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中国经济2016年怎么走
发布时间:2015-12-28 11:03阅读:599
1)焦点由宏观转向微观,企业现金流值得关注
2015年市场对中国经济的焦虑集中在增长动力之上,保七能否成功、统计数据是否造假、刺激措施如何出台,曾是市场的主要关注点。财经君认为,市场对于宏观环境的关注可能会减少,大家意识到经济处在“三期叠加”状态,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递减,不过政府有能力控制住风险,硬着陆的机会短期看来似乎不大。
不过企业的现金流正在迅速恶化,而且风险可能由一家企业迅速传导到一批企业身上,传导到银行账面上。推荐关注:微信查找“财经公园”,制造业名义GDP增长的恶化程度,远远快过全国实质GDP,凸显出制造业目前所面临的窘境,部分企业开始借钱发工资了。
2016年进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关键期,基建增长未必突出,制造业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反弹乏力。笔者认为微观企业现金流,是2016年中国经济第一大看点,而且由此牵扯到银行不良资产状况。
2)政策思维转向供给侧,实施难度未必小
“供给侧”突然窜红,给宏观经济政策带来了一次理念上的革命。在过去十年以凯恩斯总量需求管理为指导的中国政策决策层,终于意识到“三驾马车”政策思维无法引导经济转型,而且政策用力亦老。笔者十分认同解决目前经济困境的方法在供给侧,相信摧毁过剩产能、消除房地产库存、打破国企垄断、消减企业负担、鼓励创新创业,是令中国经济重现繁荣的基础,是经济成功转型之必需。
然而与货币扩张政策不同,供给侧改革触及利益。国企改革讲了三年、消化过剩产能讲了五年,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在于既得利益的制肘。另外许多供给侧改革,短期对经济会带来通缩压力,也令决策层在实施上有所顾忌。笔者认为宏观政策重点转向供给侧,在方向上正确,不过可能需要3-5年的时间来贯彻。2016年的重点或许在去制造业过剩产能和降低企业负担上。
3)货币财政政策之外,汇率另辟蹊径
“积极的财政政策”很稳健,“稳健的货币政策”很积极,是近年常规宏观政策的尴尬,其背后是财政收支上的不平衡。2015年预算财政赤字为GDP的2.3%,以财政收入及卖地收入下降的势头看,实际财赤可能突破2.8%,甚至国际公认红线3%。如果将货币化的财政开支(央行向政策性银行定向注入流动性)计算在内,财政赤字比率更高。
但是既然要“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财政扩张无悬念,争议经年的减税议题也将变成现实。货币政策上,美国加息后中国降息的空间受到挤压,常规政策主打落在降存款准备金率上,预计降准起码200点,若银行坏账大幅上升,最多降准可达400点。不过由于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弱化,定向宽松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政策抓手。
无可否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边际效用在逐年下降,央行降息降准对市场的影响可能只有半小时,对实体经济的帮助更加有限。当传统政策工具失灵,供给侧措施远水难救近火时,什么是政策黑马?笔者相信是汇率政策。
在美国联储加息、中国出口面临寒冬的环境下,人民币汇率正在成为利率、准备金率之外的第三个货币政策工具。推荐关注:微信查找“财经公园”,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是大概率事件,对一篮子货币贬值也可以想象。在资本项目开放上,基础性政策安排继续放松,但是资金跨境流动的行政审批则可能进一步收紧。
4)房地产期待暖风,去库存困难重重
房地产市场遭遇寒流,是目前经济周期不断下挫的主因之一,其中开发商建房速度骤降、买地趋向保守,为下行中的经济雪上加霜。此时此刻,看不到哪一个行业可以像房市那样给经济打一剂强心针的,不过政府并不想过度干预市场。
与过往不同的是,此次房市下滑的原因不在政策打压,而在库存过高,是市场原因,政府救援更困难。笔者相信,现有的按揭优惠、取消限购令,不足以改变市场向下的大势,指望农民进城来化解三四线城市库存更属缘木求鱼。
解决中国房地产高库存,需要强力手段,制造市场出清的冲击性效果。或让部分房企破产,或由政府收购部分库存并转成廉租房,但是政府有没有如此的政治愿望,不得而知。比较容易想像的是,房地产政策吹暖风,较大的开发商允许在债市集资,缓慢地消减库存。
不过不能低估政府的政策创新能力,房地产市场早晚需要类似地方债置换的安排,不过难度更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房地产库存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在那里通过市场去库存的的难度颇高,风险仍在聚集中。
我公司我司交易平台全方位安全、稳定服务,拥有专业的投资顾问团体,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理财服务股民有选择低佣金的权利,成为本证券的客户自然就领先别人一步。想炒股、选公司就选我们,我们有一流的分析师,我们有一流的客服,只要开户我们首先就帮您省手续费。
请联系孙经理TEL:186-1574-2581 QQ275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