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国内玉米高位宽幅震荡为主,全年现货波动区间在500元左右。北方港口现货价格在2月达到高点3020元,随后在养殖利润恶化、饲料替代加快的压制下走弱,到三季度低点达到2500元附近,随后在进口到港减少、下游补库及新作上市偏慢等因素的支撑下开始反弹。期货走势形态大致与现货一致,但节奏较现货领先。主力连续合约高点出现于1月中旬,其中因北方部分地区疫情导致物流受阻,引发恐慌性备货,加之东北产区用粮企业库存偏低,在全年供需紧张的预期下加大补库力度,期货盘面趁机推高,但随后物流问题缓解、华北非瘟疫情复发打压需求预期,期货开始回落,一直到3月底见到低点。之后随着美国农业部种植意向调查报告出炉,利空担忧解除,盘面开启一轮反弹,直至升水现货后,贸易商套保入场结束了反弹势头。但随着替代的深化及生猪养殖利润持续恶化,贸易商手中存粮走货不畅,资金压力逐渐加大,玉米开始重回弱势。进入9月下旬之后,期货价格达到小麦替代临界水平,具备较大做多安全边际,盘面关注点也由贸易节奏重新回到年度供需平衡表的缺口上,期货价格率先反弹,随后小麦、玉米现货的跟随上涨强化了盘面的反弹势头,主力合约c2201最高反弹2700元以上才遇到较大的阻力。
二、国内供需分析
1、生产:政策与高价双重刺激产量增加
2021年初新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谈及当年“三农”的重点工作,即提到要抓种子、稳口粮、稳大豆、增玉米,明确提到要增加玉米的生产。随后,黑龙江、内蒙、吉林、河南等多地跟进,提出要增加玉米的播种面积,其中吉林计划粮食播种面积8550万亩,同比增约50万亩;内蒙古计划粮食播种面积11141.4万亩,同比增加310.2万亩;黑龙江计划玉米面积9000万亩以上,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每亩提高30元。此外,2020/2021年玉米相对大豆价格走高也在客观上刺激了玉米的扩种。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最新估计,2021/22年度玉米播种面积为4267万公顷,较上年增加3.4%。虽然今年华北地区玉米生长关键期遭遇到了一定的过度降水问题,使得局部产量受损且质量下降,但从全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本年度仍然是光温适宜、降水充分,玉米单产较上年增加,农业农村部11月预估全国单产为6.35吨/公顷,较上年增加0.5%,面积及单产上升使得产量亦增加至2.71亿吨,增幅为3.9%。不过由于新季玉米收获和烘干成本上涨,农户惜售心理明显,加之天气、运输等问题,使得玉米上市进度略晚于上年。对于2022/2023年来看,由于玉米面积已经回到较高水平,加之化肥成本的上升使大豆种植优势部分回升,预计玉米播种面积难有更多增长空间,因此,产量的增加将更多依赖于单产的提升。
(来源:和讯金融)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缺口”,可获得关于缺口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