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要闻!
发布时间:2019-9-15 21:45阅读:210
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
投资就像登山,站在不一样的高度看,会有不一样的风景;只有站得更高,看清大趋势,找对方向然后才能着眼于细节,毕竟方向对了,路就不会远。
为啥这样说,因为大资金布局不会着眼眼前,要站在高处思考长远布局,这几天大资金的动向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1)9月9日之后,市场指数连续回落,但是港股通资金连续4日持续买入,依次净买入35亿、30亿、31亿、39亿;机构资金持续流入上百亿。这就是机构看到这个利好,然后不断加仓买入;而散户一跌就觉得全世界都是利空,完全被目光短浅的情绪所左右。
2)大市值海通证券阶段新高了,海通证券这样的庞然大物,也只有机构能买起来,并且这一次主动买券商,也证明机构资金看好后市。
事实上,花无百日红,在硬科技科技的龙头高潮,补涨也走完流程之后,短线市场情绪和指数是有会回调需求的,这才是这两天市场短线回调的内在本质原因。
从硬核科技到补涨
●●●●●
硬核科技,数月以来,研报社一直在力挺,并且从宏观的科技大行业到具体细分领域都做了全面分享,想必大部分研粉这一波主升也是挣得盆满钵满。对于硬核科技,当前点位中长线来看,一定不是最高点,但是短线整固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万一有研粉错过了这波行情,现在已不是买入的最佳时机。其实当指数刚刚经历一波主升行情,短线要调整的时候,要持续挣钱是很难的。在9月5日沪电股份见顶附近,社长开始带领研粉挖掘补涨(计算机、芯片、光模块),可以说研报社已尽最大努力帮研粉尽量吃透这波大科技历史机遇行情。
吃透这波科技补涨之后,顾及到科技的调整需求,在考虑安全的前提下,研报社将目光移向了科技之外的价值洼地,精挑细选挖掘底部尚未启动但有反转预期的板块(汽车/造纸/影视)。而这些板块不同于已被市场充分认知的硬核科技立杆见影马上上涨,这三个行业刚刚出现向好的苗头而已,被研报社捕捉,放眼全场当前的研报社力挺也是星星之火。这些板块处于酝酿阶段,也是资金的建仓阶段,不同于科技补涨属于短线逻辑,这三个行业属于中线逻辑。接下来是蚊子肉还是大腿肉都是要交给市场验证的,路要一步一步走,后面研报社也会不断跟踪验证逻辑。
希望研粉理解,对于刚有中线向好的板块而言,不是研报社一挖股价就一飞冲天。还有要知道从对方口袋掏钱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投资是一段苦旅,并且需要时刻苦练。投资就是投概率,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敢声称自己的预判是百分百挣钱,所以研粉要摆正投资心态,胜负乃兵家常事,做任何投资之前都要自己想清楚,压注,不要事后怨天尤人。再多说一句,底部挖掘板块,属于中线逻辑,只要中线逻辑没有发生改变,莫为短线一时涨跌而遮住了望眼。
复盘研报社近期思路,研报社数月以来一路坚守玩以沪电股份为代表的科技主升,之后挖掘科技补涨(计算机、芯片、光模块),再然后挖掘市场底部板块(汽车、造纸、影视),有鱼,其实更有大资金运作的逻辑之渔,共勉吧!
要闻解读
中秋小长假结束,本文主要帮大伙儿梳理一下节日期间的新闻、事件,并做简要解读。
宏观因素的几点积极变化
●●●●●
还是从内部经济、外部毛衣、政策环境三大框架分析。
第一,内部经济方面,最新的8月社融数据企稳(上周三盘后披露)。
8月新增社融1.98w亿,社融存量增长10.7%,与7月持平,应该说超出大多数机构的预期(大部分机构预期8月社融增速会继续回落)。
研报社一直强调社融增速是国内经济的风向标,并且与股市息息相关,今年1月份的社融数据大超预期,市场随即开启了轰轰烈烈的2月行情,所以社融数据大伙儿要特别重视。
第二,毛衣双方再次释放阶段性缓和信号。
首先是美国决定将2500亿产品的关税从25%提升至30%的时点,从10月1日移后至10月15日;然后中国表示开始采购一定数量大豆、猪肉;再接着有消息表示双方可能在随后的谈判中达成一个临时协议。
总之,毛衣再现阶段性缓和,对市场情绪持续回暖有积极推动作用(受毛衣缓和消息刺激,节日期间美股大涨)。
第三,政策环境方面,在逆周期调节大基调下,全面降准之后要重点关注LPR利率。
目前国内政策环境依然是延续7月底重要会议的思路,重启宽松,加强逆周期调节。继全面降准之后,我们应该关注什么?
1)关于利率。欧央行宣布了从降息到QE再到TLTRO III安排的一系列刺激措施,宽松程度超出市场预期,欧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欧央行此次的宽松措施也再次为全球宽松周期加码。9月19日凌晨两点,美国9月议息会议结果将出炉,如果美国再次降息,那么国内可能跟随下调LPR利率(等同于降息)。
2)关于专项债。本月上旬,重要会议提前下达了专项债额度,后续要重点关注新增的专项债额度能否在年内落地,9月下旬到10月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
假期行业要闻解读
●●●●●
【原油】沙特油田遭无人机袭击,影响全球5%的原油产量。据外媒报道,沙特油田在遭遇大量的无人机袭击后,削减了一半的石油产出,意味着每日500万桶石油产出受到影响,这占到全球石油每日产出的约5%。原油长期趋势受需求面——全球经济影响,而短期波动主要受地缘事件,尤其是欧派克主导国沙特影响,此次沙特事件将加大原油的短期波动,原油大涨,原油开采、油服、化工产业链都将受益。此外有媒体报道,此次袭击是伊朗主导,所以短期也可能催化军工板块。【苹果/消费电子】iPhone预售量同比增长480%。
京东商城放出京东iPhone新品首发预售战报,iPhone 11系列关注用户超过1600万人,三款iPhone预约总量已超过百万,预售量同比去年增长480%,首单1秒内成交,iPhone 11 Pro系列5分钟告罄。
上周苹果发布会结束之后,很多人嘲讽新iPhone除了降价毫无亮点,研报社认为:
1)此次苹果降价将大大提升iPhone的销量,此次预售量同比大增就是证明,国内苹果产业链将大幅受益;
2)在库克时代,其实苹果早就弱化了硬件创新,转而去强化其整个苹果生态:以Arcade和TV+为核心,苹果开始打造新媒体平台,自制影视内容,同时通过买硬件送服务的模式绑定客户,打造牢固生态圈;通过iWatch的升级,强化对医疗大数据的搜集,苹果正在智慧医疗的方向上飞奔。
尤其是智慧医疗(医疗信息化),不仅苹果在逐渐切入这个领域,国内政策也在持续跟进,9月2日《妥了,计算机业绩反转》一文曾提及。相关个股:思创医惠、卫宁健康、创业汇康、东华软件等。
所以,不是苹果在乔布斯之后失去了硬件创新的能力,而是苹果不再满足于硬件创新;一个只做硬件的公司不可怕,可怕的是能以硬件为基础,打造整个生态的公司。从这一点来说,华为可能离苹果还有一定距离。(关于苹果的新媒体、智慧医疗方向,我们找机会细聊)
【影视】中秋档首日票房同比增130%。国家电影资金办数据显示,9月13日,国内票房3.6亿元,相对去年中秋档首日票房1.58亿,同比增长近130%。研报社上周就重点解读了影视板块,认为影视板块今年票房将迎来回暖,尤其是国庆档可能爆发式增长,本次中秋档票房大增或许只是预热。
【汽车】贵阳打响取消限购“第一枪”!
研报社此前在解读汽车行业时指出:
未来一段时间关于汽车行业的政策将会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有针对性,刺激也会越来越强。——9月5日 研报社《汽车整车的五大逻辑》
本次贵阳取消限购就是地方对于汽车行业的针对性放松政策,打响了全国取消汽车限购的第一枪。
有数据显示,仅北京、广州、天津、杭州、深证五地目前摇号申请数就超过700万,这些都是限购政策积压的购车需求,如果限购放开,短期内就释放700万增量购车需求。而2018年全国乘用车销量是2200万辆,占比超过30%;就算这700万需求分三年消化,每年新增的需求也占2018年销量的10%。
可见,一旦全国跟进放开汽车限购,将大大促进汽车的销量,加速汽车行业景气度触底反转。
整体来说,随着A股逐渐迈向国际化,外资持续涌入,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A股散户成交占比趋势化下降是必然,市场对散户投资者的优胜劣汰将会进一步加速。
在A股投资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是一个从别人口袋里掏钱的游戏,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并且稍有不慎就会被市场淘汰。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