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抨击“滞胀论”
发布时间:2016-4-12 14:05阅读:588
来源:华尔街见闻
国家统计局4月11日数据显示,中国3月CPI同比2.3%,低于预期2.4%,前值2.3%。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8.4%,鲜菜价格同比上涨35.8%。3月份CPI环比下降0.4%,主要受鲜活食品和部分服务项目价格回落的影响。
PPI同比-4.3%,预期-4.6%,前值-4.9%。PPI连续49个月下滑但降幅继续收窄,此外PPI环比由降转升,为2014年1月份以来的首次环比上涨。
因3月CPI已触及近20个月以来的高点,加上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越来越多人担忧经济“滞胀”。对此,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抨击称,就未来而言,中国经济仍有很大增长潜力,所谓“滞胀论”是于理无据的。文章援引专家指出,考虑到季节性等因素的推高作用,我国目前的物价水平仍然合理,并未出现通胀。此外,从经济现状及历史经验来看,中国经济未出现滞胀的迹象。
文章称,今年一季度物价走势温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
除了食品价格的影响,一季度CPI还受到了高信贷规模及假期高消费热情的推动,此外,生产、交易等也呈现季度特点。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一季度的物价水平属于合理范围,整体走势也很温和。未来在没有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天气、国际大宗商品也没有大幅上扬的情况下,物价总体上将维持在相对温和、平稳的状态。
文章还表示,我国出现““滞胀”的概率微乎其微”。赵锡军表示,当前物价水平走势温和,近来的最高水平也只有2.3%;同时,我国当前的就业情况也很稳定;此外,我国经济增速仍能维持在6.5%-7%之间,在全球也名列前茅。结合这三大宏观经济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并无滞胀的情况。
从历史经验来看,文章援引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指出,历史上出现的4种滞胀类型可以概括为上世纪70年代的供给冲击型、本世纪的国家动乱型、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崩盘型、2014年的日本税制改革型,但中国的经济现状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情况。
此外,文章指出,相比于担忧滞胀,中国经济仍有向好空间,而这一变化趋势更值得关注。
广西南宁股票开户、股指期货开户,选择钻石品质、专业服务,
股票开户请联系玉经理,7*24小时开户只需三分钟。
立即开户热线:13207812739 QQ:1669549551
找我开户即享手续费全国合法低佣!稳定安全的交易软件!
享受一流研究团队服务!大平台满足您的各种投资理财需要!
更多开户详情请点击链接:
http://licai.cofool.com/user/guide_view_492726.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