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热”或将成为2022年金属市场的投资主线
发布时间:2022-1-4 16:48阅读:357
期货开户联系电话:18262610690
2021年,铝市波澜起伏,锌市不温不火,镍铁成主角,锡走出了较为流畅的牛市行情。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生活逐步回归正常,中国经济仍以稳为主。美联储将开启加息周期,流动性对商品的支撑减弱。绿色经济是主要增长点,以新能源汽车、光伏、风能等为代表的绿色能源“热”催生的绿色商品红利或“绿色溢价”将成为投资主线。投资者要紧贴行业及产品基本面,随“行”就“势”,谨慎操作。
美债收益率或上行 贵金属承压
2021年贵金属市场呈高位振荡态势,虽然货币收紧的预期逐步落地,但由于美债利率上行节奏不流畅,贵金属价格下行幅度较小。
美债收益率是影响黄金中长期走势的核心因素。美债收益率的边际变化主要观察四个角度:通胀预期、加息预期、经济增长、供需关系。
一是暂时性通胀被证伪,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显著抬升,支撑消费保持韧性,通胀大幅走高。预计美国M2对通胀的传导尚未结束。
二是从时间节点上看,本轮Taper周期节奏更快,预示本轮政策周期收紧节奏提前。市场预计美联储本轮Taper周期仅用时5个月,于2022年3月结束后进入加息周期,或于3月、6月、12月加息2—3次。
三是经济增长,供需缺口是2020年以来美国经济驱动的重要因素,而美国供需缺口闭合仍在路上,经济增长有韧性。从补库周期角度也能看出,因生产约束,美国补库进程不及预期,实际库存水平仍有修复空间。
四是2022年美债上限问题将得到解决,缩水版财政政策也获通过,美债有扩大供给以支持财政支出的倾向,Taper下购债规模缩减,美债需求下降。
综上,2022年美债收益率上行压力较大,贵金属在其压制下走弱概率较高。预计2022年金价重心下移,呈前高后低态势。Comex金价格区间1600—1900美元/盎司,沪金价格区间为330—390元/克。白银方面,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环比或放缓,白银工业属性表现不佳。预计Comex白银价格区间18.5—24美元/盎司,沪银价格区间3900—5100元/千克。
重视三大变量 铜市正酝酿新动能
宏观逻辑上,2022年通胀压力不再是暂时性的,流动性拐点来临,而经济驱动有所减弱。2021年,境外经济遭受严重供应冲击,供需缺口闭合受阻。但目前从境外主要经济体的供需与库存修复情况看,供需缺口已重回闭合轨道。商品价格缺乏继续上行动能,重心或下移。
长周期角度看,铜市或正酝酿新的矛盾。一是全球化倒退,价格机制调节供应的功能受到干扰,供应弹性弱化。全球贸易量自金融危机后呈下降趋势,跨境投资政策壁垒不断强化,国际税收环境对低成本全球布局提出挑战。二是“去碳”趋势,绿色溢价及全球劳动力市场或面临结构性短缺,抬升行业成本。以铜为例,2017—2020年新旧动能转换初现端倪,2021年成本明显提升,铜消费结构或在未来10年中出现重大变化。预计未来5年新领域增速保持20%以上,未来5—10年保持1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类别铜消费增速,其间将完成新旧驱动的更替。
2022年关键变量:出口、废铜和隐性库存。一是出口,2021年终端数据暴增,产业尤其是内销环节却感觉消费冷清,出口拉动成关键。预计2022年出口将在高基数下转为拖累。二是废铜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废铜产业2021年需求量迅速扩张,出现明显供需失衡。2022年废铜供应或受政策冲击,产业结构失衡难有改善。三是物流不畅导致产业隐性库存堆积,对2022年短期供需结构冲击较大。
基本面逻辑看,2022年铜市将转向紧平衡,低库存或常态化,消费端受房地产、出口拖累。新领域增速高但贡献有限,铜消费结构中光伏、风电和新能源汽车是境内消费的主要亮点但占比不高,整体增速重心将回落。经济修复驱动下,预计境外消费好于境内。供给端看,2022年矿端在偏低基数下将保持高增长(预计增105万吨),电解铜新增82万吨(国内新投产+产能修复合计增52万吨,境外增30万吨)。
2022年,流动性有收紧趋势,叠加经济驱动放缓,铜价重心将下移。库存或进入偏低周期,铜市基本面保持韧性。长期看,供应端的抑制及新旧领域消费更替后,铜市或迎来新周期。预计2022年铜价以振荡下行为主,伦铜核心价格区间7300—9700美元/吨,沪铜核心价格区间55000—72000元/吨,全年均价约62000元/吨。
供给侧“全面开花” 镍铁唱主角
2021年二季度,随着不锈钢和新能源产业需求快速提升,镍需求不断增加,而印尼疫情的暴发以及2021年三季度末中国能耗双控政策和电力限制的影响,供给侧则在做减法,从而推动镍价创新高。2021年四季度,不锈钢产能受限,新能源需求增速放缓,再加上印尼新增产能陆续投入使用,远期供给过剩预期限制价格走强,镍价高位振荡。
总体看,镍矿供给平稳,供需矛盾较为缓和,后期价格主要受镍铁挤压产业利润影响,跟随镍铁价格走弱。
2022年电镍主要供应增量在2021年损失产能恢复部分,预计折合为4万—5万金属吨;湿法中间品及高冰镍等新能源项目新增15万—18万金属吨;印尼镍铁按目前的产业进度新增产量为25万—28万金属吨。扣除我国能耗双控政策下镍铁产能的限制以及意外事故的影响,预计2022年全球镍金属供应增量在35万—40万金属吨,产量增速12%—15%。
需求侧方面,全球2022年的不锈钢初钢产量预计实现5%—7%的产量增速。新能源领域,根据新能源持续超预期的表现以及远景规划指引测算,2022年三元动力电池的镍消耗量有望首超传统行业。
笔者预计,2022年镍价整体表现为前高后低。一季度,全球镍库存仍将继续去化或维持极低水平,而镍价将基于短期供给偏紧的的强现实维持高位振荡行情,预计伦镍价格区间18000—21000美元/吨,两市升贴水维持高BACK结构。二季度,随着库存拐点出现,镍价将逐步回落,下半年随着供应过剩兑现,市场价格波动中枢下探,伦镍将在15000—18000美元/吨中枢区间波动。相对应,2022年一季度沪镍价格波动区间135000—160000元/吨,之后将逐渐回落至120000—140000元/吨区间。
“双碳”背景下 铝市振荡运行
2021年,铝价波澜起伏。第一阶段:消费驱动的上涨逻辑。库存持续去化夯实基本面,对铝价形成有力支撑。第二阶段:电力紧张、能耗双控政策引发的供给短缺预期不断强化,铝价一路飙升。第三阶段:成本坍塌的预期使得铝价出现断崖式回落,沪铝期价一路下跌至18000—19000元/吨,直到2021年11月利空出尽,重回基本面逻辑,开始振荡运行。
远期供应上看,“双碳”逻辑仍未结束,政策或决定投产上限。综合考虑能耗目标和各省电力结构后笔者认为,2022年只有云南的项目能投产,年产能为75万吨,因2021年洪水灾害和电力紧张影响而减少的复产年产能为238万吨;海外方面,新建投产项目年产能41万吨,复产项目年产能57万吨。
消费端看,预计2022年出口下滑,房地产不再托底,需求将转向新兴领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趋向稳定,海外制造业渐渐回暖,或减少我国初级加工材料的需求。笔者认为,2022年,铝材出口同比增速将下滑,而作为国内最大的铝终端消费领域,房地产行业的走弱将拖累铝的消费,但汽车、光伏以及基建消费平稳增长,预计能弥补房地产行业带来的消费减量。2022年铝消费变化不大,整体或下降约0.1%
“双碳”大背景下,国内产量投放有限。笔者认为2022年全球铝市场将短缺68万吨,刨除原铝进口后国内供需短缺129万吨,海外过剩61万吨,需进口铝锭补缺口,境内较境外市场或偏强运行。预计2022年沪铝价格波动区间17000—23000元/吨,伦铝价格波动区间2400—3200美元/吨。库存变化方面,由于2021年供给端运行产能已处于较低水平,而水电的丰水期在5月份,预计新增产能将在今年5月后缓慢释放。建议2022年一季度后观察去库节点,在去库逻辑下,月差走强概率较大,投资者可择机布局月差正套或交易基差走强逻辑。
再生铅进入增产周期 铅价走势偏弱
2021年,由于铅市场供需均在恢复,市场维持矿紧锭松格局,疫情防控节奏差导致海内外需求复苏节奏不同,供需错配令铅价内外市场表现出现严重分化,我国需通过大量出口转移境内过剩压力。
2021年铅精矿短缺更多是结构性的。梳理海外矿山财报可以发现,对于海外市场来说,2021年上半年市场延续高通胀预期,使得消费支撑得以延续。预计2022年上半年海外市场表现强于国内,但流动性收紧后,消费高增速将出现回落,但要配合汽车产业景气度加以验证。
供应方面,再生铅值得关注。再生铅行业格局已从过去的无序发展转变为当前的有序扩张,根据电动自行车和汽车行业预估,2022年再生铅原料有保障,产能无瓶颈。供应端有回升态势,但锂电替代下的消费增长或难以与供应增长相匹配。预计2022年国内供应过剩局面难改。
从宏观层面看,2022年美联储将开启加息周期,流动性对商品的支撑减弱,实际利率的回升对商品价格整体不利。从供需层面看,废铅蓄电池回收率不断提升,预计2022年再生铅在低利润水平下仍将维持扩张态势,市场进入增产新周期,供应压力增加。预计2022年全球或过剩10万吨,境内过剩情况更突出,仍需通过出口转移过剩压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4:59
-
@所有人,2025年国庆节股市休市安排来啦!
2025-09-22 14:59
-
牛市想入场却怕踩坑?叩富问财:让专业顾问陪你把钱赚得更踏实!
2025-09-22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