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恢复偏慢,铜价或难延反弹势头
发布时间:2023-3-31 10:45阅读:172
观点:进口铜精矿加工费环比回升
2.95%至 77.81 美元/吨,铜精矿港口库存环比减 4%,同比增长 7%,至 70.5
万吨。随着海外矿山生产陆续恢复以及国内冶炼厂进入检修,铜精矿加工费在连续十五周下跌后出现回升。此外,废铜供应逐渐增加,1-2
月份国内旧废回收量同比增长 14%,铜废碎料进口量为 30.4 万吨,同比增加 11%。本周国内粗铜加工费持平 1400
元/吨,原料宽松的背景下,3 月份电解铜产量仍然有望继续改善。本周保税区库存减 0.88 万吨至 19.18 万吨,洋山铜溢价(仓单)回落至
40 美元/吨水平,在国内升水走低,人民币贬值背景下,进口窗口再度关闭,外贸交投氛围转弱。2023 年 1-2 月阴极铜进口量 50.65
万吨,同比减少 4.77 万吨,出口阴极铜 5.5 万吨,同比增长 3.45 万吨。
需求端:精铜杆开工环比回落
0.08 个百分点,周度开工率为 75.28%,再生铜制杆企业开工率增加 3.12 个百分点至61.64%,精废价差攀升至 2300
元/吨高位,废铜替代优势明显。但终端订单并未有明显好转,此前下游提前补货行为存在透支需求风险,加上本周铜价快速上升,下游观望氛围增浓,周度精铜杆开工小幅回落,部分企业面临成品库存压力。
库存端:本周
LME 铜库存减 2025 吨至 72675吨,较去年同期减少 8000 吨,分地区看亚洲增加 575 吨,欧洲减 2450吨,美洲减 150
吨。国内现货库存(含交易所)较上周五减少 2.62 万吨至 20 万吨,降幅为 11.6%。全球交易所库存 24.7 万吨,环比减少2.1
万吨,同比减少 2.9 万吨。国内库存下降主因入库减少,当前进口持续亏损令清关到货量有限,加上出口窗口打开,国内炼厂出口行为增加。
整体来看,低库存仍提供较强支撑,但终端节奏恢复偏慢,线缆订单增量不明显,空调出口压力仍存,汽车价格战下有需求前置风险,旺季消费成色或有不足,对高铜价接受度较差,预计下周铜价难延续反弹势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