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节奏是否会被SVB事件绑架
发布时间:2023-3-20 15:48阅读:112
3月10日美国第16大银行硅谷银行(SVB)因流动性不足以及资不抵债遭遇挤兑后被接管,3月13 日周一(开市前)美联储、财政部和 FDIC 联合救助,美联储设立BTFP,宣告硅谷银行风险事件暂时平歇。在短期极端情绪宣泄后,随着SVB事件较为妥善的解决,市场情绪有所修复;但中长期看仍可能存在不少隐性金融风险,或使得海外市场在美联储转向降息前很难回到全面risk on状态。目前看,市场已经下注美联储3月加息25bp,甚至停止加息。
SVB风险事件成因?
本次事件直接导火索是存款过快流失,资不抵债引发的流动性危机。究其根本则是由于美联储持续高强度加息缩表使得在前期低利率时期积累的隐性金融风险逐渐暴露,而SVB基于其自身业务模式特殊性首当其冲。
1
激进扩张的金融业态模式
SVB资产规模在2008-2022年期间增加近22倍,其中2017-2021年期间增加约4倍。
2
单一客户结构,缺乏零售用户基础
SVB主要为硅谷的科技行业提供金融服务,吸收风投与科技企业的存款,不在存款保险范围内(存款大于25万美元)的客户有37000多个,平均存款约420万美元,占所有客户比例26%,一旦出现风险苗头,聪明资金集体抱团抽贷影响不容小觑。
3
期限和风险错配
SVB在低利率时期获得大量廉价甚至免费的存款的同时押注美债利率不会大幅上行,资产端购入大量美国国债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MBS)等长久期资产以获取更高的收益率,但当美债利率大幅上升,资产端价格下行,负债端存款集体搬家至以隔夜逆回购(大幅高于存款利率)为主要投资工具的货币基金时,兑付风险随即凸显。
如何看待SVB事件的处理及后续推演?
美联储在财政部支持下设立BFTP工具,面临兑付问题的银行,只需将本该亏损处理的国债抵押给美联储,等待美债价格上涨,银行一年内赎回套现,避免浮亏变成实际损失。BTFP工具的出台可谓“打蛇打七寸”,短期内较为及时、妥善的解决了SVB及潜在可能的中小银行风险,大概率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但BTFP工具的使用将风险转移至美联储,无疑也弱化了美联储的信用担保,对于银行部门而言,高利率环境下所面临的长期困境可能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银行被迫加速缩表,降低信贷支持,从而压制实体经济增长的活力。
SVB事件对美联储的紧缩节奏是一个警醒,抗通胀将从主要矛盾逐步退位,后续美联储将在抗通胀与金融稳定间权衡。从底线思维考虑,金融风险的全面蔓延与美联储继续大幅紧缩两个负面交易难以同时存在,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一定程度上制约联储加息步伐。
短期看,美国2月通胀数据未超预期,但核心CPI环比继续增长显示通胀黏性仍高,美联储3月加息25bp或为大概率事件;中长期看,本次金融风险事件是否会使得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上升,并最终导致美联储提前转向宽松也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粘性持续超预期,美国银行大规模挤兑风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