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现货拐点已至 期价持续承压
发布时间:2023-9-1 14:45阅读:182
(期货开户请私信,手续费优惠,优质服务)
本周河南产地白沙通货价格出现明显跌幅,主因产地降雨减少利于花生收获,春米供应环比增加。由于今年下游需求较往年明显偏弱,供应端的改善令价格下移压力加大,现货价格拐点料已经出现。展望后市,由于新米供应环比将会持续增加,现货价格中期下跌趋势有望持续,十一前后麦茬花生的大量上市,将会令现货价格重心大幅下移,后期期货价格料将持续承压,建议投资者偏空思路操作。
一、产区天气好转,春米量增价跌
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过去一周时间,我国春花生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或接近常年。8 月 31 日最新中长期天气预报显示,未来 10 天(8 月 31 日-9 月 9日),我国春花生产区除江淮累计降水量有 50~90 毫米,其余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明显偏少。产区降水减少有利于花生的收获和晾晒,后期春花生供应料持续稳定增加。由于 2022 年小麦种植效益高企,今年春花生种植面积降幅明显,加之 8 月产区多雨天气导致收获延迟,春米供应延后令 8 月上中旬现货价格居高不下。但随着 8 月下旬产区天气的转好,春米集中上量后市场供应改善,新米价格快速下滑,南阳皇路店新作白沙米通货收购价格由 13200 元/吨下跌至 12200 元/吨,月跌幅高达 1000 元/吨。短期供需来看,由于春米供应量有限,而双节旺季在即,食品消费刚需对市场价格仍有一定支撑,在麦茬花生大量上市前,现货价格有望在历史高位区间运行,预计河南通货米价格将会维持在 11000-12000 元/吨区间运行。由于今年华北小麦收获季节遭遇持续连阴雨天气,导致麦茬花生种植延后,今年麦茬花生收获期料延后至十一前后,届时东北新花生也将集中上市,华北、东北花生同时大批量上市,供应压力将会集中显现。今年麦茬花生种植面积增幅较大,完全抵消了春花生种植面积的降幅,业内评估今年国内花生种植面积增幅在 10-15%,而花生生长期天气降水均好于去年,单产也有一定增幅,预计今年我国花生产量同比增幅在 20%左右。
二、国内消费降级,下游心态谨慎
从花生上下游购销心态来看,当前价格农户销售积极性较高,“认卖”心态令贸易商收货容易上量,但当前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区间,加之后期供应增加预期强烈,下游建库意愿薄弱,采购策略多为随购随用。从消费需求细分来看,食用需求较为刚性,但由于花生属于休闲食品,实际消费弹性较大,国内消费降级也对食用需求有一定的影响;油用需求来看,花生油属于小包装食用油的高端油品,国内消费降级对花生油用需求的影响较大,国内主力油厂在 2021/2022 年度的花生采购和加工量较大,形成了巨大的花生油库存,2023 年去库进度不理想,油弱米强令国内主力油厂在今年春节后持续停机停收。替代方面,今年猪肉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令猪油对花生油的替代增加。综合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国内花生需求仍将维持同比下降趋势,而花生供应将会同比明显增加,供强需弱下现货价格重心料将持续下移。从花生期货的角度来看,未来油厂收购花生的意愿和价格是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我的农产品测算,9 月 1 日按照 9200 元/吨的花生采购成本、16900 元/吨的花生油和 5280 元/吨的花生粕来测算,压榨利润为 448元/吨。理论上油厂要维持盈亏平衡,花生采购成本要维持在 9648 元/吨以下,对应国内通货价格在 10000 元/吨左右。9 月 1 日郑商所花生期货各合约价格均在 10000 元/吨以上,油厂采购期货交割品压榨的利润均为负值。从油厂压榨角度上来看,花生期货价格或存在一定的高估,未来价格重心仍需下移,方能吸引油厂大量入市采购。
转自弘业期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