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公司资产管理境外经验借鉴与思考
学习和借鉴海外成熟经验,推进我国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对促进我国期货公司和期货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资产管理顾名思义是委托人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为委托人提供理财服务的行为。具体到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即指金融体系内从事资产管理服务的期货公司接受客户的委托通过证券、期货等资本市场,借助多种资产组合手段对所委托的资产进行授权范围内的经营管理活动。根据客户定位的不同,可将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划分为定向理财和集合理财两大类,其中定向理财一般通过客户的账户管理客户委托资产主要面向高端期货客户群体,而集合理财主要面向广大中小期货投资者通过签订集合资产管理合同由专家进行管理与期货投资基金的运作方式颇为相似。
在国外发达资本市场中包括期货公司资产管理在内的资产管理业务早已成为增长最快、吸引力最强的金融业务之一。反观国内,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相比存在规模小、投资品种单一、避险工具缺乏、没有做空机制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国内资产管理业务的长远发展。
然而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个人和机构投资群体在日趋成熟与扩大,期货等先进投资工具也逐步进入资产管理的领域。2010年8月30日,首只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在易方达基金摩下成立。随着对冲基金的设立与之密切相关的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也必将随之放开并获得发展。
境外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经验借鉴在国际期货市场,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已经相当成熟既有定向理财性质的个人管理账户,又有集合理财性质的期货投资基金。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期货投资基金也已经从无到有.逐渐建立和放开并获得了一定发展。学习和借鉴海外成熟经验.稳步推进我国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期货公司和期货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运作模式、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监管体系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欧美期货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情况美国和英国的期货基金在运作模式、产品设计、风险控制方面有大致相同模式,而在监管体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运作模式对于运作模式我们可以从参与主体和组织结构两个方面来看。从参与者来看通常包括基金经理(CPO),交易经理(TM)、商品交易顾问(CTA)、期货佣金商(FCM)、托管者 (Custodian)、基金投资者等其中CPO是基金的主要管理人,CTA对期货投资基金进行具体的交易操作;从组织来看,欧美期货投资基金分为公募期货基金、私募期货基金和个人管理期货账户三种类型。
产品设计期货基金产品设计在期货基金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一般来说包括投资目标、投资风格、投资策略、投资组合设计、业绩评估等方面。
风险管理一般而言,风险控制计划通常和投资计划合并在一起。不同的投资计划都会有相应的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控制计划大致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投资现金的管理;二是风险的管理,即对不同规模的投资账户匹配相应的投资风险。
监管设置英美在监管模式上有较大的差异:美国是基于法律约束下的基金自律监管模式英国是基于基金行业自律监管的模式。美国法律中涉及期货投资基金监管的有很多,包括(1934年证券交易法》、《商品交易法》、X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等。其监管机构主要有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丁C)以及行业自律组织美国期货业协会 (NFA)和全球券商协会(NASD )。英国实行基于基金行业自律监管的模式由金融服务监管局(FSA)统一监管,其运行框架是“以风险为基础“的运行框架,而不是“以规则为基础“的监管。监管侧重点是可能对消费者和市场形成最大风险的机构和业务。
台湾地区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情况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台湾期货市场监管当局分阶段逐步开放专业的期货服务事业包括推出期货顾问事业、期货经理事业以及期货信托事业。期货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中的个人理财部分被称之为期货经理事业.
集合理财部分被称之为期货信托事业。
期货经理事业主要针对个人投资者账户进行管理操作方面具有较强灵活性,并且需要有专门的保管机构 (银行)进行结算。期货信托事业主要通过期货信托基金的形式管理客户资产,在风险控制方面较为严格。
日本期货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情况期货投资基金在1987年美国股市大跌时表现优异而日本期货基金贝il从这一年开始逐步发展。目前从组织形式来看,日本期货基金主要由有限合伙制、匿名合作制和信托型。在产品设计方面可以分为保本型、部分保本型和积极运用型。
在监管设置方面日本期货法规因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法律依据,主管机构因期货商品的性质不同而分属不同的主管机构监管,商品期货的主管机关是经济产业省和农林水产省金融期货的主管机关是金融厅。1991年4月,日本国会通过了《有关期货投资事业监管的法律》(俗称《期货投资基金法》)并于1992年4月实施为日本期货投资基金的规范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境外期货资产管理业务的经验和启示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对于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各国、各地区政府都采取了审慎的态度,根据对市场影响大小,采取逐步放开的措施。比如台湾地区在期货基金发行之时,期货交易顾问事业和经理事业已经开展了较长时间,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日本最初期货基金的最低募集单位比较大多为1亿日元以上。到1998年6月,日本才完全取消了对基金最低销售单位的限制。因此我国期货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也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展开可以结合分类监管规定,选择实力较强的公司进行先试点,然后再推广。
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是一个多层次体系。不同形式的理财产品对市场有不同的影响。定向理财产品针对单一客户的投资理财活动接受单一客户委托与客户签订合同,根据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及限制通过客户的账户管理客户委托资产。它的影响范围比较小给市场带来的风险也较小。而集合理财产品是面向社会公开募集的影响范围要大得多。正是资产管理业务的这种多层次性无论是日本还是台湾在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开发之初都采用了先定向理财后集合理财的策略,然后再逐步放开。
资产管理业务必须与期货经纪业务相互隔离。资产管理业务具有一定的风险.必须与期货经纪等其他业务严格隔离才能避免风险传递。在这一点上,可以积极借鉴国外期货业以及国内证券业的经验,采取人员隔离、业务隔离、账户隔离等一系列内部控制措施杜绝风险向其他业务传染。例如,在客户的委托资产上期货公司必须在财务上将委托资产和自有资产以及不同委托人的资产区别开来,以保证客户资产与其自有资产、不同客户的资产相互独立并对不同客户的资产分别设置账户独立核算分账管理。
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思考与建议
未来期货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主要可以通过定向资产管理与集合资产管理展开。其中,定向资产管理又可具体细分为单一客户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即“一对一“定向理财以及多个客户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即“一对多‘’定向理财。根据当前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情况,应从‘’一对一“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入手以此作为一个突破口和试点待条件成熟之后,再逐步推出’‘一对多“定向资产管理以及集合资产管理业务。
产品设计
就“一对一“定向理财产品而言首先产品的设计定位必须突出多样化、个性化和科学化的特点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要其次,在产品分类方面根据交易策略的不同,期货公司资产管理类产品可以分为套利类产品、套期保值类产品和投机类产品三种类型;再次对于产品设计的投资计划应包含投资理念、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投资决策流程、业绩衡量等内容最后,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与开发方面的合作深化与银行合作发挥其在网点渠道方面的巨大优势加强与券商、基金合作,借鉴其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成熟经验;加强与信托公司合作尝试推出“期货投资信托计划“提高资产管理业务的深度和广度。
运作模式
在组织架构方面,目前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是设立内部资产管理部门。组织架构的设计有两种思路一是在公司内部设立资产管理部门二是设立单独的资产管理公司。从长远来看国内期货公司必将走向集团化因而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资产管理公司是必然趋势。这种组织结构为期货公司实现自营账户与客户受托资产账户的严格分离提供了制度保障。但从可操作性上来看,现阶段在期货公司内部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更易实现。实际上只要能够有效隔断资产管理业务与期货公司经纪业务以及自营业务之间的风险传染第一种思路也是富有成效的。因此,建议在推出资产管理业务的初始阶段,可在公司内部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来负责此项业务的运行,待该业务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条件成熟之后,可再过渡至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期货资产管理公司。
风险控制
风险管理是现代金融的一项核心内容也是现代金融机构常规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构成。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业务风险控制体系对稳步推进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的来讲,资产管理业务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可以归为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两大类。
操作风险的识别与管理操作风险主要来自于对客户信息了解不充分引发的风险资产管理业务与其他业务利益冲突引发的风险以及资产管理业务中的收益承诺引发的风险等三个方面其识别与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风险识别和评价体系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和清晰有效的操作流程充分了解客户的财产与收入状况、期货投资经验、风险认知、承受能力以及投资偏好等信息和资料,而后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估;
二是保证委托资产的独立性,客户资产与其自有资产、不同客户的资产相互独立对不同客户的资产分别设置账户、独立核算、分账管理
三是合理控制资产管理业务资产的规模,协调自有资产和委托资产之间的平衡设置;
四是实行定期的信息披露’‘一对一‘’专户理财业务由于是接受单一客户的委托,所以信息披露也应该是针对单一客户的定期报告。
五是限定资产管理业务中管理者的投资行为,如设立交易保证金占资产管理委托账户资产净值比例的警戒线.限制单个期货品种的持仓量、设置资金用于套保的比例等。
市场风险的识别与管理市场风险即期货价格风险是指期货价格朝着不利于投资者所持有头寸的方向变动.从而导致资产价值损失的风险。识别和管理市场风险是期货资产管理业务风险控制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讲需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实行有效的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分散化是期货投资风险管理最为基本的风险管理手段。
二是运用VaR技术进行风险管理控制。目前,在金融领域运用最广泛的综合性风险衡量指标体系是基于VaR (Value at Risk)理念的指标体系,我们可以借鉴和运用VaR技术来控制资产管理业务的市场风险。
三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控制体系总体框架从结构上应包括风险评估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三个组成部分。
关于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思考
为了保证资产管理业务顺利开展和运行,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而这个体系应当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根据我国现行监管体系可以建立起一套由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保证金监控中心、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交易所组成的多级监管体系。
中国证监会在整个监管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统一监督管理资产管理业务保障资产管理业务的合法开展和运行其主要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对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设立的监管,建议试点公司先从A类公司中筛选。证监会的派出机构主要依据证监会的授权对辖区内期货公司的专户理财业务实施监管。
保证金监控中心和资产托管机构加强协作强化监控手段加强对期货公司资产管理账户的保证金及托管资产的监管。
期货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对于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起到一个自律监管的作用其中具体负责对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资格认证与审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