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2025 年下半年适合买入长期债券基金,但要结合市场多空交织的环境理性布局,而非盲目入手,具体可从利好支撑与风险提示两方面判断,具体如下:

利好因素支撑配置价值
宏观基本面偏暖:当前国内经济处于温和弱复苏阶段,基建、地产及消费等领域仍有压力,实体经济信用扩张缓慢,CPI、PPI 等数据反映的需求疲软状态,为长端债券利率下行预留了空间,利于长期债券基金表现。且市场普遍判断长债利率后续上行难度较大,大概率维持震荡,不用过度担忧利率大幅上行带来的净值回撤。
政策与资金面有保障:10 月底央行已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传递出呵护债市流动性的信号,市场还预期央行可能重启购债,这会强化 “政策底线” 思维,给债市多头较强支撑。同时三季度后政府债券净融资逐步下行,资金面压力减轻,叠加商业银行等机构持续增持中长期国债,也让长期债券的配置吸引力提升。
估值与收益有优势:经历 2025 年多轮调整后,长端利率已回升至年内高位区域,超长利率债估值回归合理区间。对于追求稳健的投资者来说,长期债券基金能锁定较高票息收益,部分基金还可通过骑乘策略、波段交易增厚收益,相比已步入 “1 时代” 的银行存款,收益优势更突出。
需警惕的风险因素
股债跷跷板的压制:2025 年权益资产显著回暖,股市突破 4000 点,风险偏好上升导致资金向股市迁徙,这种股债 “跷跷板” 效应持续对债市形成压制,若股市后续延续强势,可能影响长期债券基金的表现。
潜在的资金面波动:虽然政府债发行过了高峰,但市场担忧发行结束后,央行对资金面的呵护力度减弱,进而引发资金面收紧。而债券受资金定价影响大,一旦资金面趋紧,风险可能从短端传导至长端,冲击长期债券。
赎回新规的后续影响:9 月出台的债券基金赎回费新规虽已被市场充分交易定价,但正式落地后,仍可能出现申购减少或赎回增加的压力,对包括长期债券基金在内的债基净值产生扰动。
综上,2025 年下半年买入长期债券基金有不少利好支撑,适合作为稳健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若要入手,建议优先选持仓高等级利率债、风控能力强的产品,同时避免重仓,通过分批买入降低波动风险。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帮助到您。如果您想获得专业的投顾服务或者想要学习基金理财,可以右上角点击【+微信】或者【咨询TA】,我给您提供一对一深入解答,助力您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发布于23小时前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7310177307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