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一周年 | 流动性驱动科技领跑,未来增量规模有多大?
发布时间:2025-9-23 19:02阅读:14
924 一周年以来,大A完成从熊市到科技牛的跨越。
尽管今天(9 月 23 日) 指数呈宽幅震荡态势,沪指微跌 0.18%,但沪深两市成交额近 2.5 万亿元,半导体、银行等板块逆势走强,交易活跃度持续在线,印证市场韧性。结合这一年的行情和流动性分析,就这一篇内容,跟大家分享下我的想法。
先说观点,无疑这轮行情是流动性驱动下,未来机构、外资与居民存款搬家将贡献数十万亿增量资金,科技仍是核心主线。
首先,回顾这一年(2024年9月24日-2025年9月19日),A股实现量级突破:总市值从70万亿元攀升至103.28万亿元,首破100万亿大关,涨幅达47.4%;
数据来源:同花顺 大何奔腾整理
主要指数全面上扬,北证50以163.1%涨幅居首,科创50、创业板指双双翻倍,上证指数从2700点涨至3900点附近;
主要指数涨跌幅(2024年9月24日-2025年9月19日)大何奔腾整理
板块上科技成绝对主力,通信、电子、计算机行业分别涨123.3%、113.3%、83.5%,电子行业市值反超银行登顶,个股赚钱效应显著,超3000家公司涨超50%、1460家实现翻倍,市场结构向科技领域深度倾斜。
主要板块涨跌幅(2024年9月24日-2025年9月19日)大何奔腾整理
主要板块市值增减情况(2024年9月24日-2025年9月19日)大何奔腾整理
不难看出,本轮行情,机构、外资与居民存款搬家将共同构成流动性“活水”。
高盛最新研报认为,大A本轮上涨行情主要由流动性驱动,那未来流动性多大, 行情能延续吗?关于流动性行情,接下来咱们从两个方面论述,增量资金目前多少,未来空间多大?
具体来看,机构资金作为专业力量持续加仓:当前主动权益公募股票仓位升破78%、现金储备处5年低位;私募更明显,股票类私募仓位升到 78.04%,从2024年9月的5.0万亿元人民币增至目前的5.9万亿元;还有险资,今年股票投资同比增了 26%,这些长期资金其实在慢慢进场。
不过大家别觉得 “机构满仓就没空间”,据高盛分析,现在大A机构持股比例才 14%,跟美股 55%、日股 61% 比还差的多。简单计算一下,假若提升至新兴市场50%均值可带来14万亿增量,向发达市场59%靠拢则增量达30万亿。
外资这块,一季度北向资金持仓 2.24 万亿,虽然短期有点波动,但加仓方向很清晰 ,半导体行业单季度就加了 169 亿,昨天新闻发布会上,村长也说了,现在外资持有 A 股市值已经到 3.4 万亿了。同样,未来增量资金会达到多少?现在 A 股外资持股才 3%,如果后续慢慢往新兴市场 20% 的平均水平靠,增量可达10万亿以上。
与此同时,居民存款搬家开启萌芽,最近不少粉丝私信说 “手里有到期存款,想配点权益类资产”,这其实就是存款搬家的苗头。根据最新白皮书和研究,中国家庭总资产中房产占比通常在50%-70%之间,存款(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占比约20%-30%,股票和基金等权益类资产占比确实较低,约10%-15%。跟美国 30%-35%、日本9%-10% 比,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2022 年以来大家攒的超额储蓄有 5 万亿,2025 年到期存款超 90 万亿。按历史经验推算,若 10% 转向股市,可释放 5-9 万亿元增量。中金公司预测,未来居民存款潜在入市规模可达 5-7 万亿元。7月住户存款减少7800亿元、非银存款增1.39万亿的数据,也印证居民资金向资本市场转移的趋势。成为行情重要支撑。
不过这里要提醒大家,存款搬家别 “一把梭”,组合一直建议 “分2-4个月入场”,比如每月拿一部分存款买基金,既能分散风险,也能接住后续行情。
那核心问题来了, 接下来买什么?
结合政策和市场情况,以及我们管理的三只组合,我们的核心思路是 “科技主线不丢,适当配平衡标的”。
从估值来看,现在沪深 300 滚动市盈率 14倍,离历史行情 15-20 倍的区间还有空间,高盛报告提出,过去20年A股和H股47次牛市中80%涨幅由估值提升推动;流动性驱动逻辑稳固,上面已经做了充分论述;政策上, “收紧风险低”,今天(9月23日)重要部门提出,“十五五”时期要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这些新赛道,也给科技方向加了政策支撑。
具体到板块,科技领域仍是核心:AI算力链(芯片、服务器)、光刻机自主化、储能市场化受机构一致看好;今天半导体板块逆势走强,也印证了这个主线的韧性。不过要注意,科技股现在有点 “交易拥挤”,比如电子板块 97% 的成交额集中在龙头,我们管理的组合也会避开短期炒得太猛的标的,等估值回归再择机建仓。
另外消费服务、保险板块受益于居民资产重配,具备估值修复空间,平衡风险。
总结一下,924一周年A股的科技牛逆袭只是起点,未来机构、外资、居民存款搬家的资金共振,将为慢牛注入持续动力,科技主线的结构性机会仍将是市场核心看点。
最后再啰嗦几句,风物长放眼量,投资别只看单日涨跌,今天的震荡也很正常。抓住主线、控制好节奏,结构性机会仍在。我们管理的组合会始终盯紧基本面,及时跟踪资金和政策方向布局调整,有新的观察也会及时跟大家聊。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