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猛药,可能不远了
发布时间:2023-7-3 13:27阅读:218
1.指数层面,国常会促消费和新公布PMI小幅回升的利好有一定的关系,后市短期内应该能收复年线了。
不用太纠结什么时候才开始涨的问题,现在正是市场情绪极度低迷的买入区间,将来无论是数据还是政策的兑现,都会直接反映在市场上。
2.最近热点散乱,市场分歧很大,更是出现了CPO在涨幅前列、游戏传媒在跌幅前列的情况。 我认为人工智能方向还不适合大举买入,不过如果继续跌,可以考虑建底仓。仍然重点关注CPO、液冷服务器、MLops这些方向。 机器人、减速器、工业母机,按照历史经验,应该只是千斤顶的作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3.汽车分支的锂电相关方向表现不错,不过我看了下最近锂盐的价格走势,感觉不确定性仍然比较高。 建议还是关注汽车方向的其他分支,比如智能驾驶、特斯拉概念、一体化压铸等。
4.中字头、金特估,目前仍在性价比很高的配置区间。选股吃力的话,可以考虑一下相关的ETF。 5.现在可以考虑关注一下促消费和促出口利好的方向,比如森马服饰、歌力思、爱美客这种。
......
6月份的PMI数据出来了,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罕见的一个重磅数据。
制造业PMI小幅回升、小幅高于预期,但是几乎所有其他的指数,比如商务活动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以及综合PMI,基本上全都在继续下滑。 这显示中国的经济仍处在艰难的复苏中,其他的啥也说明不了。 市场现在还在一种主要盼政策,其次盼数据的状态中。
有一则央行的消息公布:央行继续强调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这里有值得注意的细节:
首先,再次强调因城施策和保交楼,保稳定,是一种“未曾加码”的态度性利好,力度不大,但聊胜于无。
其次,加快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这种说法提了很多次,到底是啥意思? 大家都知道,正常的民用、商用租房场景,是涉及不到“金融”这块业务的。谁家租房住还需要贷款的? 这个指的应该是之前跟大家讲过的德国房地产模式,目前在为中长期转型积极布局。短期应该没啥影响。
最后,看似突兀地提到了平台金融业务,应该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为稳增长保就业的考量。 不过话说回来,央行这次对于房地产的发言也好,隔夜国常会出台的促消费政策也好,总给人一种“不是猛药,而是保健品”的感觉。 要想有大的变动,估计还要有更高层级会议和文件的支持。 不过从最近各种政策和讲话的密集程度来看,猛药可能已经为时不远了。
......
1.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将在7月6到8日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亮相上海。有在上海工作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我觉得这件事最大的意义还是,年度级别来看,人工智能这杆大旗应该不会倒。
2.人民币汇率持续大跌,这件事挺值得聊一聊。 简单说一下就是:可能是要用贬值拉动出口了,并不是外资在出逃。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波人民币贬值,跟美元和A股的相关性都不大。
3.A股上半年IPO融资超过2000亿,占全球的一半。去年全年,A股融资大概是美股的小2倍。 注意了,美股是开放型的,融的是全球的资。而A股有管制,融的是自己的资。 另外,今年融资的七成投向“双创”领域。 记不记得我说了很多次的话?注册制不是为了与国际接轨,也不是为了优胜劣汰,不会驱动全面大牛市。 而是为了对抗卡脖子和经济转型,股市主要是为了实体经济服务,金融精英论行不通了。
4.梁建章一直建议要用发钱来促生育,而不是不靠谱的让房价大跌来保人口。刚刚,携程宣布发布员工生育补贴,每孩每年1万,连发5年。 我觉得对于丁克和不婚族,直接发钱真的是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
5.欧元区通胀超预期放缓。我觉得美联储突然因为房价和就业强劲而放鹰,应该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要有反向思考的能力。
6.高层刚刚再次出消息,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这几年反复有朋友问我对于雄安新区的看法。今年有时间我一定要去转一圈,现实了解一下,再给大家回复。
7.喜大普奔,胡编亏了,总浮亏282元。胡编表示,经过这一周,更渴望国家刺激经济政策出台。 话说回来,中国直接间接参与股市的民众资金真不在少数,而且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股市好不好恐怕会越来越成为民众对于经济情况判断的重要标准。
......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请谨慎参考,感谢阅读。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五一国债逆回购操作攻略,6天收益轻松拿!
2025-04-24 15:28
-
在支付宝上怎么看中短债基金的实时收益和排名?有没有推荐的产品?
2025-04-24 15:28
-
2025年债基还能买吗?是否值得配置?
2025-04-24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