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也可以卖——与现货交易不同
发布时间:2021-1-13 15:58阅读:431
没有也可以卖——与现货交易不同
如果你是卖冰棍的,要先到冷饮批发的地方把冰棍买回来。五角钱一根进货,零售一元钱一根,一根赚五角钱,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最能接受的交易模式:持有升值,先买后卖。期货交易可以更加灵活。
2.2.1 现货中的先卖后买
我有一个朋友在淘宝平台上经营女鞋,他自己不生产,要去厂家进货。但这种生意可以先在网上卖出以后,再去厂家把鞋拿回来发给买家。假如你是一个买家,去他的店里购买某双鞋,约定好三天以后发货。
请注意我这朋友在无意中完成了一笔期货交易,他先在网上卖出一双鞋,也等同于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规定,所交易商品为某某款女鞋,某某颜色尺码,价格两人已确定,发货时间为三天后。在这三天内,他去厂家定做这双鞋,将它从厂家手里买来,再发给顾客,完成交易。
这就是最简单的先卖出后买进的交易模式。他有鞋吗?他没有。那他为什么能卖呢?如果你还是按照以前的理念去理解,这根本就无法完成。但现在的交易模式确实就是这样发生的。
2.2.2 期货中的先卖后买
同样地,我们在本书开头就讲到了王小二卖黄豆的事。王小二和李小三签合同,说明年10月份他按照什么样的价格卖给李小三多少吨黄豆。我问你,王小二和李小三签合同的时候,他手里有黄豆吗?没有!但为什么王小二敢把自己没有的东西卖出去呢?李小三知道王小二现在没有黄豆吗?知道!为什么他明知道王小二现在没有黄豆还敢跟他签这份合同呢?
因为交易并不是在当下发生的,而是在遥远的明年10月份。在这段时间里,王小二是要种黄豆的,等种出来黄豆以后交给李小三就行了。所以即使现在手里没有货,王李两人也是敢签合同的。从王小二的角度来看,先卖后生产,手里没有也可以卖。
如果我们分析得出结论,黄豆价格要上涨,那么买进持有,上涨了再将它卖出自然会赚钱。如果价格下跌了,那你就亏损了,这很好理解。
如果我们分析得出结论,黄豆价格要下跌,那应该怎么办?最中规中矩的想法就是等着,什么也不做,等它跌完了,再买回来,通过价格上涨来赚钱。如果你这样做,那就失去了期货交易的意义。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也是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如果你是一个专门猎熊的猎人,我向你购买熊皮,你说现在没有,要等三个月。好,那我们约定三个月以后,我拿钱你拿熊皮来交换,价格为5万元。作为猎人的你此时已经先向我卖出了熊皮,其后的三个月内,你进山去猎熊,如果你成功猎到了熊,就能顺利交易,并且赚取利润。但如果你运气非常不好,三个月内都没有猎到熊,你就还要履约,所以就要从其他猎人的手中购买熊皮。假设你从其他猎人处花7万元买了一张熊皮,你就亏了2万元。也就是说熊皮的价格涨了2万元,你按某一价格卖出,价格不跌反涨,你就要用更高的价格买回来,造成亏损。
2.2.3 交割焦虑
问题来了,我们既不是王小二也不是李小三,我们既没有黄豆可种,也不想买了黄豆来压榨豆油,那我们这种人还能在期货市场里交易吗?王小二虽然现在手里没有货,可他终究手里会有货。而我们不但现在手里没货,以后也不会有货。
其实在期货市场里,像我们这样的人非常多,占到95%以上甚至更多。手里暂时没货和手里真没货确实是有区别的,并且是本质的区别。像我们这样的人,考虑的不是如何转嫁风险,而是主动地去承担风险,有了风险才会有收益。
如何理解主动承担风险呢?手里有黄豆的,怕价格下跌卖不上好价格,所以在价格略高的时候和收购商签订卖出合约,以规避价格下跌的风险。需要黄豆的,在能接受的价格上和豆农签订买入合约,以规避价格上涨的风险。他们都是锁定成本和利润的空间,所以要规避风险。
但我们既没有黄豆,也不需要黄豆,我们纯粹是利用价格的波动来赚取价差,不论是买还是卖都没有实体经济作为保护,所以我们主动承担风险来赚取利润。
因为我们不需要任何实物货物,不生产也不收购,只是赚差价,所以不论我们是先买还是先卖,都要将手里签订的合约了结了。如果你先买了,那就要找机会把它卖掉。如果你先卖了,就要找机会把它买回来。我们一个一个解释。
2.2.4 一笔期货交易的完整过程
现在把你自己想象成一个纯粹投机的人。你预测黄豆价格要上涨,按5000元每吨的价格买入10吨。不论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跌,到实物交割之前,你都要将手中的合约处理掉。如果你不处理掉,就要准备好全款去交割仓库把你所买的黄豆运回来。可是我们说了,你不需要实物,所以不论如何你都要把手里的合约处理掉。怎么处理呢?还是在这个市场上把它卖掉。如果价格上涨到每吨6000元,你将它卖出,每吨赚1000元,10吨赚10000元。若价格下跌到每吨4000元,你就要亏损10000元。
反过来,如果你预测价格要下跌,那么就要先卖出黄豆。你手里没有黄豆,所以在实物交割之前,你必须把手里的卖出合约了结。如果你不了结,你就得拿黄豆出来交割,同样我们也说过,我们没货,所以不论价格如何,在交割前必须处理掉。若价格下跌到4000元,你从市场上买回来,10吨赚10000元,价格上涨至6000元就亏损10000元。
可是处理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呢?说起来好像很抽象。我们假设有三个人,甲、乙和你。甲说我想买黄豆,每吨5000元,有谁愿意卖给我。你恰好预测价格要跌,以后肯定有比5000元还便宜的黄豆,所以你对甲说,我卖给你。这样你们两人就达成了一笔交易,见表2-2。
表2-2 甲和你的交易

果然你分析得没错,价格下跌了1000元,你觉得这个价格可以了,打算了结它。因为你是卖出者,所以你要在市场上再把黄豆买回来,你可以理解成从别人那里买回黄豆后交给甲,这是直观的理解,但实际操作并不是这样的。
你在市场上问,我要4000元买黄豆,有人卖吗?这时候同在市场内的乙觉得黄豆价格可能还要跌,不如先卖了。乙对你说,嘿哥们,4000元,我卖给你了。这样你和乙又达成了一笔交易,见表2-3。
表2-3 乙和你的交易

到目前为止,你做了两笔交易,一笔是以每吨5000元的价格卖出黄豆,一笔是以每吨4000元的价格买入黄豆,那我们把你做的两笔交易汇总到一张表格里,见表2-4。
表2-4 你的交易

这时的你,已经在交易之外了,不论你是先买还是先卖,你完成了一买一卖的交易。并且是以4000买入5000卖出的,那么10吨就赚了10000元(黄豆期货交易最小交易单位为10吨)。甲需要黄豆,乙要卖出黄豆都跟你没有关系了。那甲和乙怎么办呢?见表2-5。
表2-5 甲和乙的交易

这就是甲和乙之间的事了,你可能怀疑他们的价格不对啊,那也不关你的事,你只需要知道你赚了钱就对了。但若你还想问,那我告诉你,甲和乙之间差价为1000元,不论以哪个价格进行交易,不是甲亏损1000元就是乙亏损1000元,他们亏损的这1000元去哪儿了?恭喜你,钱到你的钱包里了。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可能甲和乙都赚钱了,也可能甲和乙都亏钱了。因为市场上有成千上万的人,不只是你们三个。可能甲又和丁交易了,乙又和戊交易了,丁又和己交易了,戊又和庚交易了。这都是有可能的,可能交易还在延伸,延伸到你想象不到的次数。但不论如何延伸这都和你没有关系了,因为你完成了一买一卖,这在期货交易中的术语叫做“平仓”。
市场中有95%或者更多的人是像你一样的人,他们不需要实物现货,也没有货,只利用这种价格的波动进行交易。
那你要记住,在期货市场上没有货,也可以先卖。只要你能在以后的时间内以更低的价格将它买回来,完成平仓的过程,你就是赢家。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