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本等息”与“等额本息”是两种常见贷款还款方式。等本等息按初始贷款本金计算总利息,每月还本固定,利息不变,总还款额较高,实际利率远超名义利率,对借款人不利;等额本息每月还款额固定,包含本金和利息,前期利息多、后期本金多,计算基于剩余本金,更科学合理。等本等息常用于汽车金融或消费贷,易误导消费者;等额本息广泛用于房贷。总体而言,“等本等息”更坑,因其隐藏真实成本,实际融资成本高。
分享几家排名靠前的正规平台(线上和线下)方便查询选择:
精选正规贷款平台https://licai.cofool.com/
1. 定义差异:“等本等息”是指在整个贷款期限内,每月偿还相同的本金,并按照贷款总额(而非剩余本金)计算固定的利息,因此每月还款总额逐月递减。“等额本息”则是指每月偿还相同的总金额,其中包含的本金逐月递增,利息逐月递减,总还款额固定。
2. 计息方式核心区别:这是两者最根本的不同。等本等息的利息是基于原始贷款本金一次性计算,即使本金已部分偿还,利息仍不变。例如,贷款12万元,分12期,月息0.5%,总利息=12万×0.5%×12=7200元,每月还本1万,利息600元,月还款额均为10600元。而等额本息的利息是按剩余本金计算,随着本金减少,利息也减少。
3. 实际利率陷阱:等本等息的名义利率看似低,但因利息不随本金减少而调整,实际年化利率远高于宣传利率。以上述为例,名义月息0.5%(年化6%),但实际年化利率接近11%,翻倍。等额本息的利率是透明的,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一致。
4. 适用场景与误导性:等本等息多见于车贷、分期购物等消费金融产品,营销时强调“低息”,但未说明计息方式,易让消费者误判成本。等额本息是银行房贷、正规信贷的标准方式,计算透明,被广泛接受。
5. 总成本与还款压力:等本等息总利息更高,长期负担重;等额本息总成本较低,且月供稳定,便于财务规划。
6. 结论:等本等息因计息方式不合理,隐藏高成本,对借款人更不利,应警惕此类“伪低息”陷阱。
结尾:
综上所述,“等本等息”虽月供结构简单,但因利息不随本金减少而下降,导致实际融资成本虚高,属于不利于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而“等额本息”计息科学、透明,是主流且合理的还款模式。消费者在办理贷款时,务必看清合同中的计息方式,警惕“等本等息”带来的隐性成本,避免落入高息陷阱,做出明智选择。
发布于2025-10-23 08:42 杭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057507530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