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纪要20230414(原油、沥青、燃料油)
发布时间:2023-4-14 09:50阅读:222
文章来自——光大期货研究所
原油:价格重心持续上移
1、周四油价小幅回落,其中WTI5月合约收盘下跌1.10美元,今天至82.16美元/桶,跌幅为1.34%。布伦特6月合约收盘下跌1.24美元至86.09美元/桶,跌幅为1.42%。SC2305以595.2元/桶收盘,下跌5.2元/桶,跌幅为0.87%。外盘涨幅约为2%。
2、OPEC 3月原油产量2879.7万桶/日,环比减少8.6万桶/日。在需求方面,报告称,2023年一季度,全球石油需求稳健地同比增长了210万桶/日,原因是中国石油需求强劲反弹,以及其他非OECD地区,特别是中东和亚洲的需求强劲。OPEC预期二季度和三季度增速有望提升,其中2023年二季度需求将同比增长240万桶/日,三季度增长250万桶/日,四季度增长230万桶/日。OPEC预计2023年的石油总需求为1.019亿桶/日。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大幅增长,增加230万桶/天,超过疫情前的水平,达到创纪录的1.0189亿桶/天。
3、美国国会授权从美国紧急储备中释出石油,月初美国原油出口减少,美国原油库存小幅增加;炼油厂开工率下降,汽油和馏分油库存小幅减少。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4月7日当周,包括战略储备在内的美国原油库存总量8.40124亿桶,比前一周下降100.3万桶;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70549亿桶,比前一周增长59.7万桶;美国汽油库存总量2.22245亿桶,比前一周下降33.1万桶;馏分油库存量为1.12445亿桶,比前一周下降60.6万桶。
4、中国3月原油进口量总计为5,230万吨,合计1,230万桶/日,去年3月进口量为1,010万桶/日。今年1-3月原油进口量总计为1.366亿吨,较去年同期的1.279亿吨增长6.7%。中国3月成品油出口545.2万吨,1-2月为1269.6万吨。
5、需求预期走弱带动油价下行,但当前阶段预计仍延续震荡反弹节奏。
沥青:供应压力较大,需求缓慢恢复
1、供应方面:截至4月11日,国内沥青70家样本贸易商库存量共计138.5万吨,环比增加0.6万吨或0.4%;国内54家沥青样本生产厂库库存共计95.9万吨,环比减少2.4万吨或2.4%;国内沥青76家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为37.0%,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因前期地炼整体检修相对集中,山东及天津港口到货地炼及贸易商进口原料或存小幅下降空间,但4月地炼开工率下降空间受限,刚需依旧尚可下港口到货仍有保证,部分港口称货量维持平稳,因此预计4月沥青产量兑现问题不大。
2、需求方面:截至4月11日,国内沥青54家样本企业厂家周度出货量共51.7万吨,环比增加6.1%。近期沥青价格跟涨明显,但下游并未及时给出备货反应,主要受到资金紧张和前期集中备货影响,叠加南方降雨天气影响,实际消耗有所放缓。但4月初出货表现来看,较3月同期44.7万吨增加2.0万吨,增幅4.3%;较去年同期增幅16.2%。随着天气好转以及项目动工增加,市场需求缓慢向好,考虑短期供应端仍维持开工高位,部分到期合同出货有所压力。
3、整体来看,短期在油价的支撑下,沥青盘面价格或以高位震荡为主,但需要注意对下游需求带来的负反馈。随着排产的稳步增加,二季度沥青市场供应端压力仍然较大,而需求暂未到达旺季,预计二季度沥青盘面与现货价格整体以震荡偏弱为主。
燃料油:高硫有望回归强势,低硫或将震荡偏弱
1、供应方面:预计4月从西半球流入新加坡低硫燃料油市场的量在100-120万吨之间,较3月的200万吨下降明显。但随着Al-Zour炼厂逐渐投产提负,科威特3月燃料油发货量达到68万吨,环比2月增加24万吨,同比去年提升47万吨。船期数据显示俄罗斯4月高硫燃料油发货量预计达到122万吨,环比3月减少127万吨。截至4月13日当周,新加坡燃料油库存录得2352.4万桶,环比前一周减少21.6万桶(0.91%);富查伊拉燃料油库存录得1019.9万桶,环比前一周增加15.1万桶(1.5%)。
2、需求方面:随着天气转热,中东和南亚公用事业的夏季发电需求逐渐上升。预计孟加拉国4月将会进口40万吨左右的高硫燃料油,与3月的量一致,整体保持稳定的高硫燃料油进口。
3、4月科威特石油公司 Al Zour 炼厂的供应增加将给亚洲市场带来压力。此外,下游终端低硫燃料油加注需求低迷也将继续拖累低硫燃料油市场。高硫燃料油市场整体供应偏紧,中东南亚公用事业发电需求的增长以及稳定的船燃加注活动都将对亚洲高硫燃料油市场形成良好的支撑。预计下月低硫燃料油市场将以偏弱为主,而高硫燃料油市场则维持震荡偏强的节奏。
免责声明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具体产品、业务的推介以及相关品种的操作依据和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自负盈亏,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