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氧化铝:供给宽松需求尚待修复 沪铝或将震荡偏弱
发布时间:2023-8-10 15:19阅读:112
7 月以来,沪铝呈现持续震荡走强的态势。宏观因素以及供给端扰动是带动盘面上行的主要原因。氧化铝方面也先抑后扬,整体震荡走强。沪铝主连收盘在 18380 元/吨,月度涨幅 2.05%。氧化铝主连收盘在 2884 元/吨,月度涨幅2.56%。供给方面,目前正值丰水期,西南省份水电供应增加,电解铝此前限产产能也在逐渐复产。市场关注的焦点云南省目前复产规模也已经达到 130 万吨水平,未来还有进一步增加的潜力。在此背景下,供给端预计在三季度都将呈现较为宽松的状态。需求方面,整体依然延续淡季状态,但环比出现了一定的改善,铝材出口方面环比略有增加。而国内经济弱复苏,地产行业底部震荡延续。汽车产销量环比增长,也带动了相关铝合金、铝材的产销。另外,新能源以及电网建设依然将是下半年消费的亮点。库存方面,随着产能的增加,铝锭有望在 8 月进入累库周期。
中上游情况分析
1、铝土矿进口量长期来看料将继续增长
据最新的海关数据显示,2023 年 6 月中国共进口铝土矿 1156.3 万吨,环比减少 10.57%,同比增加 22.81%。 分国别看,本次自几内亚进口 812.7 万吨,环比减少 16.7%,同比增加 41.4%;自澳大利亚进口 297.9 万吨,环比增加 13.7%,同比增加 22.2%;土耳其进口 17.6 万吨,巴西进口 13.2 万吨,加纳进口 10.4 万吨。
整体来看,由于我国国产铝土矿资源日益枯竭,越来越多的氧化铝厂依赖进口矿,加之随着我国企业在境外开矿日益增多,我国铝土矿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会越来越强。所以铝土矿的进口量长期来看也是维持着上升趋势,短期会受到海运费高涨、地缘政治等因素扰动。
2、氧化铝进口下滑出口维持高位
最新数据显示,2023 年 6 月中国氧化铝进口量为 4.38 万吨,环比下降 61.51%,同比下降68.35%;氧化铝出口量为 7.55 万吨,环比下降 31.49%,同比下降 60.07%;氧化铝净进口量为-3.17万吨,环比下降 980.56%,同比下降 37.48%。另外,2023 年 1-6 月中国氧化铝累计进口 75.94 万吨,同比下降 14.34%;2023 年 1-6 月中国氧化铝累计出口 56.41 万吨,同比下降 0.42%;2023 年 1-6 月中国氧化铝累计净进口 19.53 万吨,同比下降 38.95%。
从我国氧化铝的进出口情况来看,今年氧化铝进口量持续下降,并且累计同比呈现负增长。但是出口相对表现较好,虽然累计同比微幅下降,但是依然维持较高水平。这也是地缘政治问题带来的变化,自从俄乌冲突之后,俄罗斯买家就在不断寻求我国氧化铝货源。从目前的形势发展以及持续的制裁情况来看,未来我国氧化铝出口还将有望继续增加。
3、氧化铝产量延续温和增长态势
2023 年 6 月全国氧化铝当月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23 年 6 月全国氧化铝产量为 709.0 万吨,同比下降 2.3%。2023 年 1-6 月全国氧化铝产量 4059.8 万吨,同比增长 1.5%。SMM 数据显示,6 月(30 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为 646.0 万吨,日均产量环比减少 0.02 万吨/天至 21.5 万吨/天,主因豫贵渝地区部分企业于六月结束检修,逐步恢复生产,叠加部分新投产能逐步放量,故日均产量有所抬升。从环比数据来看,6 月生产天数较之 5 月减少一天,故总产量环比上月减少 3.3%。从同比数据来看,6 月氧化铝产量同比去年下降 4.2%,主因山西、河南、内蒙古等地区的部分高成本的氧化铝产能的退出,此外高成本地区的产能开工率今年来一直维持低位。截至 6 月末,中国氧化铝建成产能为 10025 万吨,运行产能为 7858 万吨,全国开工率为 78.4%。据百川盈孚统计,截至 7 月 27 日,中国氧化铝建成产能为 10220 万吨,开工产能为 8540 万吨,开工率为 83.56%。
整体而言,在采暖季来临之前,叠加上下游电解铝产能的复产,氧化铝产能及产量还将维持较高水平。
4、氧化铝库存维持低位
据百川的数据统计,截至 2023 年 7 月 28 日,氧化铝市场总库存 20.9 万吨,工厂总库存 160.8万吨,两者合计 181.7 万吨,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而随着未来下游需求的恢复,氧化铝库存水平还有望进一步下降。
5、原铝进口量料将继续增长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公布,中国 2023 年 6 月原铝进口量 8.94 万吨 同比增长 213.6% 其中含铝量<99.95%的未锻轧非合金铝进口量为 89359356 吨,其中含铝量≥99.95%的未锻轧非合金铝进口量为28770 吨。由于 7 月沪伦比值持续在 8 以上波动,预计 7 月进口量还将维持涨势。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023 年 6 月,中国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 49.26 万吨,同比下降 18.8%;1-6月累计出口 280.67 万吨,同比下降 20.0%。目前欧美各国货币政策收紧、经济衰退,终端需求疲软,对于我国出口形势较为不利。且长期来看,其针对我国的贸易壁垒越发明显,未来我国的铝材出口还将面临一定挑战。
6、电解铝产量呈现增长态势
2023 年 6 月全国原铝(电解铝)当月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23 年 6 月全国原铝产量为345.5 万吨,同比增长 2.9%。2023 年 1-6 月全国原铝产量为 2016 万吨,同比增长 3.4%。随着 7 月西南地区水电铝复产速度加快,预计 7-8 月我国原铝产量还将继续维持增长态势。据 SMM 统计数据显示, 2023 年 6 月份(30 天)国内电解铝产量 336.6 万吨,同比增长 0.14%。6月份国内电解铝日均产量环比增长 207 吨至 11.22 万吨左右。1-6 月份国内电解铝累计产量达 2010.8万吨,同比累计增长 2.81%。6 月份国内铝棒等铝初加工产品开工率下滑,国内电解铝企业铝水比例下降,据 SMM 统计数据显示,6 月份国内电解铝行业铝水比例环比下降 3.5 个百分点至 72%左右,7 月仍有继续下降预期。
供需平衡分析
2022 年,氧化铝供需平衡呈现出前紧后松的状态。上半年供给端限产以及疫情还有矿石供应等问题的扰动,使得氧化铝产量跌入低谷,而下游需求端电解铝方面则持续满产需求旺盛。到了下半年,电解铝产量因限产下降,而氧化铝原料供应以及生产都恢复正常,供需平衡也逐渐回归到供大于求的局面,并且持续到了年末。进入 2023 年,如果剔除环保限产以及矿石端紧张等影响因素以外,氧化铝新产能的释放以及复产产能的增加,氧化铝供给端也延续了去年宽松状态。直到近期 6 月河南的矿山复垦问题,或将造成其境内部分氧化铝产能减产,另外随着电解铝产能复产的增多,能否扭转供大于求的局面还需进一步观察。
2022 年,电解铝供需平衡是前松后紧的状态。一季度随着能源价格的回落,电解铝成本端较低而铝价却是持续高位上行的状态。因此新投产以及复产产能也持续增加,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满产局面。但是进入二季度以后,随着铝价的回落,外加地缘政治以及疫情的影响,电解铝供给端开始受到较大影响。较为明显的就是新投产以及复产进程明显放缓。进入下半年,西南地区水电供应不足更是雪上加霜,电解铝产能也进一步收缩。只是在全球经济衰退以及国内疫情形势的影响下,需求端的旺季预期也同时落空,在双重作用下铝基本面呈现出供需双弱的特点。供需天平也呈现出供给略微大于需求的状况。进入 2023 年,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退,但是西南水电供应不足的问题依然延续,并且带来的影响是限产进一步加剧。进入二季度中后期,水电进入丰水期,四川、贵州的限产量陆续有少量复产。到了 6 月以及三季度,随着云南电力管控的全面解除,云南地区此前的限产产能也有望批量复产。因此,电解铝供给端也将逐渐呈现宽松局面。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若有期货开户需求可联系我,享大公司优质福利和后续服务跟进,降低交易成本。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