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实际利率
发布时间:2021-1-14 10:35阅读:2279
均衡实际利率
3个基本因素:供给、需求和政府行为决定了实际利率,我们通常听到的名义利率是实际利率加上通货膨胀因素后的结果,所以影响名义利率的第4个因素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
正如世界上有许多种证券一样,经济界中有许多利率,但是经济学家往往采用一个利率来代表所有这些利率。如果考虑到资金的供给与需求曲线,我们采用一个抽象的利率可以对实际利率的确定这一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图5-1 均衡实际利率的决定
图5-1描绘了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和一条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横轴代表资金的数量,纵轴代表实际利率。
供给曲线向上倾斜是因为实际利率越高,居民储蓄的需求也就越大。这个假设基于这样的原理:实际利率高,居民会推迟现时消费转为未来消费并进行现时投资。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实际利率低,厂商会加大其资本投资的力度。假定厂商选择投资项目是基于项目本身的投资收益率,那么实际利率越低,厂商会投资越多的项目,从而需要越多的融资。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形成图5-1中的均衡点E。
政府和中央银行(美联储)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向左或向右移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例如,假定政府预算赤字增加,政府需要增加借款,推动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点从E点移至E′点。也就是说,预期政府借款的增加将会导致市场对未来利率的增加,导致市场对未来利率上升的预期。美联储也可以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来抵消这一预期,这将导致供给曲线发生相应的移动。
所以,尽管实际利率最为基本的决定因素是居民的储蓄倾向和投资项目的预期生产率(或利润率),其同时也受到政府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的影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