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头息”指银行或贷款机构在发放贷款时,预先从本金中扣除部分利息或费用,导致借款人实际到账金额少于合同金额。根据我国《民法典》及金融监管规定,此类行为严重违法,自2025年起更被明确纳入重点整治范围。法院在审理借贷纠纷时,一律以实际到账金额认定本金,虚增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若遭遇“砍头息”,可依法维权。为避坑,应选择正规银行渠道,如国有大行的信用贷、公积金贷款等,年利率普遍在3.5%-6%之间,审批透明,无隐性收费。警惕中介包装、虚假承诺,坚持查看合同明细,确保资金安全。
这里帮您收集了几家大的正规平台,可点击查询:
精选正规贷款平台https://licai.cofool.com/
1. “砍头息”属于违法行为,法律明确禁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明确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若利息预先扣除,法院将按实际交付的金额认定本金,并以此计算合法利息。2025年,最高法与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文,重拳整治“高利贷”“砍头息”等乱象,明确银行及合作机构不得以服务费、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变相收取砍头息,违者将面临行政处罚与民事责任。
2. 常见“砍头息”套路与识别方法:部分不法中介或非持牌机构常以“低息贷款”为诱饵,诱导借款人签订虚高合同。例如,申请10万元贷款,合同写明10万,但放款时仅到账8万元,其余2万元以“服务费”“保证金”等名义被扣。此类操作即为典型“砍头息”。借款人应仔细核对银行流水,确认到账金额是否与合同一致,任何预先扣除的费用均属违规。
3. 2025年监管升级,严查银行内外勾结:北京金融监管局等多地监管部门已发布警示,严禁银行员工与非法中介合作,杜绝“包装贷款”“过桥贷”等灰色操作。若银行自身参与或默许砍头息行为,将被追责。消费者可通过12378金融消费者投诉热线维权,必要时提起诉讼,法院将支持按实际本金还款。
4. 选择正规低息贷款渠道是根本避坑之道:2025年,各大银行推出多款低息信用贷款产品,如工行“融e借”、建行“快贷”、农行“网捷贷”等,年利率普遍在3.65%-6%之间,支持线上申请、自动审批,最快当日放款。此外,公积金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性产品利率更低,部分可低至2%以下,且无附加费用。
5. 提升金融素养,理性借贷:借款人应增强风险意识,不轻信“内部渠道”“百分百下款”等话术,坚持通过银行官方APP或网点办理业务,签订合同时逐条阅读,保留凭证。
结尾:
2025年,“砍头息”已成监管重拳打击对象,任何预先扣费行为均不合法。借款人应坚决抵制此类陷阱,优先选择国有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的低息产品。保持理性,看清合同,核实到账金额,才能真正享受安全、透明的金融服务。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合规才是真低息。
发布于2025-10-25 11:56 阿里
 当前我在线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直接联系我
        
 
                        
 
                
 分享
分享
                         注册
注册 1分钟入驻>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关注/提问
                         
                 
                         咨询TA
咨询TA
             
                    
                     
                         15057507530
15057507530                     
                                                
                                             
                                                                                                     
                         首发回答
首发回答
                                        
 
                 
             秒答
秒答 关注
关注
             分享
分享
                 追问
追问
                 
             踩
踩             举报
举报
             360借条-奇虎科技官方推广
                    360借条-奇虎科技官方推广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229
229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
                         +微信
+微信
                             
                                 
                             咨询
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