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月末报告预期利好,豆粕再度走强
发布时间:2025-6-18 14:31阅读:22
本周以来,地缘冲突带动原油价格上行叠加EPA对美豆生柴政策目标预期提振,全球油脂价格走强,CBOT豆油一度触及涨停,CBOT大豆同样反弹至震荡区间上沿。周二国内两粕继续小幅上涨,豆粕主力合约开盘后大幅增仓走高,收盘上涨逾1%,期价再创阶段新高,逼近3100元/吨关口。
贸易摩擦反复不定,但市场影响边际减弱
根据2025年6月美国农业部(USDA)的供需报告,美豆新作(2025/26年度)的供需格局呈现出紧平衡的态势。在供应方面,2025/26年度美国大豆播种面积预估为8350万英亩,收割面积为8270万英亩,单产预估为52.5蒲式耳/英亩,总产量预计为43.4亿蒲式耳,较上一年度略有下降。
在需求端,美豆新作的压榨量预计为24.9亿蒲式耳,较上年度的24.2亿蒲增加0.7亿蒲,增幅近3%,反映出国内压榨需求的持续增长。然而,出口方面则面临一定的压力。新作出口量预估为18.15亿蒲式耳,较上年度减少0.35亿蒲式耳。全球贸易形势的复杂性以及南美大豆供应的充裕,使得美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美豆新作期末库存预估仅为2.95亿蒲式耳,较上一年度的3.5亿蒲式耳大幅下降0.55亿蒲,降幅达到15.7%。库存的显著减少意味着市场供需关系正在从此前的宽松格局向紧平衡状态转变。尽管压榨需求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出口量的下滑,但总体来看,供应端的收缩力度仍大于需求端的增加量,这可能会对美豆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
另外,月底USDA将公布种植面积报告以及季度库存报告。此前USDA在3月的种植意向报告中预计2025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为8349.5万英亩,低于市场预期的8376.2万英亩。这一面积较2024年的实际种植面积8705万英亩下降约4%,为五年来最低水平。市场影响:种植面积的减少为美豆供应收紧奠定了基础,强化了美豆期价的底部位置。然而,市场此前已对种植面积减少的因素进行了消化,因此6月底报告公布后,美豆价格可能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USDA4月报告不温不火,等待5月报告指引
尽管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充足,油厂开机率持续高位运行,但得益于终端养殖需求旺盛及豆粕提货积极性良好,豆粕库存累积进程缓慢。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1391.8万吨,创单月历史新高,环比增长128.9%,同比增长36.2%。1-5月累计进口大豆3710.8万吨,同比减少0.7%,但降幅较前期大幅收窄。根据市场统计,5月大豆集中到港,且6月预计到港量在1100万吨左右,7月预计1150万吨,连续三个月维持高位到港,为国内油厂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
由于进口大豆供应充足,油厂开工率不断提升,5月全国主要油厂大豆压榨量达902万吨,远高于4月的538万吨。据Mysteel对国内主要油厂调査数据显示:2025年第24周,豆粕库存41万吨,较上周增加2.75万吨,增幅7.19%,同比去年减少58.49万吨,减幅58.79%。
短期维持强势
综合来看,豆粕后市仍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短期中美贸易关系仍是豆粕市场的关注焦点,不确定性仍将反复扰动市场。不过参考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发展态势,关税冲击的影响边际预期减弱,仍要关注中美开展和谈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带来的估值迅速回落的风险。从基本面来看,美豆播种季即将到来,大幅调低的新作种植面积,使得价格波动对美豆产区的降水及土壤湿度情况敏感程度加强,本种植季全球大豆供应压力或有所缓解,支撑全球大豆价格底部。另外,近期贸易争端之下,中国对巴西大豆进口依赖性预期增加,仍需关注巴西大豆估值变化。国内来看,二季度处于供应趋松周期中,现货价格上方压力仍存。综上,预计豆粕期货市场在短期内仍将维持高位震荡走势,月度级别可能走出先扬后抑走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中信证券基金投资全指南:选基、定投、止盈全解析
2025-08-25 16:55
-
融资融券开户和交易怎么做?入门到实操一篇看懂
2025-08-25 16:55
-
互联网保险乱象频发,网上投保如何破解“投保易理赔难”困局?
2025-08-25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