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网规划适应城镇化格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13-6-21 19:03阅读:676
公路网规划适应城镇化格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宏观日报 2013.6.21
日前,《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 年-2030 年)》发布,将首都辐射省会、省际多路连通,地市高速通达、县县国道覆盖作为规划目标,以形成多中心放射的路网格局。此次国家公路网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将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布局合理。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生态功能区划要求,与城镇化格局、城镇体系布局、资源分布和产业布局相适应,统筹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和国防建设需要,合理布局国家公路网。
2、结构优化。加强公路网结构顶层设计,注重发挥普通国道的干线作用和国家高速公路的主干线作用,构建层次清晰、功能完备的国家公路网。
3、衔接顺畅。注重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强与城市交通的融合,发挥综合运输整体效率。提高与周边国家路网的连通性,形成国际运输通道,拓展国际合作与发展空间。
4、规模适当。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科学把握未来公路交通运输需求,合理确定国家公路网总体规模,实现路网供给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5、绿色发展。统筹规划通道资源,充分利用既有路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贯彻低碳发展理念,避让环境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到 2030 年,我国普通国道总规模将达到 26.5 万公里,由 12 条首都放射线、47 条北南纵线、60 条东西横线和 81 条联络线组成;国家高速公路里程达到 11.8 万公里,由 7 条首都放射线、11 条北南纵线、18 条东西横线,以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组成。前者提供普遍的、非收费的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后者提供高效、快捷的运输服务。
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修建资金提供方面,2030 年前需投入约 4.7 万亿元人民币。普通国道建设将以政府财政性资金为主,而在高速公路则继续实行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修建,中央和地方政府给予适当的补助。
公路网规划与建设将与城镇化格局、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布格局相适应,修建和升级改造连接城市群和城市群内部城镇的公路将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其他重点关注:(1)汇丰 PMI 加速收缩,经济持续疲弱(2)欧元区 PMI 下降趋缓,欧洲经济继续弱复苏(3)美国制造业依然疲弱,成屋销售提供支撑。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