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素护驾A股慢牛
发布时间:2017-11-21 10:59阅读:590
新股不断发行上市,是推动A股走出结构性行情的第二个保障。2016年以来,监管层对于A股的融资呈现出明显的“重首发,紧定增”节奏。今年以来,A股共实现新股上市近400家,同比增加80%,募资金额近2000亿元,同比增加33%。2017年IPO数量虽然大幅度增加,但平均募资金额却下降了,这有利于提升市场承接力。与之相对的,A股的增发募资数量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从2016年的平均每月70家下降到目前每月30多家,降幅近一半,同时募资金额也由每月的1400亿下降到1000亿元左右。这使得定增堰塞湖问题有所缓解,同时又给A股带来了充足的优质标的供给。自2010年以来,涨幅超过5倍的公司中,70%都是2005年以后上市的公司。过去两年中小板、创业板新股的持续发行,越来越快地将各个成长性行业(特别是制造业)中的龙头纳入到A股中来,比如三环集团、华大基因、光威复材、爱乐达等公司都是相关领域中的冠军型企业。新股的大量供应,又使得壳资源、小市值公司的稀缺性下降,资金进一步向具有真正成长性的行业龙头企业集中。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26
-
美联储二次降息落地,黄金还会涨吗?
2025-11-03 09:26
-
券商持续看好,半导体ETF究竟怎么选?
2025-11-03 09:26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