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发布时间:2021-1-14 10:35阅读:1557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利率是指在一定期限内(1个月、1年、20年甚或更长)因持有一定量某种计价单位(美元、欧元甚至购买力)而承诺的回报率。因此,当我们说到利率水平是5%时,必须明确说明它的记账单位和期限。
假设不存在违约风险,我们便可以把以上承诺的利率看作该计价单位在此特定期限的无风险利率。无风险利率必须对应一种计价单位和一个时间期限。举例来说,用美元计价时的无风险利率在使用购买力计量时就会因为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而存在风险。
考虑期限为1年的无风险利率,假设1年前你在银行存了1000美元,期限为1年,利率为10%,那么现在你可以得到1100美元现金。但这笔投资的实际收益取决于现在的1100美元以及1年前的1000美元分别可以买多少东西,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衡量了城镇家庭一篮子商品服务消费的平均价格水平。
假定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CPI的变化百分率,计为i)为6%,也就是说你手中货币的购买力在这一年中下降了6%,每一美元能购买的商品下降了6%。利息收益的一部分将用于弥补由于6%的通货膨胀率导致的购买力下降。以10%的利率计,除掉6%的购买力损失,最终你只能得到4%的购买力增加,所以,我们必须区别 名义利率 (nominal interest rate) ——资金量增长率和 实际利率 (real interest rate) ——购买力增长率。设名义利率为rn,实际利率为rr,通货膨胀率为i,则有下式近似成立

或者说,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严格上讲,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间有下式成立

购买力增长值1+rr等于货币增长值1+rn除以新的价格水平,即1+i,由式(5-2)推导得到

显然可以看出由式(5-1)得出的近似值高估了实际利率1+i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