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预期正提前透支 聚焦军工与AR主题
发布时间:2016-7-11 20:09阅读:351
安信策略展望A股并明确两点:
一、宴席刚开张,没赶上的不必着急,逢跌加仓,今年的吃饭行情还在上半场。等到投资者不再质疑的时候,才是吃干抹净离席的时候。
二、指数冲关靠大票,两周前专门提示券商机会,一周前联合六大行业按手买军工,还有隔三差五唠叨的稀土煤炭国企改革,大票逢低敢买才是盈利之道。冲关完毕,指数缓涨的时候,小票还会有机会,热点还是那些热点,小票逢高敢追才是王道。不同方向不同操作,一个靠忍,一个靠狠。
报告中说的比较有趣的部分是:
1. 军工板块的崛起佐证了市场情绪的升温,同时也意味着在“吃饭行情”的整个过程中,军工不会缺席。
2. 机械军工、环保两个板块与军工类似,在中小板指中市值占比很小,但指数相关系数非常高,同样是情绪和风格联动的结果。
在风险事件频发的阶段,市场“跌不深”并不作为市场底部已经探明的理由,大多在目前点位(2988点)试着博反弹的资金大都是短线交易资金,本身造成A股市场的不稳定。市场“博反弹”的噪音不停,市场探底的过程就不会结束。我们在“博反弹”的过程中,可以“逢场作戏”,但不要“假戏真做”。整体上我们对市场中长期仍是延续偏谨慎的观点。
具体行业配置方面,我们建议超配具备防御性的“金融+消费”板块,继续建议超配“白酒、农业、家电等”。主题方面,推荐“供给侧改革中的“煤炭钢铁有色”、受南海局势影响的“军工”、受预期获批的“深港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半导体、次新股”等。
我们仍没有找到“看长做短”的主线来引领一波真正值得参与的“熊市反弹”,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等待和验证。我们认为真正能够改善投资者中长期预期的信号应该是——“国企改革”在所有权和激励机制方面有所突破、“去产能”看到真正的资产端收缩、央行货币政策再次出现总量宽松(降准或降息)、人民汇率贬值预期逆——以上信号只要出现一个,就可能真正带来一波值得参与的“熊市反弹”。但通过上文的逐一验证,我们认为这样的信号一个也没有出现,因此仍然需要进一步等待和验证(我们还会在近期组织实地调研,进一步验证“国企改革”和“去产能”的进度,欢迎关注)。在行业配置层面,以上不同的积极信号,对应着不同的受益行业,一旦出现即可相应进行配置(比如国企改革信号出现后可配置央企和军工、去产能信号出现后可配置煤炭钢铁、货币宽松信号出现后可配置券商、汇率贬值预期逆转信号出现后可配置地产,等等)。但由于现在我们没有等到任何一个积极信号的出现,因此市场更可能是在热点的快速轮动中不断消耗,进而透支大家所期待的“吃饭行情”。
首先,市场估值进入了2012-2014年的市场估值区间,这是本轮行情启动的先决条件。目前市场相对底部的区域,是以2008-2012为分割点的市场估值的底部区域。之所以以2008-2012年为指数份分割区域,是中国经济增长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影响市场涨跌的因素不同,个股上涨结构性驱动力不同。一旦进入这个区域,市场指数大幅波动的风险降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较快,类似避风港里游泳,花样随你玩,这是我们5/6月份大力推荐结构性行情的宏观背景。
其次,大股东减持是驱动这波结构性行情的核心驱动力。A股市场赚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赚趋势的钱;趋势的钱受货币政策、企业盈利与市场制度决定;另一种是赚结构性的钱。结构性行情的造势者往往是上市公司本身。诸如2015年1月份之后,买入相关大股东增持与员工持股的上市公司就是最好的交易策略。而这一轮行情的上行,大股东减持做股价的动力是市场活跃的重要驱动力量。
第三,货币政策放松预期是风险偏好重新上升的催化剂。4月份社融7873亿、5月份6599亿,去年同期数据1058.2亿、12396亿,这意味着6月份社融与去年同期持平季度的社融增速要回到-20%,社融增速的快速下行,未来2-3个月左右经济增速面临失控,类似于2014年三季度末到四季度,货币政策放松预期重启。其实这种预期从5月份的货币数据公布后,就可以推演出未来货币政策必放,降息、降准年内都可能见到,这可能是驱动指数行情的触发因素。这也是这轮债券市场趋势性行情从5月份开始启动的核心逻辑。
建议关注业绩可能超预期的行业,重点挖掘前期调整到位的热门板块中具备高送转潜质的个股。
利空出尽到宽松再起,乐观预期正提前透支。英国脱欧事件落地后,无论海外还是国内,美林时钟“电风扇”又开始呼呼开转,无论是风险资产的股市、大宗商品,还是避险资产的贵金属、债券,均呈现普涨格局。如果说靴子落地利空出尽确实会带来风险资产的阶段反弹,那贵金属、债券的同步上涨则在避险之外明显隐含了进一步的宽松预期,国内市场过去两周同样将这一预期(降准等)充分反应在内。但目前时点,需要考虑的是,如果市场预期已将进一步宽松(降准等)包含在内,那未来即使兑现,对股价的边际变化也不会有明显提振,除非后续有持续的宽松预期发酵,但目前来看,在流动性相对宽裕的背景下很难;反之,如果宽松无法兑现,对市场而言,预期修正将会带来负向承压,而且在汇率贬值和潜在通胀的制约下,这一情形同样存在较大可能。
监管趋严仍在继续。虽然监管趋严中长期利好A股市场环境净化,但切勿低估政策连锁反应带来的潜在冲击,在消耗性博弈中保持一分清醒。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