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分析】关税对聚烯烃价格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5-4-8 09:46阅读:140
事件:
美国时间4月2日下午,特朗普宣布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凌晨0时01分生效。此外,美国还对贸易逆差显著的几个经济体征收差别化关税,其中对中国征收的差别化税率在34%,并将于4月9日正式实施。届时,美国对中国实际执行的关税税率将达到54%。作为回应,中国政府宣布自4月10日起对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受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叠加假期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影响,4月7日塑料、PP盘面跳空低开,至收盘L2505跌4.80%,PP2505跌2.11%。
从成本、供应、需求的角度看,关税对聚烯烃价格利多、利空因素并存。本文旨在梳理关税对聚烯烃价格的影响途径,并对后市多空因素进行展望。
一、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我国聚乙烯生产工艺以油制、煤制为主;聚丙烯生产工艺主要为油制、煤制和以丙烷为原料的PDH工艺。截至2025年3月底,中国聚乙烯油制工艺占比在64%左右,煤制工艺占比在20%左右;聚丙烯油制工艺占比在52%左右,煤制工艺占比在24%左右,PDH工艺占比在16%左右。由于PDH工艺具有高效、稳定、环保等优势,近年来国内PDH产能快速增长,至2025年底聚丙烯PDH工艺占比有望超过20%,丙烷价格对聚丙烯生产成本影响逐渐扩大。目前我国煤炭国产化程度高、进口依赖度低,仅原油与丙烷需要较大规模进口。因此,关税将通过影响原油、丙烷进口价格,进而影响国内聚烯烃生产成本。
原油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原油总进口量在55324.26万吨,表观消费量在72880.90万吨,进口依赖度约为76%。从贸易对象看,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等地是我国原油主要进口来源,2024年从美国进口原油占比在1.74%。原油进口成本受关税影响相对有限。不过,美国关税政策拖累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叠加OPEC+超预期增产,国际油价承压下跌,削弱油制聚烯烃成本支撑。后市需关注中东地缘政治局势变化,若美伊关系进一步恶化,油价存在低位反弹的可能。
丙烷方面,中国丙烷消费主要依赖于进口,进口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据海关数据,2024年中国进口丙烷2923.30万吨,近五年年均增速在17.99%。从贸易对象看,美国是中国最大的丙烷进口来源。近五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丙烷年均增长42.40%,2024年从美国进口丙烷1731.59万吨,占比59.23%。中国对美国关税的反制,将提高丙烷进口价格,导致PDH工艺成本上升。不过,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目前国内PP生产企业装置开工负荷偏低,高成本装置降负带来的产量损失预计将由煤制等低成本装置补充。并且随着丙烷进口价格的提升,部分PDH装置存在延期投产的可能,进一步弱化PDH成本对PP价格的支撑作用。
资料来源:隆众资讯,公开资料整理,瑞达期货研究院
资料来源:隆众资讯,公开资料整理,瑞达期货研究院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瑞达期货研究院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瑞达期货研究院
二、对进出口的影响
我国聚乙烯进口依赖度较高。2024年,中国PE进口在1385.09万吨,表观消费量在4094.47万吨,进口依赖度在34%左右。从贸易对象看,美国是主要PE进口来源,2024年占比在17%。其中,交割品LLDPE自进口美国占比21.19%。短期来看,关税将导致进口成本上升,对国内PE价格存在支撑。长期来看,国际供应链的调整,以及国内PE行业持续快速扩能将淡化关税的影响。
我国聚丙烯进出口受中美关税政策影响较低。受国内行业快速扩能影响,近年来PP进口量逐年下降,出口量逐年上升。2024年中国PP进口依赖度在7%附近,进口依赖度不大;进口主要来源于韩国、阿联酋、日本等地,从美国占比不到1%。出口方面,2024年中国PP出口,出口对象主要为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南亚地区,出口美国占比不到1%。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瑞达期货研究院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瑞达期货研究院
资料来源:同花顺,瑞达期货研究院
三、对需求的影响
LLDPE下游以农膜、包装膜为主,其中包装膜广泛用于食品、日化包装等方面。PP下游覆盖的家电、汽车零件等领域占据美国较大市场份额。随着美国关税政策实施,聚烯烃下游相关产品出口面临压力。特别是在特朗普“制造业重返美国”的主张下,中国家电、汽车及其配件出口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为减轻关税对企业的影响,目前已有部分PP下游企业将产线转移至越南、墨西哥等地。而在宏观层面,国内密集出台的消费刺激政策将减轻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曾表示,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短期来看,随着国内刺激消费政策落地,国内消费增长将部分吸收出口损失,聚烯烃需求将由相关终端产品的内需主导。长期来看,随着部分生产线向外转移,中国或将从对美出口家电、汽车及其配件产品,转为向越南等地出口原材料。贸易格局的重塑将重新构建聚烯烃的供需平衡。
资料来源:TradeMap,瑞达期货研究院
四、观点总结
中美关税政策的落地,将从成本、供给、需求多个途径影响聚烯烃价格,并且利多、利空因素并存。利空因素主要为国际油价面临下行压力,以及出口减少打压终端需求;利多因素主要为LLDPE进口成本,以及PDH工艺生产PP成本的上升。
原油方面,当前OPEC+超预期增产及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给到国际油价下行压力,后市需关注中东地缘政治局势变化。若美伊关系超预期恶化,油价存在低位反弹的可能。LLDPE供应方面,中短期内进口的减少将缓解国内供应压力,但长期看国际供应链的调整以及国内产能大幅增长将部分抵消从美国进口缩量的影响,利多因素难以长期持续。PP供应方面,高成本装置降负带来的产量损失预计将由煤制等低成本装置补充,因此丙烷成本支撑相对有限。下游需求方面,随着国内刺激消费政策落地,国内消费增长将部分吸收出口损失,聚烯烃需求将由相关终端产品内需变化主导。
风险提示: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