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反转在即?看懂OPEC+的增产“小心思”
发布时间:3小时前阅读:15
9月7日,OPEC+如期召开石油产量会议,根据会议结果,8个成员国同意10月将石油日产量提高13.7万桶,增幅远低于9月和8月每月约55.5万桶的增幅,也低于7月和6月每月41.1万桶的增幅。总体而言,此次OPEC+8国增产政策强于预期,但是实际产量的增幅却弱于会议前市场预期。OPEC方面称,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约166万桶的自愿减产量可能会部分或逐步全部恢复。各国将继续密切监测和评估市场状况,并在持续努力维护市场稳定的过程中采取谨慎态度的重要性,同时保持充分的灵活性,以便暂停或撤销额外的自愿减产调整措施。
OPEC+八国“冲刺”完成第一轮增产
自2020年以来,以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为首,包括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在内的8个主要OPEC+国家便实施了多轮减产,整体来看,截至2024年底,上述8个国家共实施了正式减产(OPEC+合计200万桶/日)、8国自愿减产(8国合计166万桶/日)以及8国额外自愿减产(8国合计220万桶/日),而自今年4月以来,OPEC+产量策略显著转向,其从此前的减产周期迈向增产周期,在8月举行的会议上,OPEC+成员同意在9月增产54.7万桶/日,从而提前整整一年完成对220万桶/日额外自愿减产的全面解除。
相较OPEC官方对于当前全球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石油市场基本面保持健康的官方增产依据。OPEC+组织内部的分歧与外部的压力无疑也成为推动增产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此前部分成员国产量高于配额引发其他坚持履约国家的不满。比如哈萨克斯坦在减产期间由于新油田投产,持续超产,伊拉克也高于产量目标。另一方面,OPEC+8国增加原油产量无疑也是对美国页岩油企业的挑战。美国页岩油的平均全周期成本约为54美元/桶,而当前油价已经跌到60美元附近,而如果油价长期下跌至50美元甚至低于50美元/桶,美国的页岩油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特别是随着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正在全球引发连锁反应,经济增速下滑,原油需求进一步萎缩,美国与OPEC+的市场份额争夺势必越发激烈。
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OPEC+产量增加远未达到增产目标数值。根据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报告中的数据,8个自愿削减石油产量的OPEC+国家在7月的产量增加了30.8万桶/日,而非计划中的41.1万桶/日。这也就意味着OPEC+增产决定并不代表其实际产量的完全兑现,实际产量可能因多种因素(如技术限制、地缘政治、补偿减产等)而有所滞后或调整,因此后续仍需关注OPEC+成员国的实际产量执行情况。
供应过剩或令油价长期承压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连续多个月的加速增产充分体现了OPEC+从非OPEC+产油国手中夺回市场份额的决心。特别是此次8国宣布10月再次提高原油产量13.7万桶/日,再次增产将意味着OPEC+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一年多开始解除第二层减产计划,即总量约为166万桶/日的自愿减产,尽管10月OPEC+选择实施相对温和的减产,但不排除和第一轮增产一样,在第一个月小幅增产后在后期提升单月增产力度。
参照目前全球需求量情况,8国自愿减产占全球需求量的1.6%,而这部分石油供给的增加,无疑会导致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担忧加重。特别是随着市场逐渐进入需求淡季,在需求逐渐下降,同时关税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需求不振的情况下,OPEC+成员国增加产量,必然会导致油价长期面临的下行压力加重。而对于市场投资者来说,如要参与原油市场,则可以考虑运用原油衍生品,特别是超短期衍生品来对冲和保护自己的仓位。除了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如芝商所的WTI原油和成品油衍生品市场规模之大,属全球领先位置,以原油产品为例,就同时提供不同种类的期货和期权合约,当中原油期权又有标准期权和超短期期权,即每周期权,特别受投资者欢迎。
假设以OPEC会议前交易为例,在OPEC会议前增产预期升温、市场观望情绪浓厚的背景下,投资者通过灵活组合WTI每周期权策略,例如若油价徘徊于65美元,则投资者可买入看跌期权赚取利润,同时买入看涨期权对冲潜在风险,实现低成本风险覆盖与事件驱动套利。假设投资者同时买入1.4美元看涨期权和1.6美元看跌期权,则此时总成本3美元/桶,盈亏点为油价突破68美元或跌破62美元盈利。
目前芝商所(CME)WTI每周期权每周期权包括周一到期(产品代码:ML1-5)、周三到期(WL1-5)和周五到期(LO1-5)这三款合约,以及在周二到期(NL1-5)和周四到期(XL1-5)两款合约。总体来看,每周期权交易的灵活性能够帮助投资者通过短期交易紧密挂钩关键事件(如OPEC会议、库存报告),提供高时效对冲与投机交易。同时,较低成本和高流动性使得投资者能高效布局短期波动,快速调整头寸,适合应对突发消息或战术性交易。
【订阅】原油市场周报逢周五推送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5:02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5:02
-
指标类、切线类、形态类、K线类和波浪类等技术分析,都是什么意思?
2025-09-15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