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供需改善不佳反弹空间有限
发布时间:2025-6-18 14:32阅读:28
短期聚烯烃在成本端上涨的带动下,市场重心上移。后期来看,由于地缘冲突仍在,因此成本端波动仍在,或将成为短期市场交易的主要逻辑。从中长期来看,由于后期PP市场供应压力持续抬升,而塑料部分装置集中检修,因此塑料后期基本面相对PP坚挺,两者的价差将扩大。但是受制于下游均已步入消费淡季,塑料的反弹幅度也将有限。
自5月末至今,塑料2509合约和PP2509合约止跌企稳后,开启了一波反弹趋势,主要是6月初原油价格触底回升,叠加煤炭板块受到外围市场消息影响,价格反弹,因此在成本端上涨的带动下,聚烯烃板块中枢上移。步入6月13日当周,地缘政治风险突显,市场对于原油的供应端存在担忧,因此油价大幅拉涨,带动油系品种反弹。从基差来看,近期由于原油大幅反弹,导致塑料和PP的期货价格走势相对较强,而受制于供需基本面的变化不大,因此现货跟涨幅度有限,导致塑料和PP基差不断缩小。
二、基本面分析
2.1
供应端波动幅度加大
自6月12日起,油系化工品的原料端原油就开启了一波强势拉涨,主要是受以下两点因素的推动。首先,伊朗和以色列地缘局势冲突加剧,给油价带来利好推动,因此盘面走势相对坚挺,带动油系化工品成本中枢上移。因此在此背景下,原油大幅反弹,带动油系品种成本中枢上移。其次,中美新一轮经贸会谈进展顺利、该乐观信号持续修正宏观预期,提振市场需求预期。与此同时,美国的商业原油库存降幅超出市场预期,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因此在多重利好推动下,油价大幅反弹,带动油系化工品成本中枢上移。
但是当前,以色列对伊朗能源基础设施的袭击局限在天然气田、油库等国内供应链而非对外出口,所以市场对中东冲突引发的国际原油市场供应担忧有所缓解,原油本周呈现出回调,使得对油系化工品的成本支撑力度下滑。不过当前伊以冲突仍在持续,后续不确定仍在,因此油价的波动或将加剧,所以需要重点关注供给端变化对油价的影响。
看向煤制聚烯烃市场,6月份,虽然处于“迎峰度夏”期间电厂补库需求或有所释放。与此同时,6月是传统安全生产月,产地煤矿安检力度或较大,部分民营煤矿生产节奏或放缓,供应边际或有改善,对动力煤市场存在利好支撑。但是当前南方多为梅雨季节,水电步入消费旺季。而且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6月份,国内多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因此其对火电的替代作用或较为明显,因此煤价跌势或将放缓,但依旧偏弱,对聚烯烃成本支撑乏力。据悉,2025年6月初,秦皇岛动力煤坑口价格(5500K)的价格在611元/吨,截至发稿,价格跌至609元/吨,达到了年初以来最低值,且位于近四年同期低位,所以对煤制聚烯烃支撑有限。
从甲醇市场来看,受地缘政治影响,伊朗甲醇装置已有大面积停车,霍尔木兹海峡航运安全风险加剧。而2024年伊朗甲醇货源占我国甲醇进口的一半以上,因此随着伊以冲突不断升级,伊朗甲醇生产及出口不确定性增加,或对我国港口地区后期甲醇进口供给造成减量,在此背景下国内甲醇价格抬升。所以后期需要关注中东局势演变及伊朗装置和发运节奏对我国甲醇进口量的影响。
对于丙烷脱氢制聚丙烯而言,当前国内丙烷上游供应充裕,下游消化能力有限,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状态,价格易跌难涨,使得上游炼厂走量意愿较强。据悉,截至6月17日,国内华东地区丙烷价格在4917元/吨,较5月初5073元/吨下滑3.07%。与此同时,6月份丙烷市场供需矛盾依旧偏大,端午节后茂名和北海炼厂陆续复工复产带来供应增量,加之码头库存压力尚未缓解。同时6月进口成本预期下降,在需求低迷的背景下,市场信心不足。
2.2
供应端收窄利好短期塑料盘面
在前期塑料装置开工率下滑的背景下,国内塑料库存呈现出去库局面。据统计,截至6月13日,国内聚乙烯社会样本仓库库存为55.93万吨,较上周期降2.67万吨,环比降4.56%,同比低8.6%。后期来看,仍有部分装置集中检修,因此供应端存在下滑的预期,支撑短期盘面价格。与此同时,伊朗甲醇近期大面积停车,导致后期进口量下滑,所以进一步利好盘面。
2.3
PP后期供应压力将逐步抬升
6月初,伴随着国内金能化学、宁夏宝丰、恒力石化等检修装置已复产,以及裕龙石化二线的40万吨装置投产,国内聚丙烯供应逐步抬升。截至6月1日当周,国内聚丙烯产能利用率78.64%,环比上升1.63个百分点。在产能基数以及装置开工率双双走高的背景下,上周国内聚丙烯产量77.56万吨,较前一周增加1.79万吨,涨幅达到2.36%,较去年同期的65.54万吨增加12.02万吨,涨幅达到18.34%。后期来看,在新装置投产叠加前期检修装置陆续恢复下,后期供应压力将持续上涨。
2.4
需求端步入消费淡季
6月份,聚丙烯和聚乙烯下游市场处于消费淡季,因此对聚烯烃存在较大的利空影响。具体来看,截至6月13日当周,PE下游农膜装置开工率下降至12.36%,达到2025年以来的相对低位。而包装膜的装置开工率也达到5月中旬以来的低点,因此下游需求对塑料支持不佳。看向PP市场,截至6月中旬,虽然近期电商存在大促,叠加家电行业还有国家补贴,但是受制于关税政策影响,全球经济萎缩,对需求端受到一定的抑制,所以导致国内聚丙烯下游综合开工率为近5年偏低水平,对聚烯烃存在较大的利空作用。
综上,我们认为短期聚烯烃在成本端上涨的带动下,市场重心上移。后期来看,由于地缘冲突仍在,因此成本端波动仍在,或将成为短期市场交易的主要逻辑。从中长期来看,由于后期PP市场供应压力持续抬升,而塑料部分装置集中检修,因此塑料后期基本面相对PP坚挺,两者的价差将扩大。但是受制于下游均已步入消费淡季,塑料的反弹幅度也将有限。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中信证券基金投资全指南:选基、定投、止盈全解析
2025-08-25 16:55
-
融资融券开户和交易怎么做?入门到实操一篇看懂
2025-08-25 16:55
-
互联网保险乱象频发,网上投保如何破解“投保易理赔难”困局?
2025-08-25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