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黄金,降息周期下还有哪些“避风港”?中信证券给出答案
发布时间:3小时前阅读:644
降息周期下的资产“避风港”:中信证券核心配置策略解析
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除黄金外,以下资产类别可构建低风险、高稳定性的投资组合,助力财富保值增值:
一、债券类资产:利率下行期的确定性收益
中长期纯债基金
逻辑:降息周期中,债券价格与利率呈反向变动,中长期债券对利率敏感度更高,资本利得空间显著。
案例:2024年兴华安裕利率债基金全年收益达13.14%,远超货币基金;中加纯债债券近一年净值增长4.28%,其1-3年久期配置在2025年宽松货币政策下仍具吸引力。
配置建议:降息初期可配置40%-50%的利率债基金或长久期纯债基金,捕捉利率下行红利。
二级债基(固收+)
逻辑:以“80%纯债+20%权益”灵活配置,实现“牛市跟涨、熊市抗跌”。
案例:天弘永利债券B成立17年平均年化收益5.83%,近一年最大回撤仅1.74%,且54天即可完成修复。
优势:费率普遍较低,复利效应显著,适合风险偏好保守的投资者。
公募REITs
逻辑:兼具股性与债性,收益由“股息率+资产增值”双驱动。国内产权类REITs当前分派率与十债收益率差额约250BP,随着利率下行,利差有望进一步扩大。
案例:2024年12月降息窗口开启后,红土创新深圳安居REIT、华夏特变电工新能源REIT等20只产品单周涨幅超5%,保租房和新能源类REITs因分派稳定成为资金宠儿。
配置建议:降息初期逐步增配REITs,占比可提升至组合的15%-20%。
二、权益类资产:高股息与成长板块的平衡配置
高股息基金
逻辑:在利率下行周期中,高股息资产的相对收益吸引力上升,同时规避了纯债基金的久期风险。
案例:易方达中证红利ETF联接基金跟踪的标的,在2025年9月初市场波动中仍保持正向收益,水电、燃气等“现金流王者”股票展现出抗跌属性。
配置建议:随着利率进入低位,增配高股息基金,占比可提升至组合的20%-30%。
港股红利资产
逻辑:港股分红金额突破万亿,股息率显著高于A股,且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港股红利指数普遍跑赢宽基指数,具备更高收益稳定性。
案例:港股央企红利指数PE仅7倍,年化分红收益率达5%;招商证券推出的港股红利低波ETF(认购代码:520553)采取月度评估分红机制,管理费率极低。
配置建议:关注高分红央企(能源/电信)、公用事业板块,占比可提升至组合的10%-15%。
科技股与新兴市场
逻辑:降息降低资金成本,流动性增加,科技股占比较大的纳指及港股科技板块具备高成长性。
案例:纳指100作为代表性指数,能够反映市场走向;中概股、港股科技(如腾讯、美团)估值修复空间大。
配置建议:进取型投资者可配置10%-15%的纳指相关基金或港股科技ETF,分享成长红利。
三、保险类资产:长期锁定利率的防御性配置
分红型增额终身寿险
逻辑:下有保证收益(写进合同),上有分红收益(每年公布分红实现率),长期投资中分红的累积效应可增强整体回报稳定性。
案例:35岁女性每年交10万,交3年,保单20年现金价值达50万(保费的1.6倍),保单30年达70.4万(2.3倍),保单40年达98万(3.26倍)。
优势:附加身故保险金,具备杠杆作用,资金灵活性强。
四、中信证券特色产品:低风险、高收益的短期配置工具
新客理财产品
收益优势:年化收益5%-8%,远超货币基金和银行定期存款。例如,14天期产品年化收益可达8%,28天期产品年化收益6%,起投金额低至1000元。
安全保障:风险等级R1(低风险),底层资产主要为银行大额存单(90%)、国债逆回购及AAA级央企债(10%),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
限时福利:开户即享Level-2高速行情、AI云参大数据工具、热点股票策略等权益。
中信证券资产配置策略总结
降息初期:以利率债基金和长久期纯债基金为主,配置比例40%-50%,捕捉利率下行红利。
利率低位期:逐步增配REITs(15%-20%)和高股息基金(20%-30%),平衡收益与风险。
长期防御:配置分红型增额终身寿险,锁定长期利率,增强组合稳定性。
短期增值:利用中信证券新客理财产品,实现短期资金快速增值。
立即行动,把握降息窗口!
点击链接,关注中信证券客服工作人员,获取专属资产配置方案

温馨提示:打开微信搜索【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中信证券客服#,可以一键获取中信证券官方认证低佣金开户链接,还有专业理财顾问指导您操作,帮助您轻松理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4:59
-
50+科技类ETF排行榜来了!附代码,速收藏
2025-09-15 14:59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