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铜本周想法【8.25-8.29】
发布时间:13小时前阅读:25
核心逻辑:
宏观预期与基本面博弈加剧,铜价高位震荡等待新驱动
本周沪铜主力合约在高位呈现震荡整理格局。市场多空因素交织:一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的不确定性及海外经济数据强弱互现抑制风险偏好;另一方面,国内政策托底意愿明显且铜自身基本面存在低库存支撑。
一、成本支撑稳固,但高铜价抑制部分需求
铜精矿供应虽仍有扰动(如智利 Codelco 因埃尔特尼恩特矿坍塌,2025 年铜产量预计下降)。加工费(TC)近期略有回升,显示矿端极度紧张的态势边际上略有缓解,但本周又重新回到-41美元/干吨。矿端偏紧的格局未发生实质性转变,从成本端对铜价构成支撑。
下游对高铜价的接受度依然有限。现货升水虽保持相对坚挺(上海地区对 2509 合约升水 170-280 元 / 吨),但主要是由于进口货源到港量暂时有限以及国产铜流通偏紧所致,并非完全由强劲消费驱动。精废价差持续收窄,使得再生铜对精炼铜的替代效应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精铜消费。
二、驱动分析:宏观情绪摇摆与供需弱平衡的拉锯
1. 宏观面:美联储政策预期主导市场情绪
本周全球市场目光聚焦于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市场希望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中寻找 9 月及后续的降息路径线索。此前公布的数据好坏参半: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升至 23.5 万人(创 6 月以来最高),显示就业市场有降温迹象;但 8 月标普全球综合 PMI 初值达 55.4,创 8 个月新高,又显示出经济韧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得美元指数波动加剧,铜价随之震荡。
国内方面,政策托底预期依然存在,但 7 月经济数据的部分波动以及 LPR 连续三个月保持不变,使得市场对短期大规模刺激政策的预期有所降温。
2. 基本面:低库存支撑与消费淡季的矛盾
供应端整体保持稳定,7 月国内电解铜产量高达 117.43 万吨,环比增长 3.47%,同比增长 14.21%。虽然进口窗口偶尔开启带来些许盈利(约 200 元 / 吨),但持续性有待观察,预计进口铜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暂时有限。
需求端仍处传统消费淡季,整体表现平平。终端需求多以刚性为主,电网投资订单是当前消费的核心支撑,但房地产等相关领域的需求依然疲软。从具体数据看,精铜杆企业开工率虽环比小幅回升至 70.61%,但仍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低 10.31 个百分点),且成品库存有所累积,反映出下游实际消费并未出现超预期好转。
库存端呈现全球显性库存内增外降的分化格局,LME 库存小幅下降,而国内社会库存(不含保税区)则出现累积,保税区库存也同步增加。尽管如此,全球铜显性库存总量仍处于历史中低位水平,为铜价提供了最重要的基本面支撑。
三、后市展望
短期沪铜主力合约2509周内区间为:78000-80000元/吨。关注杰克逊霍尔年会后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的重新定价,以及国内 “金九银十” 传统旺季来临前下游备货需求的启动情况。
四、风险提示
上行风险
美联储释放超预期鸽派信号;国内出台超预期经济刺激政策;海外矿端供应干扰事件进一步升级。
下行风险
美联储鹰派立场强化,美元大幅走强;国内库存持续超预期累积;海外经济衰退迹象加剧,需求前景恶化。
【备注:想法仅供学习交流,敬请指正!】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