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市资讯20160524
发布时间:2016-5-24 09:01阅读:1172
今日股市资讯
市场点评
市场回顾:沪指承压2850点,延续震荡整理行情
沪深两市高开高走,沪指承压2850点,大盘延续震荡整理行情,两市成交量未有效放大、持续低迷,但题材股表现活跃。截至收盘,沪指报2843.65点,涨幅0.64%,深成指报9918.16点,涨幅1.03%,创业板指报2098.23点,涨幅1.59%。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1399.5亿元,深市成交2792.6亿元,两市今日共成交4192.1亿元,实体经济+资本市场的双重“去杠杆”限制了短期A股市场的估值空间,导致市场参与者市场信心不足,成交量持续低迷。个股方面,涨停个股数量55只,涨幅超过5%的个股为195只;两市仅1只股票跌停,跌幅超过5%的个股为4只。板块方面,电子、纺织服装、电气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非银金融、钢铁等板块涨幅靠后,银行是唯一下跌的板块。
后市展望:从去杠杆到去风险,坚持以退为进、散而后擒
宏观方面,随着房地产投资、库存、出口等触底,经济增速换挡的第三阶段完成,从快速下滑期进入缓慢探底期。当前是周期性触底,而非结构性触底。未来1-2年政治经济周期下,短期W型,中期L型,长期只有改革才能U型复苏。 进入5月以来,实体+金融双重“去杠杆”正在成为推动市场逻辑演绎的重要边际驱动力量。实体“去杠杆”体现为供给侧改革。金融“去杠杆”体现为信用风险爆发与股票监管趋严,债券与股票融资能力都在明显收缩。实体经济+资本市场的双重“去杠杆”将继续限制短期A股市场的估值空间,我们认为A股市场短期内不排除继续小幅向下波动的可能(但指数调整幅度应低于10%),但这也将为之后的市场反弹储备更多的超预期空间。中期看,2016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A股或将迎来更为凌厉的反弹(受益于盈利弹性+估值弹性驱动)。 从去杠杆到去风险,挤泡沫有利于债市。去杠杆阶段,债市需求可能有一定下降,但一旦进入“去风险”阶段,风险资产将下跌。市场超预期调整可能是有限且短暂的,并为市场留下年内宝贵的第二次买点。
操作建议:聚焦超级周期和业绩,静候年内第二次买点出现
微观结构上,第二次买点出现的先决条件是投资者筹码再次打散,“散而后擒”,第二次买点之后将形成收获机会。2016年年中可能启动新一轮企业盈利扩张周期,这极可能是中低速增长下中国面临的第一轮企业盈利扩张周期。在微观盈利上,企业的ROE和经营现金流将会有明显回升。过去几年上市公司ROE回落的核心在于资产周转率和净利率下滑,杠杆率则不断提升。但2015年四季度以来,随着PPI触底回升,净利率已经开始回升,如果供给侧改革强力推进,无效资本开支将继续下滑,2016年年中开始,企业周转率出现拐点的可能也在增加。乐观条件下,企业盈利能力复苏与2005年前后情况相近。行业配置上,要紧抓两个重要的投资主线。第一,业绩进入长期扩张的“超级周期”,以消费行业为主,比如航空、小家电、食品饮料等行业。第二,估值被低估和错杀的业绩稳定增长的成长股,以新兴服务业为主。主题重点推荐城市轨交、以及体育赛事等相关投资机会。
大事要闻
财政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23日,财政部网站公布《财政部关于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地方财政库款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将完善地方财政库款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考核通报机制和约谈机制,强化转移支付资金调度与地方库款规模挂钩。 财政部表示,2016年全国库款管理工作任务更加艰巨,一季度全国经济虽然稳中向好因素增多,但基础还不够牢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必须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压减库款规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通知》明确了加强库款管理的五项措施:健全完善地方财政库款考核通报机制,建立地方财政库款约谈机制,强化转移支付资金调度与地方库款规模挂钩机制,建立稳增长重大项目落实情况动态监测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库款管理责任制。 财政部将按月对地方财政库款情况进行考核,不定期对考核排名靠前的地区通报表扬,对考核排名靠后的地区通报批评,不定期约谈考核排名最后的6个地区,并将约谈情况予以通报。 根据库款考核结果,财政部将适当调整转移支付资金拨付进度和频率,对于库款考核排名靠前的地区将适当加快转移支付资金拨付进度和频率;对于排名靠后的地区将适当缓调资金;对于被约谈的地区将暂缓1个月的转移支付资金调度。 此外,财政部将在已建立地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基础上,动态跟踪稳增长重大政策项目落实等情况,对执行进度较慢的项目、未按规定及时分解下达或者闲置沉淀的专项资金,将采取收回资金、调整用途等方式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亟须资金支持的领域。
热点追踪
重点推荐
旅游业《旅行社与OTA:相爱相杀,步进十方世界》
收入端:趋势是趋势,现实是现实。①我们认为,出境游将出现3大长期趋势:一是出境游长线化、客源推广将推动旅游中介渗透率提高;二是互联网化大势所趋,移动互联是星火燎原;产业链利润分布将成“哑铃状”结构。②但仍需催化因素:一是出境游长线化及首次出境游普及,二是互联网渗透率提升且更年轻、学历更高的互联网用户成为出境游主力,三是流量端经竞合后,格局成型。③当前OTA巨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和流量、增速很快,但ARPU值相较线下企业仍然很低(意味着靠低价吸引游客),并未出现快速向上的趋势(预计行业流量增速趋缓时出现),线下旅行社仍有空间。 成本费用:寻找U盈利曲线,规模效应是关键。①线上与线下采购成本结构基本一致,关键点在于规模效应带来的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市占率是关键(Priceline全球市占率从2009年4.2%提高到2015年13.5%,代理佣金率从12.1%提高至13.6%;);②费用结构差异较大。线下的边际费用在于门店、随着租金、人工等费用增长,盈利压力较大。线上边际费用不高,固定费用是系统开发和营销,随着流量增长,人均费用将显著下降;③在携程和去哪儿整合后,OTA国内业务已经度过了烧钱补贴阶段,判断很快进入整体盈利状态;出境的途牛等仍以巨资投入营销,预计费用率仍高于线下企业。 进入盈利前夜,短期看好线上线下融合。①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竞合后,OTA进入第二阶段(S1以资本换用户、S3以控费得利润),企业已经通过烧钱获取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及用户粘性,行业格局逐渐形成,但尚未进入到整体盈利(ARPU向上,费用倒U)的阶段;②当前的用户结构和成本结构下,线上(入口、效率)、线下(产品、服务、资源)各有优势,融合是短期趋势,并在落实。 投资策略:携程+海航系格局雏形已成,放眼流量、布局资源:①下游流量:携程(去哪儿 艺龙)是在线旅游最大的流量入口;海航旗下的凯撒是唯一的民营线下入口,途牛在在线出境领域可与携程相抗;②中游服务:携程系的众信旅游(&华远国旅&竹园国旅)是最大的出境批发商,尤其是在欧洲游领域;海航的凯撒旅游品牌口碑俱佳、增速远超行业,途牛的牛人专线迅速崛起。③上游资源:携程参股东航、去哪儿成立航空公司;海航全球大并购,航空、酒店、地接、金融全线整合。④推荐众信旅游、凯撒旅游;受益标的:携程、途牛。 风险因素:出境游易到政治和自然环境影响,行业整合进度不达预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18 18:05
-
一文分清【红利股、白马股、蓝筹股、龙头股】
2025-07-18 18:05
-
从「销量第一」到公司「停工停产」,罗马仕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5-07-18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