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干货 | 选股债组合,真能跑赢大盘吗?
发布时间:2021-7-7 16:30阅读:587
基金干货 | 选股债组合,真能跑赢大盘吗?
基金组合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科维茨曾说:“资产配置是在投资市场上惟一的免费午餐。”而组合投资正是基于该理论,通过相关性较低的一些资产进行分散投资,例如,利用常见的“股债跷跷板”进行组合投资,从而降低资产在股市震荡时期的剧烈波动,获取更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在大牛市中,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往往会对组合投资嗤之以鼻。但大牛市过后往往是震荡市,甚至是调整幅度很大的熊市,此时,集中配置权益资产的投资者不仅仅是难以获得高收益,而是需要面对较大的亏损。
以2007年的市场为例,如果一个投资者在2006年看到全面牛市来了,在2007年初追高买入沪深300指数类基金,那么当年可以获取1.61倍的收益,而次年该指数下跌66%,在大起大落之后投资者在2007年、2008年两年的累计收益为-45%。
也许投资者会认为这样的案例是极端情况,但在2015年和2016年,以及2017年和2018年类似的情况再度出现,即指数大幅上涨后又出现大幅回落,最后一味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只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2008年沪深300指数下跌66%,中证全债指数却上涨了15.94%。类似的股债跷跷板效应在2010~2020年间A股市场表现不好的年份基本都得到了体现。
即便如此,每次都能在单一年份“押对”资产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基于股票和债券资产在同一年份的不同表现而构建组合长期持有,无疑可以有效的降低整体资产的波动。
也许有投资者会关心,收益是否会随着低收益的债券资产的加入而显著下降。我们以2010年~2020年过去的11年为例,如果股票部分用沪深300指数为代表,债券部分用中证全债指数为代表,股债按照八二占比进行组合配置,以5年为期限进行投资,然后将收益与全部配置股票资产进行对比,通过图表2可以发现,7次测试中,有4次组合的收益战胜了沪深300指数的收益,剩余的3次测试中,组合5年累计收益落后沪深300的最大值为8%。
如果我们将上述股债八二组合配比的持有时间缩短至3年,与全部持有沪深300指数进行对比,虽然收益站胜率有所下降,9次中有3次战胜指数,但在股市下挫明显的年份,组合的超额收益还是比较明显,2010~2013年组合的超额收益为8%,2011年~2014年组合的超额收益为7%。
由此可见,相对于全部配置股市而言,以组合的方式配置一定比例的债券资产,在股市下跌时可以起到一定规避风险的作用,而在收益上并不会受到太明显的拖累。而此简单的策略很容易通过指数基金来实现。
对于进阶级的投资者而言,在进行组合投资时,除了拓展大类资产类别外,还可以进一步关注同一大类资产内部的差异性来进行配置。例如,今年以来,虽然股市整体下挫,截止3月底,跌幅最大的指数为创业板指,下跌超过7%,沪深300指数下跌超过3%,而中证红利指数却上涨5.5%,如果把权益类资产内部进行二次分散,则可以获得更好的投资效果。
以此类推,依据低关联性资产进行组合分散投资的原理,投资者若是选择主动投资策略的基金进行组合,则需要重点关注基金投资风格的差异,选择策略和持仓风格差异较大的产品进行组合投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3
-
券商持续看好,半导体ETF究竟怎么选?
2025-11-03 09:33
-
【券商教学】为什么高手看到 “放量下影线” 会兴奋?小白必学~
2025-11-03 09:33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