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住南向资金,盘点上半年港股四大变化
发布时间:2025-7-3 18:58阅读:598
2025上半年,港股像一匹黑马,冲出重围,以20%涨幅跻身全球前三,仅次于韩国股市的28%和德国DAX的20%。这波行情的背后,南向资金这一市场风向标,掀起了一场“迁徙”热潮。

2025年以来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 大何奔腾制图
接下来,咱们从南向资金的动向切入,聚焦港股的四大变化,最后看看机构大佬如何解读下半年机会,抓住港股的“财富密码”!
南向资金“买买买”,ETF成吸金神器
上半年,南向资金像开了闸的洪水,净买入港股7311.87亿港元,接近2024全年水平,6月单月净流入802.51亿,连续24个月保持净买入。

南向资金上半年净买入与2024年全年持平
这股资金潮涌向“互联网巨头+银行+新消费+科技”,掀起一波投资热。
ETF因成本低、风险散,成为资金布局的“神器”。恒生科技指数ETF吸金151亿,沪深300ETF华夏净流入303.17亿,稳居市场第一。

2025年上半年部分ETF跟踪指数的资金净流入情况 制图:大何奔腾
4月市场巨震,“国家队”狂买ETF超2000亿,稳住阵脚。保险资金也频频举牌银行股,19次举牌中9次瞄准银行,7次是港股银行。高股息和科技资产成了香饽饽。
变化一:科技风暴重估核心资产
南向资金的热情,点燃了港股的科技热潮。DeepSeek等AI大模型横空出世,算力、生物医药、军工板块集体爆发,恒生医药ETF半年暴涨50.83%。这场景像2000年代初的互联网浪潮,但更猛烈——我国科技从“跟跑”到“领跑”,市场像发现金矿般重新估值这些资产。投资科技股,就像买下未来科技城的“核心地段”,潜力无限。

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买入TOP10个股 制图:大何奔腾
变化二:消费赛道大转向
资金还涌向新消费赛道。年轻人不爱豪车名包,迷上了Labubu盲盒、古法黄金、宠物经济。老铺黄金股价翻三倍,泡泡玛特涨近两倍。这反映了消费从“炫富”到“悦己”的转变。就像从吃满汉全席到点一杯“情绪奶茶”,新消费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经验告诉我们,跟不上消费趋势,就像错过一波大牛市。

今年上半年部分ETF涨幅榜 制图:大何奔腾
变化三:关税冲击推高避险需求
特朗普的“4.2对等关税”像一记重拳,砸得恒指一天跌13%,创历史纪录。美元信用动摇,资金像惊鸟四散,黄金成为“避风港”。黄金股ETF涨38%,黄金ETF华夏涨23%。还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避险狂潮,黄金成了“乱世救生艇”。同时,6月,稳定币概念火爆,指数暴涨76%,称霸热门赛道。
变化四:低利率时代催热高股息
我国步入低利率时代,银行存款利率跌破1%,货币基金收益率接近归零,类似日本90年代的低息局面。高股息资产因此大热,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涨10%,银行股频创新高。银行资产可谓“现金奶牛”,既抗跌又有回报,让资金趋之若鹜。

部分港股ETF上半年ETF资金净入额 制图:大何奔腾
机构展望:科技+红利+消费三箭齐发
机构如何看下半年?中金团队指出,关税、财政、AI的博弈将主导市场。港股比A股更具优势,因为过去三年,港股从暴跌到史诗级反弹,叠加中概股回归、A股龙头赴港上市,资产池愈发优质。
机构一致推荐“科技+红利+消费”的杠铃策略:恒生科技指数ETF打包腾讯、阿里,港股通金融ETF聚焦银行保险,港股消费ETF覆盖泡泡玛特、李宁。2019年以来,行情常由港股领跑。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印证了港股的吸引力。
2025上半年,南向“迁徙”、外资买入等多方合力点燃了港股的科技、消费、避险和高股息热潮。
普通投资者怎么办?别总想着“抄底逃顶”。“关键不是时机,而是时间。”跟着我们通过ETF长期持有优质资产,就像种一棵树,耐心等它开花结果。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0 09:55
-
普通人投资稀土,稀土ETF该如何选?
2025-10-20 09:55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AI产业链
2025-10-20 09:55


当前我在线
15202601101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