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的代表中韩半导体ETF能否继续上车?
发布时间:7小时前阅读:38
在大部分散户眼里,中韩半导体 ETF是一只能一键打包三星、中芯国际等中韩半导体龙头,兼具 T+0 交易灵活性和估值优势,却也因溢价、短期波动大而需警惕风险的 AI 与国产替代赛道便捷布局工具。
今天咱们深度探讨中韩半导体ETF是否可以继续上车? 先说结果,它是HBM存储芯片的代表,现在估值偏高。
先说说它的基本情况,该基金是2022年12月22日上市,到现在运行快3年了。我查了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11月17日,它的规模已经达到31.51亿元,要知道刚开始的时候规模可没这么大,能涨到现在这个数,说明市场对它的认可一直在提升。
它最核心的优势有两个,一个是“跨境配置”特别稀缺。咱们国内能直接投韩国股市的ETF本来就少,它不只是能投,还是唯一一只用“两国合编指数”的——简单说就是把中国和韩国的半导体龙头放一块,不用你分开买中国半导体基金、再找渠道买韩国的,这一只就能覆盖两个市场,自然能分散单一国家的风险,比如要是中国这边政策有短期调整,或者韩国那边产业有小波动,两边互相平衡,能少担点风险。另一个优势是交易方便,它支持场内T+0交易。
它跟踪的是“中证韩交所中韩半导体指数”,编制方法很明确:先从中国选15家半导体龙头+韩国选15龙头,然后这两个指数各占50%的权重,合并成最终的指数。等于说中国和韩国的半导体公司,在这只ETF里的重要性是一样的,不会偏向某一边。
它主要是里面有不少韩国半导体巨头。像SK海力士、三星电子这些公司,都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老大哥,盈利稳定,比如三星电子每年营收都能稳定在几千亿美元,SK海力士在存储芯片领域的利润也很可观,这些成熟企业的估值本来就不会炒得太高,自然就把整个ETF的估值拉下来了,大A里有中芯国际和寒武纪。还在成长期,估值容易被炒得偏高。
再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估值,毕竟买基金都怕买在高位。现在这只ETF跟踪的中韩半导体指数,市盈率(TTM)大概123倍,百分位93%,PB是8.41倍,百分位是95%。估值偏高估了,对吧。我跟其他半导体指数对比了下,大A的芯片产业指数现在市盈率都到152倍了,这样一对比,估值是不是看着还算安全,不过也别追高,回踩可布局。
所以买这只ETF,相当于同时拿到了两个好处:一方面能吃到韩国在先进存储芯片(尤其是HBM)上的红利,毕竟现在AI服务器的需求还在爆发,HBM的缺口还挺大;另一方面能赶上中国半导体国产替代的浪潮,咱们国内半导体设备、材料的国产化率一直在提升,从2022年的13.6%涨到2024年的21.58%,虽然还没到一半,但这个增速已经很快了,未来成长空间还很大。
再说说未来的机会,为啥现在值得关注这只基金?主要有四个驱动力:
- 第一,AI超级周期引爆需求。大模型、自动驾驶、智能工厂对算力的海量需求,让半导体芯片成为核心。AI服务器单台芯片用量数倍于普通服务器,韩国SK海力士、三星电子作为HBM主力供应商,业绩增长将直接拉动ETF净值。
- 第二,国产替代加速落地。国内半导体自主可控持续推进,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企业在设备领域实现突破,订单量稳步增长,国产化率提升将推动国内成分股业绩上行。
- 第三,中韩政策双重加持。中国"大基金三期"3000亿规模投向半导体关键环节,韩国《K-Chips法案》提供税收优惠与低息贷款,两国政策合力优化产业环境。
- 第四,行业周期触底回升。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连续季度增长,行业景气度回暖,企业业绩改善将带动基金收益提升。

关于操作建议,我建议还是长期主义:看好半导体3-5年发展、无暇盯盘的投资者,建议采用“分批买入”或“定期定投”。定投可在估值回归到60%百分位后,开启定投,每月固定日期(如发薪次日)投入1000元,平滑成本;分批买入则可在中韩半导体指数回调10%-15%时加仓,聚焦产业长期增长。
最后总结一下,该基金既能让你抓住韩国在先进半导体领域的优势,又能享受中国国产替代的红利,估值不高,交易也方便,确实是布局半导体赛道的好工具。但还是要提醒大家,投资有风险,不管是长期持有还是短期交易,都得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别盲目跟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下一篇资讯:
暂无下一篇
-
11月券商的生日福利汇总,再不领就要失效啦!
2025-11-24 09:54
-
年底将至,保本理财买什么好?
2025-11-24 09:54
-
不想看书,看综艺照样可以学理财!
2025-11-24 09:54


当前我在线
15202601101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