有顶下有底
短期(8 月)来看,MA2509 合约将维持震荡偏弱运行,核心波动区间看 2350-2450 元 / 吨。上方压力来自港口持续累库(库存同比 + 15%)、MTO 停车预期以及进口成本下移;下方支撑在于煤价企稳(坑口价限产托底)、内地低库存结构以及旺季预期博弈。需重点关注下行催化因素:兴兴 MTO 确认停车或伊朗装船加速;上行风险因素:台风导致到港延期超过两周或煤价政策性强反弹。
中期(9 月)而言,季节性需求改善与国内外秋检启动可能带来阶段性反弹,但高度受限于港口高库存和新产能投放。若煤价中枢稳定在 650 元 / 吨以上,MA2509 底部将抬升至 2400 元 / 吨;若进口增量超预期,则可能下探 2300 元 / 吨支撑。
2. 交易策略:防御性布局
单边策略方面,空头可在 2450 元上方逢高布空,止损 2500 元,目标 2350 元(驱动逻辑:港口高库存 + 需求负反馈);多头可在 2350 元下方轻仓试多,止损 2300 元,目标 2450 元(驱动逻辑:成本支撑 + 旺季预期博弈)。
套利策略有三种选择:一是跨期反套,空 MA2509 / 多 MA2601,价差目标从 - 92 扩大至 - 150(逻辑:近月受现货压制更强);二是跨品种对冲,多 PP2509 / 空 MA2509(PP-3*MA 价差),目标 - 100 至 - 50 区间(逻辑:MTO 利润修复驱动);三是区域套利,西北采购 + 港口抛货,利用 332.5 元区域价差(环比缩窄 105 元)进行无风险套利。
四、风险提示
上行风险
极端天气影响需警惕,若台风持续阻碍华东港口卸货超过两周(库存去化超 15 万吨),可能推升价格;政策超预期方面,煤炭 “反内卷” 政策加码导致坑口价暴涨 10% 以上,将强化成本支撑;装置意外停车风险,中东或澳洲主力装置突发故障(如伊朗 ZPC 330 万吨),可能引发供应紧张预期。
下行风险
MTO 大规模停车是重要风险点,若浙江兴兴、宁波富德等合计 200 万吨 MTO 产能同时检修,月需求减量超 20 万吨,将加剧供过于求;进口增量超预期,伊朗 8 月装船量突破 50 万吨(目前预期 35-40 万吨),会加重库存压力;煤价坍塌风险,电厂高库存压制下,动力煤现货跌破 600 元 / 吨(当前 665 元 / 吨),将削弱成本支撑。
【备注:想法仅供学习交流,敬请指正!】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