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纪要20210906
发布时间:2021-9-6 09:50阅读:217
宏观经济数据: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明显走弱,8月份的疫情是主要影响因素。制造业PMI分项中生产小幅走弱,景气指标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低于荣枯线,内外需走弱;代表企业预期的采购和进口回落。小企业的景气度环比程度有所改善但是仍低于荣枯线,同时大企业的景气度回落。原材料价格-出厂价格的差值连续三个月收敛,中下游企业利润挤压情况有所改善。整体来看8月的PMI显示经济内生性进一步走弱,逆周期政策调节必要性上升。
8月经济前瞻:1.工业:预计8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继续回落至6%左右。8月PMI生产回落,从8月高频数据上看,高炉开工率、铁水产量、钢胎开工率均环比走低,相较于去年同期水平差距拉大。外需带动生产改善已经逐渐走弱, 8月PMI新出口订单继续回落,并且已经连续5个月下行,连续4个月在荣枯线以下。随着下半年出口走弱的逻辑(供需缺口逐渐收敛,美联储逐步收紧货币政策)逐渐兑现,对生产的支撑也会继续走弱。
2.消费: 8月受疫情扰动较大,社零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6.5%左右。消费大头乘用车受缺芯和疫情封锁措施的影响表现不佳,服务业在零星疫情反复扰动下较弱。
3. 投资:预计8月固投增速回落至9%左右,8月地产增速2.5%,基建-8%,制造业投资改善。房地产走弱较为确定,房地产销售弱拿地低迷。基建受8月上旬降雨和疫情的影响预计仍较弱,经济动能走弱,基建托底可期;市场三季度在产能利用率高位+利润改善的逻辑下看多了制造业投资,当前产能利用率还在高位但是利润增速已经下滑了,留给制造业投资改善的时间不多了,出口下滑逻辑兑现的话企业企业投资动力减弱。
4.通胀:预计8月CPI同比回落至0.9%,PPI小幅回升至9%。8月猪价仍处于下跌趋势并且下跌幅度深于季节性。此外由于疫情的影响,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也会超季节性回落。 8月PMI出厂价格来看53.4%仍在荣枯线以上。8月份原油、螺纹钢价格相比较7月份回落,但是动力煤价格大幅上升。动力煤价格加速上行得益于国内减产+进口减少+用电量需求大增,后续看国家保供的力度。
5.预计8月新增社融同比小幅下降至10.6%,M2同比增速小幅回升至8.5%。8、9月份可能是政府债券供给的高峰,但是相比去年同期可能还是偏低;预计8月信贷投放力度或将加强。8月份提早开了信贷座谈会,提到衔接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信贷工作,我们认为这是敦促及时放贷,平滑节奏,避免明年“开门红”而在三四季度惜贷。
6. 8月非农大幅不及预期,但9月FOMC本来宣布taper的可能性就很小。联储一直在引导市场预期,市场基本上对年内开始宣布Taper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预期,一两个月时点的差异对市场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后续重点关注引起美联储taper的目标,美联储对于taper的定义是经济有实质性的改善,就业和通胀里重点关注就业。
重点关注:9.23美联储FOMC公布利率决议
国债: 宽信用短期难以形成,9月债市仍然向好
1、债市表现:8月份降息与二次降准预期均被证伪,过度乐观的市场预期被修正,国债期货整体呈现高位震荡走势。其中10年期货活跃合约T2112月环比上涨0.07%至99.995元。 现券收益率低位震荡,其中10年期限国债收益率上行3个BP至2.83%。
2、政策动态:政策力图引导信用扩张。8月23日央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强调加大信贷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9月1日国常会提到今年再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打响宽信用第一枪。8月央行净投放资金6000亿元。其中投放7天逆回购4200亿元,到期逆回购2400亿元;MLF投放600亿元,到期7000亿元。在央行呵护下,8月资金利率平稳,DR007月均下行3BP至2.13%。
3、债券发行:8月政府债净发行放量,国债及地方债合计净发行9515亿元。其中国债发行6647亿元,到期1966亿元,净发行4681亿元;地方债发行8797亿元,到期量3963亿元,净发行4834亿元。8月新增专项债4228亿元,今年累积发行17775亿元,占预算额度的51.3%。(2020年同期为80%)按照各地方发行计划,9月新增专项债4500亿元。预估9月份政府债净发行8300亿元,较8月份小幅回落。
4、策略观点:9月政府债净发行预估环比8月小幅回落,同时在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下,资金面仍将维持平稳。8月PMI数据印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严控房地产及城投融资的情况下,短期难以看到明显的宽信用。短期看,当前宽货币稳信用依然利好债市,预计9月债市偏强运行。策略上,继续推荐做陡利率曲线,即做多4TS-T和2TF-T。9月重点关注:1、9月15日MLF到期续作情况;2、9月23日美联储议息会议。
镍:不锈钢突发限产 镍或被推涨
1、上周镍震荡走高,周二沪镍主力合约创出上市以来的新高149870元/吨,离150000元/吨仅一步之遥,之后价格维系在高位。本周初市场存在逼仓意味,电解镍现货报价升水大幅走高,但随后随着保税区库存的流入,现货升水有所回调,加之沪镍2109合约持仓量大幅减仓下,逼仓概率也就随之下降。
2、除了逼仓,上周市场讨论较多的是不锈钢企业的限产,开始是华东某大型企业30%的限产传闻,之后是华南某大型企业的加入,引发不锈钢市场的热烈讨论,对不锈钢价格恢复上涨的贡献度也较大。经了解,华东+华南目前限产的总量大约在6万吨/月,涉及300系和200系,后期是否有新企业限产加入的不确定性使得价格大幅走高。对镍而言,如果从信息面去推演,镍供求平衡表开始出现拐点,对价格上涨是负贡献,但从结果来看,不锈钢价格的上涨反而带动了镍价的上涨,产业链联动现象再现。
3、不过,从镍供求平衡表去推演,按照不锈钢偏低产量去推算,除非300系不锈钢产量下滑10万吨+,否则镍供不应求局面或仍将维系,这也意味着去库也将延续,在镍结构性短缺矛盾有效缓解前,因此笔者对于镍价仍相对乐观。笔者认为,不锈钢价格重新上涨,或带动镍价冲破15万元/吨,至于后期高度需关注资金的介入程度。
铝:保供稳价消息发酵,铝价阶段性回调
1.上周沪铝震荡偏弱,9月伊始中国有色工业协会召开视频会议,对大宗商品提出保供稳价,遏制铝价快速上涨等要求,上周铝价面临阶段性回调。3日收至21255元/吨,周度涨幅1.75%。
2.供给方面,全国各地限产规模有持续扩张的迹象,至8月末涉及限产产能在240-250万吨。云南电网要求部分铝厂在降负荷25%的基础上,将降负荷扩大至30%,累计停运年产能预计在120万吨左右;广西电网下达错峰降负荷300万kwh指令,涉及停运年产能至22万吨;8月内蒙在限电及双控双重压力下,包括内蒙创源、锦联以及霍煤鸿骏均扩大电解槽停运规模80-150台不等,内蒙地区限产规模在46万吨;新疆昌吉州与青海等地也将加入限电队伍。
3.需求方面,上周加工费平均上调幅度较为明显,期现价格均有所下调下,现货多对主力报小升水。受限电影响,上游氧化铝与预焙阳极等成本攀升,下游观望情绪仍旧浓厚,但上周价格回落后市场成交有明显好转。全国铝行业平均开工率回升至69%,其中铝板带铝箔开工率在85%,铝型材开工率回落至79%附近,铝合金铝线缆开工率回落至55%附近。
4.本周沪铝震荡偏弱,LME强势依旧,整体呈外强内弱格局。供给端,当前限产规模扩张、力度小幅减弱,除河南地区限电解封外,其他各地限电压力仍存,广西加强能耗双控的消息发酵,氧化铝与电解铝均面临减产,上周氧化铝均价整体上调100-200元/吨,其中南方涨幅超过北方,南北地区价差有所收窄。需求端,因成本压力加重,8月铝下游加工企业综合PMI指数录得46.6,除铝板带板块表现依旧强势外,其他PMI均在荣枯线之下。前期铝价高企对下游消费产生抑制,价格传导缓慢,尽管下游多数企业的开工率在淡季周期下回落幅度并不明显,但整体利润缩水较为显著。库存方面,除南海地区去库不佳继续小幅累库,上海、无锡及巩义地区库存续降。当前库存水位在74.9万吨水平上,上周小幅去库0.4万吨。9月1日国家第三批次抛储顺利投标,各地成交价在19944-20271元/吨,集中抛储地在内蒙、河南、广西等前期受到限电及能耗双控调控的主要地区,尽管抛储规模难以弥补供给缺口,也有效缓解部分地区现货流通不畅的情况。中国有色工业协会近日提出保供稳价等要求,消息一经发酵后,短期铝价涨势遭到明显打压,但金九银十周期下铝价易涨难跌,长线看好铝价维持震荡偏强的态势。
锡:冲击25万元/吨位置未遂 或仍保持高位震荡
1. 供应:印尼国家锡矿商PT Timah周一称,2021年上半年产量及销售量下降。2021年上半年PT Timah精炼锡产量为11,915吨,较去年同期生产的27,833吨下降57.19%。2021年上半年PT Timah精炼锡销售量为12,523吨,较去年同期的31,508吨下降60.25%。PT Timah在一份声明中称,长期的疫情令PT Timah无法正常运营,导致产量下降,锡矿及锡产量均下滑。但印尼1-7月累计出口3.9万吨,同比增长2%。可见私人冶炼厂对其出口量的贡献,占比接近62%。私人冶炼厂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以及开工的调节灵活性明显强于天马。以2018年私人冶炼厂正常出口的背景为基础,全年天马生产3.34万吨,总计出口7.7万吨,私人冶炼厂生产4.36万吨,私人冶炼厂仍存在增产空间。
2. 需求:7月国内产量因冶炼厂检修、限电、环保督察等原因出现停、减产,国内供应下滑幅度很高。而单月净出口量达2141吨,上期所去库幅度却不高,国内表观消费量已疲弱,符合国内7月经济数据大幅下滑。国内电子行业因缺芯问题的持续扰动,整体需求情况环比走弱。镀锡板7月出口累计同比下滑幅度继续扩大,同比去年减少4%。浮法玻璃8月新增生产产线两条,光伏铜锡焊带订单环比基本持平。7月房地产新开工数据继续走差,严监管下房企融资难问题继续影响着地产新开工,继而对于整个房地产消费带来负面影响,PVC订单走弱预期较强。
3. 库存:上期所库存增加492吨至1689吨,LME库存减少470吨至1245吨。
4. 观点:目前矿石原料供应相对前期宽裕不少,但是锡矿加工费尚未上调至冶炼厂满意的水平,而矿商因担心后期佤邦抛储力度缩减,调价意愿亦不高。锡价已进入历史绝对高位,冶炼利润却未得到明显提升。而现货与back结构仍在扩大,冶炼厂套保难度较高,导致冶炼开工维持低位,现货紧张局面难以解决。上期所库存本周大幅增长,但社会库存总体增幅较前周有所下滑,累库持续性仍需要观察,价格或将仍以高位震荡为主。
锌:第三批抛储结束 或将对现货升水有所抑制
1. 供应:本周国储第三批抛储竞价完成,预计最快将于下周五到达下游厂商。本次抛储成交价格在21500-21800元/吨,较当天SMM 0#均价-920至-620元/吨。从三次抛储升贴水走势来看,变动不大,而绝对价格因锌价两个月内小幅上涨,成交价格上涨400-600元/吨。
2. 需求:①镀锌企业,北方部分大厂产线检修影响2-3天的产量;江苏地区随着疫情解除,生产逐步恢复,且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订单少量释放,但山东部分地区企业环保影响仍有少量受限。预计下周,随着订单好转,镀锌开工将有提升。②本周虽个别厂依旧处于检修状态,但压铸锌合金企业开工率略有修复。合金厂普遍反映旺季特征仍不明显,预计开工率维持低位。
3. 库存:SMM社会库存环比上周下降0.26吨至12.36吨,上期所库存环比减少2685吨至4.95万吨,同比减少15%;LME库存环比上周减少2050吨至23.62万吨,同比增长7%。
4. 观点:周五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不及预期,美元下跌,美债收益率上行,反映taper不会提前确认和通胀预期的小幅提升,有色板块集体受益。本周第三批抛储结束,预计最快将于下周五到达下游企业,下周现货市场成交或将转差,沪粤升水高位承压,社会库存有望小幅增长。下游尚未见到明显旺季特征,冶炼厂开工也仍受到限电影响,供需两弱格局未改,价格或仍呈区间震荡为主。
股指: 短期500强势延续 中期关注市场风偏变化
上周指数涨跌各半,中证500与上证50指数涨幅相对较大,中证500再创阶段新高,创业板指跌幅较大。八月末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披露结束,2021年中报上证50、沪深300与中证500指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同比回升32.3%、38.5%和62%,三大指数资产净收益分别同比回升1.1%、1.3%和2.27%。上周估值偏低、年初至今持续较弱的地产、金融与基建等周期类行业表现较好,其中大盘指数成分股带动上证50由弱转强。
二季报披露结束后从估值水平看大类指数估值水平整体依然处于合理范围,基于七月份指数分化走向极致,我们为上证50和沪深300有望反弹,持续性取决于资金对于消费与医药行业的态度与其表现的持续性,我们相对看好金融行业。当前位置充裕的成交与换手是500指数进一步上行的重要条件,由于近期市场成交量始终维持在充裕的水平,不同热点持续接力,趋势上500整体强于50/300的形势仍将延续,值得注意的是三大指数成交量场创近半年新高,随着50/300成交比重在市场中持续回升,50/300风格有望逐步转强。
1)消息面,上周五晚公布美国8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23.5万人,预期75万人,美股小幅走低;9月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就首批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具体包括《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试行)》、《北京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试行)》、《北京证券交易所会员管理规则(试行)》。2)资金角度,上周资金表现中性偏强,融资余额回升,混合型基金回落,股票型基金仓小幅回升,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入,上周新成立基金份额延续增长,上周资金整体表现中性偏强。
3)行业上,八月份采掘与公共事业行业涨幅较大,电子与有色金属行业跌幅相对较大,市场成交额较之前一周进一步回升,三大指数成交占比均回升,非指数成交占比回落,三大指数成交量场创近半年新高。
下周,国内将公布通胀与货币供应量数据,美国将公布通胀数据,欧盟将国内公布9月欧洲央行利率决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